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设导读法”就在于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挖掘教材中的“假设”因素,以“假设”这一特殊的思维形式引导学生跳出“旁观者的身份”,随时随地地充当编者、作者、教者,扮演文中角色,进入文章情境,让其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因此,使用“假设导读”法,就在于围绕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改变学生固定的角色行为模式,让其在课堂练习中随机充当各种角色,以消除学生认知心理障碍,改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期待,改变教师对学生较为稳定的认知期待,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假设导读法”研究(三)——假设与德育渗透黄桂林朱鸣小学语文学科要处理好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善于运用语文教学的特点,紧扣课文的思想内容,阐明道理,激发感情,陶冶学生情操,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通过语...  相似文献   

3.
假设导读法研究(五)——“假设”与语感训练○黄桂林朱鸣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是人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力的综合反映。叶老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的...  相似文献   

4.
“假设导读法”研究(一)——“假设”与教材钻研特级教师黄桂林从心理学角度看,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材的认识关系,阅读教学过程是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过程。要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教者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深入透切地理解教材,全面准确地确定目标...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过程,是以教材为凭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在其过程中,教者多借助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通过诱导、点拨、释疑,以逐步缩小差异、寻求平衡,一旦平衡形成,则再通过设问、激疑、创设,以形成新的差异和不平衡,从而使课堂教学似波逐浪,高潮叠起,一步步地到达预定目标。事实表明,“矛盾”是课堂教学中突现教学差异,创设教学高潮,激发学生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的重要条件,而在教学中巧用“假设”,则能有效地创设和运用矛盾,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理解语言、感受内容…  相似文献   

6.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事实表明,好的导课如同纽带,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紧扣目标,巧用“假设”,精心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作好心理准备,为课堂教学中教材的有序动化,内容的有机活化,角色的有效转化奠定基础,从而寻求新课导入的多重效应。一、引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就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好的开头可以先声夺人,引发兴趣.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基础;而好的结尾则能余音绕梁,引人回味,为课堂教学的升华提供保证.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意把教学的重头戏安排于课末,或归纳总结,强调教学重点;或引导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或留下悬念,引其深思遐想;或铺路搭桥,引入课外探索……这样,结课就成了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假设”用于结课,可以增强新课收尾的艺术性.确保新课收尾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8.
「假设导读法」研究(四)「假设」与思维训练朱鸣黄桂林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活动过程,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思维训练,是开发学生智能、发展学生智力、强化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而巧用“假设”,或创造训练机会,或捕捉训练契机,或优...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激奇引趣、激疑引思的重要方法,它不仅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下发指令性信息、反馈学生学习信息的有效手段,还是处理信息、实行教学调控的必要方法。在“假设导读”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各种角色的分演、诸多信息的处理,往往大都通过提部这一手段来达到。为此,本文就“假设导读”中的课堂提问作些阐述。一、精心选点,讲究提问的标度就一篇课文而雪,大到篇章结码,小到手同标点,可提的问题很多。如不加选择,想唱间揭,自睛间睛,课堂教学复会成为师生间的刘D表演,表面热闹,实质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减后的体…  相似文献   

10.
三、学法指导的多线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 :“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 ,一个人在他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这里的工具指的是获取知识的工具 ,即学习方法。“假设导读法”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正是在于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取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 ,并进而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它的重要特征之一 ,就在于把教学的着眼点 ,从过去的重视学习结果转到重视学习过程的指导上来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卓有成效地学习知识、训练能力 ,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多线索的学法指导则是“假设导读法”…  相似文献   

11.
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训练形式,是以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为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指导的综合练习。虽然它存在一些弱点,但却永远是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和必要的形式。我们对命题作文正确的态度是进行改革,使之新颖有趣,使学生一见便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使之“近于自然”,合乎学生生活实际,有话可写。为此,我们就“假设导读法”在命题作文中的应用作了研究。  一、寻求德育效应  作文是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从作文中不仅可以看出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看出其认识能力。因此,要把教作文与教做人联系起来,引导观察生…  相似文献   

