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思想战线上正就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这是一场兴无灭资的斗争,是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现在我们把论争的情况简介于后。希望大家密切注意这场斗争,从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前思想战线上正就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这是一场兴无灭资的斗争,是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现在我们把论争的情况简介于后。希望大家密切注意这场斗争,从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都是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是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实践中经常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讲授对立统一规律时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我国哲学界曾经进行过一场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论战。这场大论战被那个所谓“理论权威”康生判为哲学战线“三次原则性的大斗争”之一,以学术批  相似文献   

4.
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討論,是从艾恒武、林青山两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引起的。但是,从七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王中、郭佩衡两同志所写的《就“合二而一”問題和楊献珍同志商榷》一文来看,早在艾、  相似文献   

5.
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艾恒武、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该文章分为三部分:(一)事物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中国古人是用“合二而一”(见〔明〕方以智著:《东西均》)来表达的。作者认为,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到人类社会、思维等等,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二)事物本来是“合二而一”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就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书物。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研究“合二  相似文献   

6.
在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间,我国哲学界曾经进行过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讨论。后来,由于那个“理论权威”插手,使那次讨论偏离了方向,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压了下去。现将一九七九年报刊上重新开展讨论以来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对“一分为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的简明的准确的表述,它恰当地指明了辩证法的本质特征。首先,列宁说  相似文献   

7.
在重新评价“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提出的这一对命题的本来意义和实质,本文主要就宋明时期有关哲学家的思想作一点简介。一、“一分为二”的提出和演变在中国辩证法史上,殷周之际的《易经》已含有矛盾观念的萌芽,春秋战国时的《易传》作者,在解释《易经》时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分而为二以象两”的观点,含有“一分为二”的思想。隋代杨上善在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相似文献   

8.
8月15日《江淮学刊》(第4期)李凡夫:《坚持斗争的哲学反对矛盾融合论——评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作者指出,杨献珍同志在理论工作上的错误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长期的、一系列的。例如,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上,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杨献珍同志都有过比较严重的错误。当然,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有过错误,而是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从当前的事实来看,杨献珍同志并没有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是进一步发展了他的错误。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江淮学刊》(第4期)马数鸣:《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是辩证法吗?——与杨献珍同志商榷》《江淮学刊》(第4期)李双成:《在烦琐  相似文献   

9.
小男孩巴甫里克正在专心致志地用木块、黏土和石子构建一座古代的城堡。城堡里有雄伟的拱门、坚固的碉堡,还有身披铠甲、手握利剑的守城卫士。巴甫里克工作得那样专心,他已经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  相似文献   

10.
一对杨献珍同志“合二而一”的批判,从一九六四年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哲学原理作一些新的探索,理应受到人们的鼓励。有不同的看法,完全可以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平等的讨论,逐步取得一致的意见。一九六四年,关于“合二而一”的讨论刚刚开始,陈伯达控制的《红旗》便以“报道员”的名义定了调子,作了政治结论,说什么“合二而一”“是系统的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同党唱对台戏”,是“有意识地适应现代修正主义的需  相似文献   

11.
姜曰美 《山东教育》2012,(31):12-13
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或学习会议,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很多教师在参加培训或者学习时,不再带笔记本,取而代之的是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等数码设备。当讲座教师出示幻灯片时,有些听课教师就及时拍下课件内容,有的教师会用U盘直接拷贝老师的全部讲义,还有的教师干脆架起摄像机,全程摄录,然后便万事大吉、无所事事了。致使培训会上,总有人不时站起来拍照,教室里也不时闪烁着灯  相似文献   

12.
来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一般都有多年的高中教学经历,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人一般不缺少经验,也不缺少理念,但由于长期忙于教学工作,对本学科除了高中教学以外的专业知识大多已经淡忘了,对本学科的新成果或前沿领域也都已不太关心了。这在表面看来似乎不影响高中教学工作,但实际上从更高要求看,这直接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相似文献   

13.
输完液回到家时,已是晚上8点多。疲惫不堪的霸州八中校长马淑梅简单地弄了口饭吃完.刚准备坐下来休息休息,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喂喂.马校——”是值班副校长马金强急促的声音。 马淑梅心中顿时一紧.但马上沉着地说道:“别急!有什么问题,慢慢说。” “刚查完宿舍.有3个孩子没有请假不知去向了。”  相似文献   

14.
《湖北教育》2007,(4):42-42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进城务工者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成长和教育的新问题也不断凸现:在义务教育完成后,他们怎样成材?如何就业?哪里才是他们发展成材的空间?这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困惑和迷惘。  相似文献   

15.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要在第一次班会上表明我的观点:班集体是由全班所有同学共同组成的,对于班集体而言,每一个同学都重要,一个都不能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忠实践行这一“治班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班学生。班上有个小男生周一,父母离异,由“工作狂”爸爸抚养。父亲少与孩子交流,同学也不与他玩耍,他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缩手缩脚,沉默寡言。其父送他到我班时,对此也不避讳,直言交给我来转变。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转引自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一日《人民日报》)又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98页)这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准确、生动、深刻而又通俗的表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下面仅就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个角度,谈点肤浅的理解。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就是说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分为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方面,都是本身包含着矛盾的,也就是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毛主席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少幼儿园添置了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当然也开阔了幼儿的眼界,给教育活动增添了活力。然而,现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却又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请看,有的教师在进行故事、儿歌等语言教学活动时,按下收录机的开关,让幼儿听故事或儿歌,接着就是提问:故事里有谁,他在干什么。幼儿回答不上来,就让幼儿再听一遍故  相似文献   

18.
读了周幼萍老师题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不禁感到:有这样态度主动、想像灵动、文采斐然的学生,做老师真是幸福;而同样(也许更重要),有这样灵活机变、宽容"越轨"的老师,做学生真是幸福.而且,我以为周老师的课堂总结的一句话是可以体现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的:"‘争'的课堂便是激活了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杨献珍当年讲“合二而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阐明矛盾的同一性;“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有机联系在一起而密不可分的,然而它们的倾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合二而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尝试,而且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思维非常一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许多学校购有与自然新教材配套的录像带。这些录像带以其内容丰富,适于课堂教学而受到自然教师的好评。但据了解,有些教师在自然教学中,不准备观察和实验的材料,不是通过指导学生感知观察、动手实验来获得问题的解决,而是直接播放录像来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观察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