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具有哪些特征的毕业生会选择教师职业、什么动机促使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两个方面进行分性别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大学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概率显著低于女性;选择教师职业的男性和女性存在一定的特征差异。薪酬和就业选择方面,选择教师职业的毕业生起薪低于选择其他职业的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概率更高。教师与其他职业的职业收入差距在男性毕业生群体中更加显著。选择教师职业的女性更注重职业符合兴趣爱好、职业稳定性以及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也更容易对所选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地位以及工作的独立自主性感到满意。给定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选择教师职业的毕业生群体内部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者的意愿、需求、状态、目标等因素是影响甚至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选择是他们诸多诉求的集中表达。研究通过对教师职业魅力、师范院校招生、师范专业就业三个维度分析教师教育的个人选择意愿,以期从教师需求和职业发展立场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教师生命意义、个人价值、主题选择的消解,不利于我国教师职业进一步发展。确立教师主体职业价值、实现制度的人性化、提升教师职业境界,是帮助教师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维 《华章》2012,(29)
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经济报酬、人际关系、家庭影响、社会价值、个人愉悦、地理环境、个人发展和成就声望.与非师范生相比,师范生更注重经济报酬因子,而非师范生则更关注人际关系及社会价值因子.综合性大学师范生与非师范生都认可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报酬因子,而不认可其个人发展与成就声望因子,但师范生更认可教师职业的个人愉悦因子.  相似文献   

5.
代课教师是继国家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后在农村地区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尴尬的身份与拮据的经济收入使得代课教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选取甘肃M县为实证调查点,并以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来分析代课教师职业选择的微观个人因素,指出代课教师的行动并没有完全受到制度的牵制,他们的行动不是盲目的.相反,代课教师当初选择收入低、身份尴尬的教师职业是一种兼具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决定了它的研究价值,其研究方式包括:(1)行为主义者方法;(2)过程模式;(3)相互作用模式与认知模式的结合;(4)多种理论并存模式。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整体上研究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二是研究教师职业能力某一具体方面的结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能够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社会认知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环境、行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两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幼儿园新教师入职过程是教师个人、幼儿园环境以及教师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试图以三元交互决定论为理论基础,来探讨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问题,并从教师个体认知、幼儿园环境以及教师个体行为三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以期对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化促使教师职业能力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标志,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教师职业化背景下,对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及教育的选择就成为探索教师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师职业能力发展具有专业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点,教师教育应当选择专门的教育、现实的教育、合适的教育,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584名中小学教师为对象考察付出—回报不平衡感量表在国内中小学教师职业的适用性,并探析教师职业付出、回报的结构因子。结果发现:通过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教师职业的付出与回报均体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因子结构;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教师职业的付出因子包括工作时间、体力、工作量和情感投入四个维度,教师职业的回报因子包括尊重、薪酬、职业晋升前景三个维度;最后,根据教师职业付出、回报的结构维度,探讨建立降低教师工作压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时代受到老师的影响而选择从教,是教师职业选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研究以中国东部地区沿海城市一个区的全体中学教师为研究范畴,通过环环相扣的三轮研究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结果显示,学生时代老师的影响是他们选择从教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这种影响作用发挥背后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首先,能够对“我”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且指向教师职业的老师,往往都是“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是影响产生的前提。其次,通过一定的契机,这些“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让“我”对教师职业产生了积极的认知,主要体现在职业感知和个人感知两个方面,这是影响产生的关键一环。最后,积极的教师职业认知触发了“我”的从教动机,坚定了“我”的从教信念,使影响得以真正发生。研究也表明,受到学生时代老师的影响而选择从教的那些教师,大多能够薪火相传,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更投入,更容易站在学生的立场反刍如何当老师,因而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又成为了自己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因此,我们尤其需要审慎对待并重视学生时代老师的影响对教师择业的积极作用,从源头上为好教师的不断涌现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11.
角色是指与个人的某种社会身份有关的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教师角色的定位主要是由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决定的,同时受制于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及人们对教师目标期待等多种因素。幼儿教师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与一般教师不同的角色规定性。同时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多元价值观的条件下,教师仍应坚持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教学角色和教育角色定位决定的,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尤其表现在低成就感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个体人格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应采取积极对策来缓解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选择教师职业的内在动机是决定其能否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深层因素。分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选择教师职业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5.
部分职前教师由于对选择教师职业仍有困惑、对个人专业能力不自信、职前实践机会少等原因,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文章从影响职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出发,讨论培养职前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以坚定职前教师职业信仰,坚定职前教师选择教师职业的信心,培养职前教师的群体归属感,从而提升职前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教飞速发展,拥有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并在国际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高校中的教师职业却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低薪酬和社会地位的降低使.彳寻校方无法吸引所需的高端人才;同时教改给高校教师带来各种压力,教师职业未来发展迷茫,导致优秀教师流失。要改变现状必须选择教师,培养教师和留住教师。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职业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薪酬部分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偏低;决定浮动薪酬的考核制度不尽科学;薪酬之外的其他职业收入不平衡,且不合理。大学教师职业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和改革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适应大学教师职业特点;第二,激励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有价值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发现,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一方面集中于教师的个人因素和外界影响因素,前者包括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情感,后者主要包括人口因素、社会支持和组织行为;另一方面集中于教师职业倦怠预测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预防策略,主要包括: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教师自我效能感发展,预防职业倦怠;提高教师情感能力,培养教师心理资本;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教师克服倦怠的能力。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启示包括紧密与学校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发合适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选择更具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并考虑多种影响变量、与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有效结合起来、重视家长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通过教师对工作及专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以及学校对这种规划设计的管理,协调教师个人需求和学校需求的关系,使个人职业生涯与学校的发展相互促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概念的还模糊不清,给当前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困难。“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具备教师素质,包括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明确认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涵,以利教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