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实际就是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经济近代化和思想启蒙等内容。中国的近代化方式是中国历史选择的结果。近代志士仁人不断地以农民战争、变法维新以及民主革命等手段来救亡图存;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规模或大或小的启蒙宣传和启蒙运动,以求得全面的近代化。可以说,救亡和启蒙相辅相成且互相促进,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日趋活跃,但有些学者却以一种非历史的、片面比附西方近代化的方式来…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一些理论问题是比较重要的,比如如何看待110年的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讨论对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是有帮助的。文章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清朝统治阶级与列强的矛盾也具有对抗性;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包涵革命和近代化两方面;中国近代史历程宏观上有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研究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问题 ,必然要了解什么是近代化及中国近代化是从何时开始的 ,这是一个前提。一、对于近代化概念的理解及中国近代化的起始。“近代化”一词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概念。“在世界历史范围内 ,近代化 (亦称现代化 )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尚未完结的动态过程 ,是一种普通的历史现象”。① 在近代化模式上 ,世界各国因历史、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条件的不同而大体上遵循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即内源性近代化和外源性近代化。例如英国就是典型性的内源性近代化国家 ,它是通过自身的工业革命完成近代化进程的 …  相似文献   

4.
一、独立和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的主旋律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多线条的,历史认识不能简单化和单线条。传统的“两个过程”说,固然不能全方位的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内容;时下“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主线”说,似乎也失之偏颇。我们需要的是从历史事实出发,勾勒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和基本体系。我认为,把独立和近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主线,比较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和跌宕起伏的态势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从更大的历史跨度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与中国经济近代化─—袁氏重农、重工、重商思想研究苏全有,朱选功袁世凯是中国近代一个颇有争议的重要历史人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近年国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开始活跃而热烈,争论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本文拟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对袁世凯的经济思想与实...  相似文献   

6.
杨思冰 《历史学习》2001,(11):36-37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更是近代化的历史。“屈辱”是中国注定要为近代化付出的必要代价;“探索”则是探求赢得民族独立的道路,而实现近代化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从这个角度观察研究太平天国,就会发现它明显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略论中国近代教育与“近代化”于吉文一、关于中国近代教育主流的问题在近代史开端之外再设一个近代教育开端,从现有资料来看,始于20~30年代。如舒新城先生在“近代中国教育史问题”一文中,指出没有必要拘泥于历史学上的时代划分,并把1862年(同治元年)同文...  相似文献   

8.
余世友 《新高考》2010,(5):61-63
【考情分析和高考展望】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属于近代史中的抗争史,近几年中国近代史主要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但2009年高考主要从抗争史的角度来考查。因此我们在复习这两次运动时。一要注意它们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特别要注意《资政新篇》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倡导近代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发展近代化为主线,叙述了历次列强侵华战争,由于作者自幼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以及后来到美国留学的经历,他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靠发展近代化。蔑视人民群众是其思想的局限性,但是作者的爱国热情却是不容掩盖的。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受到美国新史学运动的影响,被认为是对新史学思想的最强有力的运用,该书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它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先生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謇和涩泽荣一分别是日中两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实业家,两者的义利观在同时代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文中以近代化程度为基准,比较两者的义利观在向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的相异性,并从这一角度来探讨日中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内在文化传统与外来近代化思想的融合的。  相似文献   

11.
【复习指导】 1.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更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复习时注意这三条主线的交融与影响,准确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和西方化进行了一次粗浅却又比较全面的对话,或说它对中西化进行了首次格义,形成了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在内的中国社会变革方案。其目标虽然朦胧,但是指向中国需要有一个新国家,从而使这场旧式农民战争具有了近代社会变革运动的新内涵、新特点,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换句话说,中国近代化是以器物、制度和精神的变革融构一体为其序幕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化"相辅相成,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而中国近代化进程又不断作用于近代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近代教育的萌芽、发展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并对近代教育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蒋廷黻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家的重要代表,在抗战初期,他积极拥护国民党一党专政,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集中体现了他的两大历史观。第一,通过评论近代中华民族救国救民族的历程,阐述了他要求中国学习西方,尽快走向近代化的近代化观。第二,通过对满清政府外交的评述,说明弱国如何开展外交。本文主要从近代化观与外交观来论述其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浅谈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尹春芬近代化是中国近代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是中国人多年流血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说,近代化的标志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它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中国近代化是伴随着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两大基本任务中国近代化过程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民族独立,一是近代化。两者的关系是: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二、中国近代化的特点1.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但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近代化最终未能真正实现。2.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列强的破坏,发展缓慢,历经…  相似文献   

17.
近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扩展于北美和欧洲其余地区,蔓延到亚非拉美。19世纪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西方近代化的示范带动和武装侵略下艰难启动的。整体来看,中国在19世纪争取实现近代化的机遇有两次: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当中 ,张君劢是少数几位直接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人物之一。张的近代化构想涉及到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构等多方面。张始终把近代意识的养成即人的近代化视为国家近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但缺少对于社会根本改造的应有关注。张在主观上力求探寻一条既不同于英美式的又不同于苏联式的“第三条”近代化道路 ,实际上并未越出英美式的近代化模式。张所追求的仍然是一种英美式的资产阶级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正>孙中山基金会理事长汤炳权同志要我跟大家讲一讲有关孙中山研究如何深化和拓展的问题,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研究孙中山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化思想的先导,他是辛亥革命的领袖,又是民主革命理论的创造者和中国近代化建设理论的建构者,  相似文献   

20.
自1990年以来,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继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后的又一热点,它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多层次地重新检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