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行为习惯具有社会意义,有着善恶与良莠之分。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人类社会制定和运用法律、纪律、道德等规范,对各个成员社会行为习惯进行制约。儿童时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并且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助益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建设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标指向中包含着遵守社会规矩的要旨。儿歌教育对儿童社会行为习惯具有塑造、固化的意义和作用,而经过社会变革的洗礼,在运用儿歌教育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上出现了多元化景象,需要人们加以认识、领悟和驾驭。  相似文献   

2.
冯琴 《考试周刊》2014,(12):190-190
<正>蒙台梭利指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在2.5岁~6岁"。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儿童开展礼仪、品格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效果,同时还是幼儿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良好的品格及行为习惯真正决定孩子的一生。我园拥有15首礼仪儿歌,涉及来、离园礼仪、进餐洗手礼仪、学习运动礼仪等一日生活礼仪的各方面。三个字的儿歌,幼儿已经能朗朗上口,所以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来、  相似文献   

3.
教育工作总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具体任务、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工作。当好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我认为应从如下工作入手。 一、加强常规教育,培养自觉性,形成自理能力 为了使刚入学的儿童具有高尚的品德,优良的学习成绩,独立的学习能力,对儿童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教育,是儿童适应学校学习的前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专业性的常规教育语言很不适合儿童现阶段的接受能力,而编出顺口的儿歌是指导规范孩子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如纪律常规儿歌: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工具放整齐,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英语儿歌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节奏明快,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对于语言的识记和模仿,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词汇量不大,语言含量小,儿歌大容量的输入正好适合他们的学习能力的特性,小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制力差,但模仿能力强,爱唱爱跳,儿歌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也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英语儿歌是非常适合孩子门学习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尽量在课堂中适当的运用好英语儿歌,使英语儿歌巧妙地,  相似文献   

5.
儿童肢体行为的塑造是儿童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控制好自身肢体活动开始。然而对于年龄尚小、自律性不强的幼儿来说,如何将教育的手段和力度运用的恰到好处是很多幼儿教师头疼的事。本文从幼儿教育心理层面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儿童肢体行为进行人物化和角色化扮演的教育方式来达到改善和塑造儿童自身肢体行为控制能力和行为习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启迪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而且富有情趣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广大儿童喜爱。儿歌的主要特点:将知识、道理、教训编入儿歌,对儿童起到增长知识,明白是非,接受教育的作用。一首儿歌,一般只单纯地、集中地描写或讲述一件事物,简单明了地说明一个道理,使儿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儿歌的节奏感强,易诵易唱。如传统的儿歌教学,教师只在乎"教"的过程,只是让幼儿学会背诵儿歌、学会表演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而忽略了幼儿"学"的过程,把幼儿当成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所以才会导致幼儿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在幼儿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不可否认,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英语教学中的快乐教学为广大的小学英语教师认可并运用,受到广大小学生的欢迎。英语儿歌因为充满童趣、富有动感、朗朗上口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喜好,受到小学生的欢迎,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诵读儿歌有助于记忆词汇、培养节奏感、提高模仿能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因此,英语儿歌教学便成为轻松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科学》2020,(Z1):163-164
"生命重于泰山",对中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重大工作,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弥补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缺失,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规范行为习惯养成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这不但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而且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本文就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做简要的分析,一个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范行为习惯,改变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二是要学校与家庭安全教育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安全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雷红霞 《甘肃教育》2014,(23):39-39
正笔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多年来一直留意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习惯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表现,摸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对待留守儿童,除了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之外,还要多留心他们幼小心灵的细微变化和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有恰当的教育引导方法,以使他们更好地和身边的人交往,快乐健康地成长。一、创设"爱"的环境,让留守儿童敢于交往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