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一次与学生的色彩课中.在黑板上写了“水彩”两个字:其中“水”字顶天立地,“彩”字只有一点点。这其实写出了我对水彩画的了解和理解:水彩如玉,水是关键,彩是颜色,点入其中;于是造就了一块块翡翠和一幅幅好画。  相似文献   

2.
谷子 《世界文化》2007,(11):32-33,36
一个“甩到墙上那就是3个洞”、铜豌豆般硬梆梆的名字——“江邦固”——却被一个女人叫了几十年。小时候,她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不像花啊,梅啊,薇啊之类,听名即可定“性”,甚或带出一种美丽。青年了,刚进大学门,因为这个名字被还未谋面的同学质疑:“怎么女生宿舍塞进来个男的?”她多次向父亲“请命”改名字,  相似文献   

3.
高饶事件,在革结束前的正式件中通称高饶联盟或高饶反党联盟。毛泽东在1955年3月21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与结论中都提到高饶问题,虽个别有“反党活动”、“反党事件”或“反党集团”之称,但总的称为反党联盟:结论的第三部分,标题为“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共列出六点,其中第一点说:  相似文献   

4.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古代诗人中算是一个寿星。“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他却“自惊七十犹强健”(《野兴》),“老躯健似中年日”(《闲游》)。近八十岁的时候,他写诗说自己“顽健人言见未曾”(《示二子》),“放翁耄齿犹朱颜”(《导仕杂咏》),“堪笑此翁顽似铁,还山又食一番新”(《野饭》),“发犹半黑脸犹红,老健应无似放翁”(《闲中颇自适戏书示客》)。过了八十大寿,还“齿牢尚可嚼干肉,目瞭未防观细书”(《老健》),“疏泉洗石夸身健”(《秋思》)自我感觉“暮年强健胜壮年”(《冬晴行园中》)。82岁那年总结自己身体健康的原因时写道:“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兹”。从陆游留下的大量诗篇来看。他认为“得宜”的养生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日前,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05丝绸之路国际服装服饰节”将于7月18~22日在乌鲁木齐举办。届时,除产品展示、活动推介、商业洽谈等活动外,精彩纷呈的时尚表演将令人目不暇接。“2005丝绸之路国际模特大赛”总决赛为服装节拉开序幕,“中亚之风名时装设计师展演”则将国际时尚的设计风潮带入新疆,颁奖晚会作为服装节的闭幕盛宴,则一并展示相关企业的品牌发布。  相似文献   

6.
泰山女儿茶     
自古名山产名茶,泰山自然在 其中。喜人的是,伟丈夫形象的泰 山出产的名茶,偏偏是纤纤细细、 娇娇嫩撤的女儿茶。可谓天作之 合,刚柔相济,未品其茶先获得了一种和谐的情致。 泰山女儿茶,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泰山中人摘青桐芽点饮,号女儿茶。”据史籍中说,泰山扇子崖阴谷,“多青桐、曰青桐涧”,每逢初春,青桐吐绿,山民采摘青桐嫩芽精心泡制成茶,大约因其外形纤巧,味道鲜嫩清香而谓之女儿茶。又一传说:乾隆登封泰山,途中问茶,一位美丽的少女献上女儿茶,乾隆饮之,清香爽口,龙颜大悦,钦点泰山女儿茶…  相似文献   

7.
命名、中国女性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寻根》2005,(6):36-41
张天翼先生有一则小小的寓言曰:一条心地很好的蛇抓到一只麻雀,想要把她一口吞掉,于心又不忍。于是把她盘得紧紧的,谆谆善诱地劝她服从命运,还劝她拿出牺牲精神来献身于他。讲完之后,才客客气气要动手吞吃,并且说:“你看,我不像别的蛇那样不讲理,我和他们是毫无共同之点的。”  相似文献   

8.
李欧 《世界文化》2007,(3):41-42
时间观念 初到泰国大学任教,感觉这里的时间观念极强。因为每天上班必须“签到”,下班必须“签去”。若提前走,还必须报告并说明原因,教师职工均无例外。即便是没有课,也要“坐班”,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外教”就更麻烦,必须先到“外事处”签到,然后再返回办公室,校园里来去一趟需二十多分钟。有两次,因为上午第一节有课,我没有即时去“外事处”签到,不久电话就来了,问明了情况后,仍然要求“补签”。后来才得知,这么做的原因,似乎与薪水有关,虽是“月薪制”,但却要精确到“日”的。午餐是在学院食堂,下午一点就上班。无课无事,在办公室里坐着。中国式的午睡习惯,常常潮水般地袭来,为防不雅,  相似文献   