12.
黄桂林  朱鸣 《河北教育》2000,(10):21-22
二、探究指导课型   课堂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为发挥其在作文教学中“诱情、激趣、授法、解难”的作用,我们将“假设”用于其中,进行了作文指导课型的研究。   (一)情感诱发型。“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在作文指导中,情感诱发往往比方法指导还重要。因此,对学生取材不感到困难的作文,可以“假设”设计导语,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形成“不吐不快,非吐不可”的动态心境。如:《暑假趣事》我这样引导:同学们,暑假虽然过去了,但那美好的生活画面仍历历在目。请大家闭上眼想一想,…  相似文献   

13.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告诉我们,所谓教学优化,就是通过对教材的系统处理、目标的合理确定、教程的精心安排、教法的最佳选择,以较少的时间、较小的投入,寻求最佳的教学效益。我们研究和实施“假设导读法’,正是以教学优化为目标的。 一、钻研教材的多角度 课堂教学的优化是以教学目标为重要检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总航标,它制约着教学双方的课堂活动指向和思维指向。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又是以教材为凭借、学生为依据、大纲为准绳的,只有在心另有纲(大纲)、目中有本(教材)、胸中有人(学生)的前提下制定出…  相似文献   

14.
与黄老师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 :在生活中 ,他沉默寡言 ,语不惊人 ;而在课堂上却妙语连珠 ,机敏过人。那独到的教学设计 ,幽默的教学语言 ,随机的教学点拨 ,是他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的折射。而提到他的教研成果 ,爱读教学杂志的老师都有了解。十多年来 ,他在语文教研的园地里 ,辛勤耕耘 ,执着追求 ,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三百多篇一百多万字教学的论文发表 ,十多个系列一百多篇论文的连载 ,是他汗水的结晶 ,而“假设导读法”的创立 ,则更是他智慧的映照。追寻“假设导读法”的形成轨迹 ,从专题的萌生到成果的展示 ,他耗费了十多年时间。“假…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学中,教者的责任就在于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依据学生与教材、教材与教学目标间的联系,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凭借教材,凭借以教学目标而安排的教学活动去把握课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领悟语言规律,使语文教学的德育、智育、美育、知识、能力目标得以落实。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切实当好教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显露自己的全部才华,不断生发教学机智,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假设,创设情境,强化自己的情境体验和角色感受,从而把课堂既当作教学的舞台,又当作生活的舞台,并尽力在这双重舞台中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决定了他(她)的角色责任、角色义务。可见,角色对人的行为具有潜在的制约作用。电影电视演员,要扮演好某一角色,必须全身心地进入角色所生活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这样,在角色扮演中,才能形神兼备。把角色引进作文,引导学生充当角色,进入角色情境,明确角色任务,承担角色责任,展开丰富想象,叙述自己的角色行为,描述自己的角色心境,抒发自己的角色情感,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假设”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而在阅读教学中几乎无人问津。到底能否将“假设”用于阅读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语文与数学虽学科不同,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各有其特殊性,但从教学目标看,启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它们的共性。抓住语文和数学的共性,把“假设”在数学教学中“激发解题兴趣、转换思维角度、沟通解题思路、创设思维情境、突破教学难点”的功能迁移于阅读教学,可发挥“假设”在阅读教学中的多重作用,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近两年来的各类语文教学刊物上,“导读”这个词的出现频率好象越来越高了,大有取“讲读”而代之的趋势。我知道,您在1983年写的一篇教学论文中就用了“语文导读法”这样的概念。请问,从“讲读”到“导读”,仅仅是一字之改呢,还是两者确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讲读、阅读和独立阅读三类课文。介于中间的阅读课文是从“讲读”通向“独立阅读”的桥梁,从“教”上升到“不用教”的阶梯,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我在实践中很看重二类课文的教学,为指导学生读懂这类课文,总结了阅读课文导读八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