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民族学校教育是云南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云南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云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剖析了云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五大困境。从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的整个大背景,如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和交通状况、语言交流、民族传统文化、就业形式、当地民族学校教育效果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制约云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区教育,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从而加快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女童及其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承德市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在这一地区,民族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这一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民族教育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加大少数民族教育投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校的管理,提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水平。积极鼓励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发展民族教育的“后勤部长”何其海在甘肃省永靖县少数民族聚居的川城乡,不论是学校师生,还是乡村干部群众,只要一提起党委书记马宏文同志,都要翘起大拇指来夸赞他是“发展民族教百的‘后勤部长’”。宣传动员提高对发展民族教育的认识不惑之年的马宏文同志是1992...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教育作为巴州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数量、教职工比例、专任教师、在校生总数等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状况在整个巴州教育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全国民族发展与政策指导纲要》中提出:“提倡不同民族学生合校”,民汉合校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合校后,各民族青少年学生从小在一起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保持教育系统稳定的一个重大举措,合校是改革办学体制,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条重要途径,能充分发挥优势影响作用,缩小民汉教育的差距,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卓玛 《青海教育》2010,(4):36-37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和地域分别占到约43%和98%,民族教育在青海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文化课,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颁布,使民族学校艺术教育逐步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了“采取特殊措施,扶持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促使民族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而开办寄宿制学校、发展牧区教育,加强教育扶贫、强化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和确保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则有效地解决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是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共同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可通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双语教育和社区学习中心等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校长应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力的教育资源。"在我看来,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成就一所学校教育品牌的基石。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性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骨子里汩汩流淌的血液。同样,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进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表现之一便是民族学校的课程。民族学校的课程除了具有普通学校课程的共性之外,还在民族学校教育中发挥了特殊的职能和作用,对此可以作多维解读。一是从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民族学校课程发挥了"先行组织者"的职能;二是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角度而言,民族地区学校的课程发挥了不同民族学生相互交流中介的职能;三是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民族学校的课程又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和整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民族中学始终坚持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以特色发展深化学校内涵的办学策略,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有机结合,将“中华民族”的“大民族观”教育,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有机统一;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以培育优秀民族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润泽,实现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的愿景,形成了“外显民族特色,内蕴和谐发展”的民族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难以直接把握的深层的智像。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弥漫在学校每个角落的课程资源,对课程和学生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作用。对于地区民族学校来说,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实现良好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邓慧 《天津教育》2014,(15):9-13
写在前面的话:天津市民族中学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也是一所坐落于少数民族聚集区域而少数民族在校生所占比例并不大的民族学校、促进各民族团结与和谐,提高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民族中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得这所学校具有实施民族教育的天然优势民族教育不只是宣扬民族团结的教育,也涵盖了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理解教育、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等,有着丰实的内容和深广的内涵,民族中学正是在这一理念基点上构建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授地,给人以最全面最集中最系统的教育。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整个民族人民的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最为重要的是抓好学校教育。办好一所社会主义学校,除了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外,关键还在于有一支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管理者,应当自觉地把培养和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作为一项大事来实抓狠干,以期提高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的第一年,沐浴着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春风雨露,民族教育的硬件设施、办学水平都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回首《四川省民族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的历程,深刻反思民族教育自身,有许多问题还需要研究、探讨。民族教育必须标本兼治,方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民族教育必须在用好钱上下功夫。民族教育和内地教育比,不论办学条件、教育水平至少有着50年的差异。“行动计划”每年投放3个亿资金来解决民族教育发展问题,落实到各州,也就8千万左右,只能解决学校“一无三有”的问题。因此,尽管经费紧张,但一定要有一分钱用出…  相似文献   

16.
民族教育及其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学校教育培养人的使命与文化发展是不相矛盾的,学校教育是发展文化的基础.由于民族学校文代使命的特殊性,必须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具体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和文化环境建设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7.
教育短波     
教育短波红桥区发展民族教育形成网络10年来,少数民族聚集的红桥区的民族教育发展迅速,迄今已形成了中小幼民族教育网络并跃入先进校行列。该区为发展民族教育,制定了“干部教师配备优于一般校、教育经费高于普通校、设备调拨先于一般校”的倾斜政策,使民族学校的办...  相似文献   

18.
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学校教育,依靠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培训合格民族教师、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等方式,是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促进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贾玉涛 《学子》2013,(11):35-36
一、对于学校办学所能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学校办学及其引发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习和传承文明和文化的载体。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私塾授学到现今层次、门类繁多的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这一载体在传承与创新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教育是民族发展、民族进步、民族辉煌的脊梁与基石。今天有怎样的教育、怎样的学校,明天就会有怎样的国度和怎样的民众。  相似文献   

20.
发展民族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阿坝州经济社会进步的最主要杠杆之一,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立足社会大视野,协调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出发,立足现实,考虑未来,按照阿坝州经济社会需要调整教育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学校生机和活力;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民族教育发展要适应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同时要发挥教育的整合功能,促进文化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