9.
还在蹒跚学步时,这位中国沈阳的小男孩就从“猫和老鼠”中获得启迪,看见汤姆小猫在弹奏《匈牙利狂想曲》时,他就说:“这好酷呀!”  相似文献   

10.
后院     
小洁跟表姐来到市里,面对车水马龙,怯生生的不敢乱动。 表姐是见过世面的人,轻车熟路,到处去问去找,对人家笑眯眯的,说话时还挽一下长发,挺一挺胸,对方也就笑脸相迎。很快,表姐就找到了工作,但小洁没有。表姐说:“你什么也不会,只能当小保姆,给人家洗菜洗碗打扫卫生。”小洁点了头。表姐便把小洁带到家政服务公司,对方说正需要小保姆,主人家是大人物,要人老实。表姐说:“瞌睡遇着枕头了,我表妹老老实实干干净净勤勤快快心灵手巧保你满意。”对方说,你先别吹,我们得先考察考察。  相似文献   

11.
说“踏歌”     
说“踏歌”李晖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侍历代传诵,可谓千古绝唱。但是,什么是“踏歌”?却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答案。《辞源》:“踏歌:连手而歌,以足踏地为节奏。”①《辞海》:“踏歌:中国古代群...  相似文献   

12.
张崇琛 《寻根》2003,(1):40-41
古有元日饮屠苏酒之风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其俗至宋时犹存,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陆游《除夜雪》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皆咏其俗。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屠苏”原为房屋之名,字本作“”。《广雅》:“,庵也。”《广韵》:“,草庵也。”《太平御览》卷一八一引汉服虔《通俗文》:“屋平曰。”后径写作“屠苏”。如《三国志·曹真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李胜)为尹,岁除,厅事前屠苏坏,令人更治之…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人习称外国为“蕃”(或“番”),《周礼·秋官·大行人》称:“九州之外,谓之善国”。故凡属与外国相关的人、事、物亦多冠之以“善”。古城泉州就是一个诸“善”答革之地,尤其是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宋元时代,泉州港外贸繁荣,“善商踵至”、“善舶鳞集”。“著货”山积;与此同时,文化交流亦十分活跃,“善教”人士纷纷来泉传教,“建“善寺”,把“着佛”,众多的“著客”侨寓泉州,形成“著坊”、“善人巷”;他们还在泉州建“善学”,传“著文”,播“曹俗”;有些长期侨居泉州的“善客”还与泉人通婚,生下混血儿,称…  相似文献   

14.
投入百分百     
几年前,我收到一张充满浪漫气息的贺年卡,上面有一幅图画:一对夫妇边开车、边在驾驶室里热吻。旁边还写了一句话:“如果你在接吻的同时还能安全地驾驶,那么你肯定没有全心全意地吻你的妻子。”  相似文献   

15.
徐丽 《华夏文化》2005,(2):17-20
在我国教育界,关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曾经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在今天也仍然是许多人孜孜探求的课题。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我也在认真思考有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我有这样几点尚未成熟之浅见:所谓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在高等院校为大学生多开几门选修课,如“世界名著赏析”、“古典名著赏析”、“音乐美术”、“书法绘画”等通识课(这些课程即使不讲素质教育,也应当考虑为大学生开设)。  相似文献   

16.
杨琳 《寻根》2001,(1):107-111
“二百五”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是某种知识一知半解的人。例如:“那些二百五大夫光会照你要的药开处方,治不了什么病。”二是指傻里傻气、做事莽撞的人。例如:“知道的说他爽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二百五呢。”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夫人     
“夫人”一词,是对别人妻子的尊称,它通常出现在外交场合和书面语言中。但在我国古代,“夫人”除有表尊称(如《战国策·韩》:“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白金,持以为夫人粗粝之费”,其中“夫人”即严遂尊称聂政之母。)外,它的名称还随着丈夫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变化。据...  相似文献   

18.
震川 《世界文化》2023,(7):25-28
<正>2023年1月17日到5月7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从波提切利到凡·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展出借自英国国家美术馆的52幅油画,涵盖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约500年的欧洲美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作品。这批稀世珍宝莅临上海,引起极大的轰动,一时观者如堵。以至上海博物馆为满足观赏者的要求,不得不在原来每天9点到17点开放的基础上,开出了夜场。5月7日是闭展日,观众依然热情不减,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成百上千人还在等待入场。上海博物馆不得不24小时开放观展,创造了中国艺术品展览史无前例的一个纪录。  相似文献   

19.
杨森 《寻根》2008,(1):96-99
中国北方尤其在西北五省中,民间通常将已婚女子称为“婆姨”,最著名的莫过于陕北的民谣,有一条称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使得“婆姨”一词,大半个中国都不陌生。《汉语大词典》里举例不少,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唱道:“好马不喝沟渠水,好婆姨不交倒灶鬼。”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1943年5月19日)上登载的某村民公约上也有:“婆姨们,多纺线,不买布匹,自织自穿。”20世纪80年代,甘肃农村也有顺口溜叫做:“二亩土地一头牛,婆姨娃娃热炕头。”90年代还出现《黄土坡的婆姨们》的电视剧。同时代的南方报纸上也登载有对妇女通称为“婆姨”的事迹报道。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拙 《华夏文化》2005,(2):63-64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和热烈讨论,终于形成了新的课程方案。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四门必修课。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我经过大致的思考,提出自己的不成熟意见,主要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