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 《新闻采编》2003,(2):19-20
随 着广电系统网络整合和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推进 ,县(市)台已由自办频道转为在公共频道的预留时段内播出自办节目 ,自办节目的时间压缩调整为2个小时。县(市)台播出机构职能转变 ,不单纯是一种频道资源的整合调整 ,同时也是一次重大结构调整 ,是深化我国广电事业改革的有效举措。这一改革 ,必将给县(市)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 ,在职能转变中 ,应认清形势 ,找准定位 ,强化对策 ,真正在转变中实现新的跨越。“转变”与“机遇”毫无疑问 ,播出机构的职能转变对于建立高效、规范、严谨、有序的广播电视媒体运作机制 ,强化广播电视舆论…  相似文献   

2.
袁艳 《新闻大学》2004,(2):56-62
2001年,继中央17号文件明确了广电行业实行中央和省级两级调控的集团化发展思路以后,中宣部和广播电视总局又先后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职能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职能工作的实施细则》,要求县(市)级广播电视机构一律取消自办频道,将职能转变到转播中央和省级电视台的节目上来。此项改革意在改变中国电视由四级办台所带来的“散”、“乱”现象,对产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03,(2):43-46
02年声屏世界冬季论坛——职能转变与市县广电发展”围绕深化改革,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全面推进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做强做大广播电视事业这个主题展开。与会代表以论文宣读、提纲挈领、即兴讨论发言的方式,结合局域经济和市、县广播电视的实际,对办好公共频道,加快广电网络整合、广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本运作管理等问题进了深入的探讨。本刊从2003年第二期开始,以论文摘编、观点辑录的形式任“事业频道”栏目中分主题陆续刊发。同时也欢迎对市、县广电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有所感触的作者、读者参与探讨,本刊的电子信箱为:为:spsi_tougao@163.com  相似文献   

4.
黄金良 《声屏世界》2002,(12):10-11
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职能,是一项既着眼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全局,又考虑市、县两级播出机构在广播电视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制改革。我们无论是从政治的、大局的、组织纪律的高度看问题,还是从切身利益的角度想事情,都没有理由不提高此项改革的自觉性。 纵观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全局,不能不看三个严峻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的决策要求。市地州县的主要任务是切实保证中央台和省台节目的转播,市地州电视台自办节目频道压缩调整.县由自办频道转变为在公共频道中的插播时段。这是广播电视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广播电视优化结构,合理调整布局的内在需要。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实现新的转变,有力地促进市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影电视部日前下发《关于具(市)广播电视机构合并的意见》,要求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合并工作。《意见》指出:凡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的同一县(市)设立的广摇电台、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必须合并为一个播出实体。统称“××县(市)广播电视台”。合并后的县(市)广播电视播出实体应统一机构建制,统一人事管理,统一宣传规划,统一事业建设,统一经营创收。由县(市)广播电视局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县(市)广播电视台必须保证有专门的频率、频道完整转播中央和省台的广播电视节目。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办…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转变职能工作,市、县广播电视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发展关头。怎样认识市、县广电转变职能的重要性?怎样全面、正确地认识新形势下市、县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市、县广播电视在我国整个广播电视业中的分工、定位与发展前景如何?市、县广电应当怎样谋划新时期的新发展?对上述有关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明辨,在实践中把握好。  相似文献   

8.
孔德明 《传媒》2004,(3):38-38
媒介社会化的产业变革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传媒业经过多年积极而审慎的调整,开始进入全面的发展与变革时期. 从广播影视业来看,政策调整与变革的标志性事件是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全面数字化时间表的确定;有线电视台、网分离和有线、无线电视台的合并;国家网络公司的成立与推进的网络资源的整合;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和部分省市广播影视集团的成立;公共频道的开播与地(市)、县电视播出机构职能的转变;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由争论逐步开始实施;规范广播电视广告管理办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9.
胡耕  彭勇 《新闻前哨》2003,(10):46-47
公共频道的设立和运作是实现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省市公共频道的开播或转播标志着公共频道系统进入了一定的耦合期。 一、耦合期公共频道的现状 公共频道是主办和插播节目的各级播出机构的公用频道。它既是联结省市县三级电视播出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是省市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要转变职能?根据2001年中办发17号文件精神,2001年12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制定颁发了《关于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为什么要转变职能?简要地说,就是为了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再发展的需要。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尤其是电视事业发展更是较快、较强,从地级市以上的电视台来说,从无线到有线,又从有线与无线的合并,呈现出建台起步初显活力,到多台分立形成阵容,再到两台合并走向规模这样一条发展链,因此,如果还…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做法     
去年9月.我们在广电总局和省局领导的指导下.围绕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相关底数.并多次组织县(市)区广电局领导学习,做了大量的思想疏导工作;反复研究论证了公共频道的管理办法.磨合出公共频道的实施方案。目前.公共频道的节目策划文本基本确定.对公共频道的管理办法也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频道作为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新生事物.是广播电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此,全国理论界和广电行业都做了大量的探讨和实践,获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和实践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前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县广播电视机构职能转变的要求,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对电视的影响,山区城市电视业既面临机遇,更面临严峻挑战。山区城市电视业如何生存与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从业人员关注、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新闻     
广电总局要求控制广电机构的全国性赛事总量本刊讯3月13日,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参与、主办或播出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等活动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参与、主办或播出赛事活动一律不设奖金奖品,对赛事活动的播出要加强把关,  相似文献   

15.
职能如何转变和公共频道怎样运作,这是目前两个关系到市(地)、县(市)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前途的重要问题。《转变职能:一项既着眼全局又关照局部的重大改革》和《公共频道怎样“公共”》的两位作者都具有长期从事广播电视领导工作的经历,对这两个问题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积极的思考,在11月20日,本刊举办的《声屏世界冬季论坛:职能转变与市县广电发展》研讨会上,他们宣读了这两篇文章,本期刊登他们的文章旨在引发广大从业人员和理论工作者对相关问题做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全媒体传播背景下,我国市(县)广播电视机构在多方面发生重大深刻变革,面临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广播电视已从大众传播向公共传播转型跃升。建设性新闻是市(县)广播电视机构做强做大的独特优势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主战场,是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的重要途径,是运营模式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最近,广播电影电视部根据中央1996年37号文件精神,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县级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提出了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合并为一个播出实体的意见,即“局台合一”,要求合并后的县广播电视播出实体统一机构建制,统一人事管理,统一宣传  相似文献   

18.
黄运全 《新闻前哨》2003,(10):44-45
公共频道,是由省或市级开办,并供县级插播自办节目的频道。开办公共频道,目的在于推动电视资源整合,促进市县播出机构职能转变。这是广播电视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是建立广播电视新体制的现实需要,是广播电视事业做强做大做好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就县(市)广播电视这个层面来说,随着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合而为一,确切地说,是从县(市)广播、电视两台取消单独呼号,合并改称为广播电视台以后,其职能已经发生了悄悄转变。局台合一,说明广播电视节目的营销时代已经到来。当然局(台)总编室再不能沿袭合并以前的管理方法,要从传统的节目质量管理为中心,上升为以广播电视营销管理为中心;在全台节目运营中,要以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资源为基础进行总调度,充分开发利用全台节目资源,对其分化、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0.
公共频道的设立和运作是实现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换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广播电视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公共频道怎样合理“公共”,如何有效运作.已经摆在各级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和电视人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