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戴云 《东南传播》2012,(6):3-I0001
<正>日子过得真快,昨天还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乐中,可转眼就到了年中!还记得八年前的这个时候,幸福而快乐的我们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音乐频率的开播忙碌着,所有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八年,913一路走得并不平坦,但我们始终坚守着最初的承诺:给喜欢我们的人一个绿色的纯净的优雅的音乐空间。我很自豪:我们做到了  相似文献   

2.
Macau土生葡仔:我的幸福在这里!他是一个澳门人,生于澳门,长于澳门,但却不是正宗的澳门人。母亲是当地人,年轻时长得很标致,但是落寞的家庭无法给她良好的教育,只能在一个小赌场里面做清洁工。日子过的辛苦而简单。他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父亲。听母  相似文献   

3.
母亲很普通,普通得我找不出一点儿特别的地方。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她也喜欢像小时候嘱咐我们要听老师的话一样嘱咐我们要照顾好自己。每次离开家,除了母亲的嘱咐还  相似文献   

4.
正虽然预知死期是我喜欢的一种生命结束方式,可是我仍然拒绝死亡。在这世上有三个与我个人死亡牢牢相连的生命,那就是父亲、母亲还有荷西,如果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在世上还活着一日,我便不可以死,连神也不可以将我拿去,因为我不肯,而神也明白。失去荷西后的一个深夜里,我与父母谈话,突然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母亲听了这话,眼泪迸了出来,她不敢说一句刺激我的  相似文献   

5.
郭明全 《今传媒》2007,(11):77-78
媒体对企业而言,是个很特殊的角色,是企业外部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关系. 我问过一些企业如何与媒体相处,大都说不清.有的说我们每年花很多钱在媒体上做广告,媒体和我们关系很好,他们都听我们的;有的说我们不需要做广告,不和媒体打交道,也不考虑如何与媒体相处;如此等等,答案都很幼稚.还记得央视广告标王"秦池"酒是怎样被《经济参考报》文章《滚滚川酒入秦池》拉下马的吗?还记得一向躲避媒体的德隆系唐氏兄弟是如何倒台的吗?  相似文献   

6.
1949年,我五岁. 进入4月以来,我已经很长时间未见到父亲靳以了. 自1946年来到上海,我一直跟着母亲住在蒲石路(今长乐路)的外婆家.虽然父亲在那年夏天也随复旦大学的大队人马回到了上海,虽然我们在江湾学校教师宿舍庐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家,但我一直没有住过去.而父亲是每星期都来蒲石路的.我还记得父亲一来,我们在外婆家的那间不满七平方米的小屋只能在床上加一块木板,父亲母亲和我就挤睡在木板上,我睡中间,母亲睡里边.父亲轻轻一动弹,木板就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这时分我感到幸福极了!因为包围在两个亲人之间,尤其是父亲.我枕着父亲宽大的手臂,安然入睡.因为,自我在重庆的嘉陵江边出生,我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父亲.无论朝起暮落,我都能听见父亲爽朗的声音.尤其是他每每下课回家,都要抱着我踱到江边,去看江水,去看船只,去闻那江边潮湿的风,去听船夫们长长的拉纤声……  相似文献   

7.
一路高歌伴你走天涯——访北京交通广播主持人王佳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司机说:她是一个开心果!有听友说:我不得不带着笑容听她‘贫’!有同事说:她是我们的骄傲!有领导说:主持人的作用不可忽视,像她那样的很难得!她,名叫王佳一,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笑口常开》节目主持人。从沈阳来北京两年多便成为北京市家喻户晓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我们不禁会问她怎么这么快拥有这  相似文献   

8.
得知《我爱我儿》作者刘嘉身为母亲,早就在自觉地探索如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引领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很有一番体验,一种心得。惊喜、感叹之余,请求作者将那份原是伴随孩子成长的自然记录赐与我看。记得那一日,接到一叠誊抄清楚的给孩子的信——作者称为“母子心语”,我便迫不及待地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编辑的直觉当即告诉我,它可能成为一部非常不错的现代素质教育书稿。我也是母亲。当我把这些信一封封读给我十一岁的女儿听时,从她的眼神我看出了她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教  相似文献   

9.
九十载风雨沧桑,九十载励精图治,九十载艰苦奋斗,铸就了铮铮铁骨、豪情满怀。党啊,母亲!您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带领人民巍然站立;您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赋予人民幸福新天地。党啊,母亲!我们从小聆听革命的故事,在您的呵护下成长。我们是您的好儿女,伫立在党旗  相似文献   

10.
花钱买心情     
父亲是我知道的花钱买心情的第一人。那是半个世纪以前,一天他从街上回来,掏出一个玻璃杯,笑嘻嘻地让母亲看。母亲说哎呀家里这种杯子多的是,还买,浪费。父亲说,我三角钱就买了个高兴,浪费什么,太值了。那个年代人的意识也是旧式的,大家都理解不到“三角钱买了个快乐”的绝妙真谛。  相似文献   

11.
我母亲做了几十年的饭菜. 小的时候,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山有水有活鱼蹦虾的小县城,为了保证那些活蹦乱跳的"家伙们"的"鲜",作料用得尽可能地少,我记得母亲做的鱼汤是非常鲜美的,那个"鲜"啊,只要一提起,我就要流口水,后来,离开家乡好多年了,我还清晰地记得家乡的味道里有那鱼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家乡在丹东一个偏僻山村之中,1981年出生的我,童年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虽然我家住在农村,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但是因为父亲在公路养护站工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记得当时父亲的工资好像是三十几块钱。又因为父亲是非农户口,我们家在那时还能够吃上一点供应的细粮,因此在伙伴们的眼中,我是非常幸福的。然而,这一点细粮,母亲要精打细算,只有来客人时我才能跟着解解馋,平时根本不可能吃到。母亲说,在我上小学时,给我吃个鸡蛋,都要左思右想,下好大的决心。已经记不得  相似文献   

