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英子,此时此刻你好吗? 在我的眼前是一杆杆亭亭的翠竹。微风吹过来,竹林沙沙地响。摇动的枝头极象一对对亲密依偎的情侣,在低低的耳语。从前,我们不也是这样吗? 放学了,孩子们都走了。竹林下的操场空荡荡的。一页碎纸片在风中孤独地从这边跳到了那边,整个学校静悄悄的。这样的寂寞中,我不能不想起你来。 英子,你能想象到秋风怎样吹着我窗户上的废报纸,也能想象到我一日三餐的咸涩,可是你无法想到孩子们多么可爱。面对一道道难题,他们会抓耳挠腮,咒骂自己是个“木佬”,而经我指点之后,他们恍然大悟,甚至于手舞  相似文献   

2.
高业胜 《教育文汇》2005,(12):23-24
前不久,一位书友寄来一份邮件,打开一看,是一本精装版的《邮差弗雷德》。灯下,我伏案凝神,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感动牵引着我的视线和神经,一个平凡而毫无掩饰的形象走进我的心灵,唤醒了我休眠已久的羞愧与激动。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辛老校长:您醒醒!辛老师,学生求您睁开双眼看看,这里没有讣告、横标、喇叭,但操场上人山人海,学生、工人、农民、干部、战士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人人臂上挽着黑纱,个个胸前配着白花,双眼噙满泪水,满脸堆着哀伤,一齐拥向灵车,谁不想再瞻一眼您的遗容......辛老师,您才56岁,为党耕耘了32个春秋,老伴艾新在浩劫中被迫害致死,儿子辛华在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您会小家、为大家。为了后代早日成才,昨天还在为我们上课,今天为何躺在党旗下,松柏鲜花丛中......辛老师,您被誉为江海平原的魏书生,您倡导建设三…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外婆:您好!春天过去了,纳凉的季节又到了。可每当我们坐在阳台上乘凉时,却少了您,少了您缓摇蒲扇的身影,少了您低哼着的摇篮曲,少了您幽幽的叹息,这些在我朦胧的记忆中,淡淡的,却总也抹不去,因为我们时时在回忆着您,思念着您。六月是读书郎最难熬的日子。一大堆的练习,一次次的测验,加上天气一点点地加温,把我们推到了“鬼门关”前。也就是六月,是我们和您最接近的日子———放学回家,洗好澡,吃过饭,然后就是做作业,温习功课。妈妈不停地在我身边为我查资料,解难题,倒茶水,递毛巾,有时我会觉得她烦透了,可她…  相似文献   

5.
小朱,我知道,这封信你收不到,永远也收不到。每天晚上,我双手捧着你为我誊写的文稿,强抑下无尽的感慨。一年前,你怀着对我的事业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的心愿离我而去,你怀着再也不能为我分忧的遗憾走了;你怀着对我、对孩子和我的学生的无限眷恋走了。小朱,你走得太匆忙了!你还没来得及和我班的同学联欢——你说过,等你康复后,要  相似文献   

6.
邮递员狮子大叔今天犯了愁,原来他在邮筒里发现了一封没有地址的信,上面只写着:好心人收,桥北蘑菇房小兔寄。  相似文献   

7.
在网上投了几十份甚至上百份简历,为什么回复的很少甚至连一个回复都没有?原因很简单,你的邮件也许根本就没有被打开过。这是一个追求细节的时代,本文就是要给求职的人提个醒,要提高网投简历的成功率,别忘了以下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8.
救命的信     
蓝田 《良师》2011,(6):25-25
英国一个城里有位邮局职员叫弗雷德·阿姆斯特朗,是个送信高手,凡地址不详或字迹不清的死信,经他辨认试投,几乎无不一一救活。弗雷德每天下班回到家,总喜形于色地把一些新发现告诉妻子;晚饭后,他总点了烟斗衔到嘴里,两只手牵了小女儿、小儿子到院里坐下讲故事。他像个总能成功的侦探家般快活。生活像是一派晴空没半点云影。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封收信人也许永远也无法回复的信。无法回复的原因,不在于发信人与收信人地位和身份的悬殊:一个是中国江苏农村的普通农民,一个是贵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的总统;而在于这位收信人实在无法面对发言人泣血的控诉,无法面对发信人背后正崛起的亿万中国人火山般的悲愤。这使人很自然地想到了如今已经很少用的两个成语:“同仇敌忾”与“山河共愤”。从遥远的巴尔干传来的、发生在1999年5月8日的“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是一个人类文明社会里罕见的悲剧。这个悲剧的涵义是多方面的:对许杏虎的父亲来说,他失去了一个“聪明、健康、孝顺的儿子…  相似文献   

