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宇 《新闻爱好者》2011,(3):109-110
一切视听艺术都是让画面和声音来"说话"的,但在纪录片中,声音不是画面的附件或陪衬,声音和画面是一个整体,画面是信息的一部分,声音则是另外的一部分,声画同等重要。声音的时间性特质使它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这也就决定了纪录片声音的叙事性。  相似文献   

2.
刘殊 《声屏世界》2022,(1):59-60
音乐题材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纪录片类别,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由于音乐题材纪录片独有的特性,一直是纪录片题材中比较受人们喜爱的类型.在音乐题材纪录片中,声音元素不再仅仅只是辅助画面,而是作为主角贯穿其中融入全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纪录片艺术创作理念的不断发展,其声音也越来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创作要素,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创作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介入与电影的整体发展一样,也是从无到有,最终使声音成为重要的艺术元素、叙事元素、审美要素,为纪录片的艺术展现提供更佳的表现手段,使之在真实性、艺术性、故事性、审美性、体验性与思想性等方面作出更具魅力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皮新月 《视听》2022,(4):145-147
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的发展迎合了时代需要,成为塑造城市形象和传播城市文化的一种新方式.作为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中唯一的感官符号,听觉符号的建构不仅关系到受众情感,也影响着城市形象.听觉符号是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中最重要的因素,具有发挥声音情感力量、重塑城市文化符号、再现城市社会变迁、加深听众沉浸体验、构筑城市集体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方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活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不懈追求。《生活空间》《见证》(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纪实的理念、平民的视角、纪录的手法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然而,对纪实理念的反思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少电视纪录片创作看来,纪实等于用摄像机镜头记录生活片段,他们极力崇尚避免主观介入。于是,我们可以在许多电视纪录片特别是民间DV作品中看到,纪实被简单地…  相似文献   

6.
声音作为一种表意系统,它有自身的结构和动作方式.纪录片本体的客观性决定了它和剧情片电影的声音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不相同.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形态,其声音构成元素与剧情片基本相同,但规则却有很大的区别,现在将二者的异同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电视画面语言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画面语言在电视语言的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画面语言的作用,提高画面质量,是提高电视纪录片创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4年11月,《棉花》获得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棉花》再现了“中国制造”背后种棉农民、纺织工人等不同人物的生活状况,对声音的运用,充分体现出了影片的纪实性。  相似文献   

9.
“限娱令”之后,谁(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将主宰中国电视荧屏?笔者以为,纪录片应该成为其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声音的创作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录片是一种最能展现视听艺术的电视体裁。然而,长期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视"和"听"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更有甚者,有的作品干脆把这两种形式剥离开来对待,给人造成"假"和"做作"的感觉。"长期以来,同期声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一  相似文献   

11.
陈树超 《东南传播》2021,(1):144-146
"声音景观"是近年来关于听觉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已然进入了诸多研究领域,为艺术传媒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纪录片的诞生与发展与人类学具有较深的渊源,引入听觉文化的视角,从具身性感知构建的思路入手,分析声音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对研究地域文化题材纪录片具有一定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钱猛 《视听纵横》2002,(5):50-50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是对画面说明、补充、整合、深化的一种特殊文学创作,是非独立性的,这一特性决定其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功能作用是以多种表现形式为画面服务,它通过文学性的创作,为受众在有限的画面里创造出无限的画外空间。  相似文献   

14.
留白是中国画构图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又被称为“布白”,是指画家不仅要考虑哪些地方落墨、布墨、置实,而且还要考虑如何用墨去破整个画面的白和留白留空。从哲学的层面讲,留白在画面上的表现即为实和虚。“无”比“有”更重  相似文献   

15.
彭晖 《新闻前哨》2002,(6):30-30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节目关注的是受众对体育的娱乐需求。其实,体育除了娱乐性之外,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电视观众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体育节目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强。而电视体育纪录片比其他类型节目更能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以世界杯足球赛为例,新闻的优势是短、平、快;纪录片则通过对足球场上真实人物和事件的纪录,通过对时空的压缩,将足球运动的悬念之美、阳刚之美、遗憾之美等等审美价值突现出来,这种艺术是超越时空的,也是最符合很多电视观众的需求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纪录片中逐渐应用了航拍技术,随着人们对纪录片以及航拍技术理解的不断加强,拍摄手法也越来越多,形成了纪实形态,使得纪录片的拍摄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本文以法国著名纪录片《家园》为例,对拍摄纪录片中应用航拍技术进行分析,将其中存在的特点与优势解读出来,以期为我国纪录片中应用航拍技术提供有利的依据,促进纪录片拍摄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观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主观音乐,是作为背景出现的乐音或歌音。从纪录片本身来看.坚持真实性并不意味着排斥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合理的主观音乐在表达创作意图、刻画人物形象、营造情绪基调、提升镜头韵律等方面能够起到纯客观声音所不能替代的画龙点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邱珏 《视听纵横》2001,(4):55-56
在以往的纪录片创作中,人们更注重解说的叙事说明作用,通过它来表现内容的发展,通篇泛滥的解说加音乐,忽视了其他声音元素对作品整体形象造型的功能。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作品是需要精心构思的,声音当然也需要设计,它同画面的剪辑一样需要选择、创作和组接,通过人物同期声、音响、音乐、画外音的密切配合,表现人物性格感情,环境气氛及情节发展的过程,创造一个艺术化了的听觉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纪录片的表演方面,充分了解人物性格、仔细观察生活细节,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源泉。纪录片创作的灵魂在于它的选题价值以及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这是纪录片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所在。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人物的表演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纪录片的活力,也是纪录片的灵魂体现。本文对电视纪录片中表演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阐释,对表演元素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纪录片创作、鉴赏过程中的重要审美元素。本文从听觉与视觉、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上分析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声、画两者相铺相成、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