13.
班长相亲记     
邵军 《军事记者》2006,(12):62-62
班长休假了,因为班长要回家相亲。班长姓黄,做事踏实、任劳任怨,又不爱说话,所以人称“黄牛”。今年28岁的班长,处过3个女朋友,都因为很少陪人家而“黄”了。班长母亲有些着急,到处托人说媒,前几天又来信要班长前赶回去相亲。班长有些无奈,但还是回去了。班长是被母亲和“媒婆”拉着去的。地点就在女孩家里。进门后班长像个害羞的小男孩,低着个脑袋啥也不敢看。“黄斌,是我呀,还记得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班长耳边响起。班长一愣,“自己还没好意思看她一眼,她倒先叫上自己的名字了。哼,咱当兵的可不能让人给看扁了!”想到这,班长陡然抬起…  相似文献   

14.
还记得那是三年前的深秋,我写下了第一篇有关河北音乐广播的文字——《我和音乐广播在一起》。那时候,我刚刚来到这里不到两个月。如今,来到了三年后的今天,日子仿佛是在飞行中度过的。忙碌中突然停下脚步回眸,才发现,走过的那条路已经望不到尽头。如果,让我给这三年时光一个形容词,我会选择温暖。如果给现在的我一个形容词,我会选择幸福。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在我们把日历翻到12月的那一刻,我们也曾感叹:“又是一年了!”这感叹虽然略带深沉,但在我们身体里停留的时间还不足一秒钟。2004年眼瞅着就要过去了,过去的一年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思考——似乎不仅仅是我们轻声的叹息……  相似文献   

16.
笑一笑     
吉利话从前有个地主,雇了两个长工。因为他非常爱听吉利话,便特意给他俩重新取了两个好听的名字:一个叫“高升”,一个叫“发财”。正月初五早上,地主要迎财神,说吉庆话。天还没大亮,他就怪声怪气地喊:“高升!高升!”高升住在楼上,一听地主喊,便赶忙答道:“下来了!下来了!”地主一听,怒气填心,又不能说什么,只好再叫:“发财!发财!”发财住在马圈里,那儿没有窗子,  相似文献   

17.
姑婆王会悟是我父亲孔另境方面的亲戚.我父亲的姐姐,我叫姑妈,而姑婆要比我姑妈和父亲长一辈.我们都是浙江桐乡的乌镇人.其实,王会悟(1898-1993)比我父亲大不了几岁.在家我经常听父亲孔另境讲到王会悟,那么,她究竟与我们是什么亲戚?我很想搞明白.直到1984年,我和同事应湖南文艺出版社之约,写作《茅盾的早年生活》,有了请王会悟写序的期盼,我与母亲金韵琴说起此事,才知母亲与她有过交往,还清楚地记得在抗战胜利后,有一次与父亲回乌镇扫墓、省亲,见到在家乡养病的王会悟.母亲说他们还一起玩耍,有过踢键子比赛,或两个人一组,或者单独比赛.有时还拉根绳子在中间代替网,好比排球比赛.还有人自告奋勇当裁判喊比分,不能耍赖.键子踢累了,他们用气球玩,用吹气或头顶,规定不能用手碰,这个玩法更有劲,为了使气球过网,什么姿势都使出来,大家笑痛肚皮.母亲说着说着还用手比划着,好像回到了那段时光,可见印象非常深刻.知道我的期望后,母亲和我都先后给王会悟写了信.不久收到了她的回信.并且,为这件事我们前后写了三封信.  相似文献   

18.
校园爆笑     
佚名 《档案管理》2006,(3):85-85
1.A:你今天没课?B:嗯,主观没课!2.熄灯后,室友拿出应急灯学高数,灯光照亮了半个宿舍。正对着灯光的室友无法忍受,大喝道“:宿舍就你一个人的啊!”学习中的室友不服,大声回敬,两人遂吵了起来。不久,只听另一室友大喊“:宿舍是你们两个人的啊!”于是三人便吵了起来。终于,隔壁也按捺不住,怒吼道“:宿舍楼是你们三个人的啊!”顿时楼里吵成一团。一分钟后,只听学校广播台传来狂叫声:这学校是你们四个人的啊!”3.一次去食堂打包子,谁知划卡机出了点毛病,一下划下去25块3,卖包子的哥哥鼓捣了半天也加不回去,于是可怜兮兮地说“:没事,我记得你,以…  相似文献   

19.
先是听人讲有本《投稿指南》要出,对投稿很有帮助,我们听了很感兴趣;后又听人说,谁买《投稿指南》谁上当,我们又愕然了。后来,我们弄来本《投稿指南》翻翻,是边翻边笑边有气。这本书,从扉页开始便出错,扉页上版权栏里称“字数560”,这不是大笑话吗?700多页的书只印560个字!这儿不是掉了三个“0”,就是掉了“千字”二个字。  相似文献   

20.
这两天,新记者证发到了手里,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记者证代表着什么?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早上上街买油条时,向摊主亮出了记者证,“我是××报的记者,先给我来两根油条!”令在场的很多人嗤之以鼻。我们也暗为这位老兄脸红———记者证用来买油条,真是给我们记者丢了脸、掉了价。但事儿越小,越能说明一个问题:在这种记者手里,记者证代表着一种牛气十足的感觉。兜里揣着它,脾气大了不少。还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去商场买东西,同样亮出了记者证,要求商场免费“卖”给他一台空调。在遭到拒绝后,便以曝光相要挟,并扬言:“这么大个商场,找你点问题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