10.
一封勒索信     
<正>鲍勃·斯科特被绑架了,三天后来了信,收信人为"R.斯科特",信封上盖着纽约的邮戳。"可能是绑架者寄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本案的警官埃文斯说。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用镊子取出两页纸,在桌上展开。两页纸都是用铅笔写的,一页是印刷体,一页是鲍比的笔迹。第一页纸写的是:若是还想见到你的孩子,就准备好十万美元的小额纸币。男孩的信是:亲爱的爸爸:他们说我应该给您写封平安信,来证  相似文献   

11.
一封感恩信     
亲爱的家人,我的朋友们:今天,是我10岁的生日,是我的第一个两位数的生日。妈妈说,数字翻倍,智慧和眼界也要扩大升级。在这十年里,我的变化很大。从一个50厘米长的小婴儿长到1.43米高的大女孩,我要感谢很多人:个子,全靠二姨婆给我熬的骨头汤提供营养;快乐,源自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习惯,多亏婆婆爷爷的教育培养;知识,是爸爸妈妈细细密密地浸润。  相似文献   

12.
一封告别信     
莫传莉 《广西教育》2013,(12):64-64
开学已经几天了,看着孩子们熟悉的笑脸,我不禁感慨时间流逝之快。不知不觉中我们由陌生到熟悉,已共同度过一个学期!这天上完语文课,我合上课本正要走出教室,身后传来一声急急的呼唤:老师您等一下,我有东西要给您!是秋荣,她递给我一个信封。秋荣说:这是罗丽芬让我转交给你的,她转学了。我诧异地张着嘴,在脑海里迅速搜索那个孩子的容貌。罗丽芬,一个普普通通、文文静静的女孩,因为羞涩,她很少与我说话。她,为什么会留给我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一封和解信     
托尔斯泰年轻时和屠格涅夫是好朋友,遗憾的是,有一天在朋友家两人发生了争执,从此断交,一断就是17年。这漫长的17年,对托尔斯泰来说是忙碌的17年。恋爱、结婚、办学校、办杂志、做调解员、管理庄园、出国游历、写作等等,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这期间,他分别用6年和3年的时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相似文献   

14.
一封敲诈信     
斯科特警长坐在办公桌前,边喝咖啡边看着报纸。当电话铃声响起,斯科特知道,今天又不能按时下班了。果然,有人报案说发生了入室盗窃案。挂了电话,斯科特和手下立即赶往郊区的案发地点。  相似文献   

15.
一封电子信     
“丁冬——”,清脆的门铃响了,我忙去开门。“哦,张奶奶,快请进,您有事吗?”张奶奶笑了笑,拍着我的肩膀,说:“祺祺呀,你现在寄信都不用通过邮局了……”我疑惑地望着张奶奶说:“您可真会开玩笑呀,哪有的事?”“给你的信,光有你的地址、名字……”  相似文献   

16.
一封退稿信     
德国19世纪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的时候,一个青年作家寄给他几首拙劣的诗,并在信中说:“我对标点是不大在乎的,请您自己填上吧。”  相似文献   

17.
一封旧信     
从前,一个叫杰克的人在顶层的一个房间里找到了一盒旧文件。他把大多数文件都烧了,因为他不太喜欢旧东西。但其中有一封年代已久的信。信的末尾是一个著名作家的签名。  相似文献   

18.
一封忏悔信     
晓晓: 妈妈亲爱的好女儿,当妈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止不住悔恨的泪水已顺颊流下。 晓晓,由于妈妈的不小心,使你成了早产儿,在你不满8个月时,就来到了人间。由于你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第一个出世的孩子,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一封怪信     
温志达 《湖南教育》2004,(18):13-13
今天,打开意见箱,我收到了一封怪信。尊敬的温老师:您好!请您放弃对我的关照吧!学生:欧阳霞我困惑了,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不都是老师多关心、多培养吗?我琢磨起这个学生来,她是班上的“头号种子”,次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尤其语感能力极强,加上音质甜美,朗读起课文流利且富有  相似文献   

20.
一封批评信     
有一次,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应约来到曹禺家做客,午饭前的休息时分,曹禺突然从书架上拿出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上面裱着画家黄永玉写给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信念给阿瑟·米勒听。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且不讲情面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