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五年夏,我接受了人教社编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语文教材的试教任务。这套教材集中高一一年进行文言阅读能力的训练,课内使用《文言读本》上下册;高二则集中进行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训练,课内使用《文学读本》上下册;高三则集中进行文化科技读物阅读能力的训练,全年的课内读本为《文化读本》上下册。除课内教材外,每学年还配有相应的课外阅读教材(高一为《现代文选读》上下册;高二为《文学作品选读》上下册;高三为《文化著作选读》上下册)和一套《写作》教材。这里想单就《文言读本》试教中的得失,谈谈文言教学改革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根本经验是“多读多写”,但“多读”如果只局限在课内,那是远远不够的。中外古今名人的经验用不着说了,就是在青年学生中了解一下也可以找到这么一条普遍规律:凡是学习成突破"-突破教材范围,多读一点文章;突破单元限制,多写一点文章,以便有效地培学养生的读写能力。比如,我教高二时,拟订了三个单元的写作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3.
<正>自读课,是教读课的延伸,是实现"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从课内走向课外的重要承接。教自读,是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自读"。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可见,要达到"不须教",教师首先须"启发导引",让学生逐步掌握自读技能,方可"自能"通读。所谓启发导引,便是钱梦龙教授提出的"语文导读法",其要旨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简称"三主"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从"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教"出发,到"应该写出什么的文章",再到"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写"是正常的写作教学研究图式,但现实是,对前两者严重忽视,而只把精力放在最后一点上,写作教学的改进就很难有实效。要提高教和写的效率,应该反溯前端,衡文共识的取得就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提倡一种新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十分认同这一观点。教师要"授人以渔",首先要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使学生"得法于课内"。作文教学,亦应如此。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学生信手拈来的写作源泉,因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教材,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在此,结合中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篇目,谈谈我的些许做法。  相似文献   

6.
<正>基于大部分双补"对象"语文程度低,我在语文教学中,力避大讲诸如"形散神不散"之类的道理,宁肯多花力气,从易学处入学,着眼于教一点是一点,务求学生应用到写作上. 比如教《纪念刘和珍君》,这是一篇典范性很强的杂文.我除了让学员领会鲁迅在这篇杂文中如何布局谋篇外,突出了一点:如何用对  相似文献   

7.
杨矛 《考试周刊》2013,(9):65-66
<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所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写作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最为重要部分,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厌烦写作转向爱好写作?一、积累素材,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鲁迅说:"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我认为这里的"学习"不单指课内的阅读,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8.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语文学科这个范围内的意义有两个:一是"教教材"就是教书本知识,"用教材教"就是"教教材"所指引(隐藏)的生活实践;另一个意义则是指"教什么"及"‘教什么’如何产生","教教材"是指直接将选文当做教学内容,"用教材教"是指语文课要教的东西不是选文本身,而是从选文中开发出来的知识. 李海林老师的这段话,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阅读教学中施行拓展阅读的方向.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课内拓展阅读"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依据语文课程、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先由教师阅读更多的相关材料,将其整理、提供给学生阅读.我个人认为,课内拓展知识需要自然、有效,所以寻求课内拓展阅读的生长点很重要.于是,我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了课内拓展阅读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更多强调在写作实践中教写作,教材更多地提供了"语境化"的"任务驱动型"写作素材,教学方式是"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写作",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对我们写作教学的启示:写作活动前建立"读"的基础,明确写作任务;写作活动中强调思路指导,回归真实情境。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中的作文如何教,教好教材作文有哪些抓手和渠道?它涉及到多角度处理教材中的阅读篇目和有效使用教材中的作文训练项目等。我们认为,要以"善教乐写"为出发点,通过将课内外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写作的读写资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体现着对学生听、说、读、思、写等诸多能力的培养。根据个人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从构建课内外的有效衔接出发,于"着眼课内"与"放眼课外"两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双向提升。一、着眼课内着眼于课内,必须立足于"教材"这个根本。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同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写作是阅读的深化,能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想象补白、迁移运用等,课外让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发展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顾燕 《语文天地》2011,(17):31-32
叶圣陶有句几乎人人皆知的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有三层含义:一是教材只是例子,要走出"教材崇拜心理",更要走出教参束缚,根据师生自身特点,进行灵活创新教学;二是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学会灵活使用教材,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三是既然是例子,就  相似文献   

14.
要想真正唤醒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生命、人生和理想,为时代与生活而呼的主体意识,进而使中学作文教学步入学生中高考取得理想成绩以及身心均获得健全发展的正轨。主要教学途径有三:一是教学生学会写课内学习生活;二是教学生学会写课外学习生活;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学生养成好习惯。要建构好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相互融通,互哺共生,良性循环,循序提升的有机体系,扎实自然、有机无痕、循序渐进地发育和提升学生的感悟力、思辨力、表达力,教学生学会写作和做人。  相似文献   

15.
"1+X"阅读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要把握好精读与略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要积极推行"悦读、跃读、阅读、月读、越读"。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密切联系,内外融合,学生方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6.
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互动式的过程,它们互相依赖又相互促进,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众说纷纭。有教师说:"听、说、读、写、思。"这就是我对语文课的理解。语文课就是教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思的能力。一中学老师云:"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应该把如下的语文知识教给学生:教给学生如何记住文字;记得规定量的文字;教学生如何去大量阅读课内外的语文阅读材料;交给学生写作的金钥匙;教给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我认为:小学语文最该"教"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以来,从理论家到实践者,都在谈转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新编<语文实验课本·文言读本>必须以新的点拨法教之.点拨法教学,即教师三言两语,略作启发;学生熟读精思,期在成诵.点拨法对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养成文言的敏锐语感,领悟文章的写作艺术,优化人文的自我修养,具有明显效应.变"满堂灌"为"点拨法",是文言教学法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新的统编教材较过去,选文变化很大,入选篇目更具时代性、经典性、适宜性和生动性。同时,将以往"精读+泛读"的课文阅读类型改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式,课内教读是学生阅读的主战场,让学生"得法于课内",为课内自读和课外阅读做好阅读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把以前的"师本"课堂转变为了"生本课堂",更加重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常见的作文教学方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当堂构思习作。学生往往愁眉苦脸、无可奈何地东抄西摘、生拼硬凑,草率成篇。面对这种现状,教师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等。结果学生虽然领悟了这一套方法,成了“巧妇”,但是苦于“无米”,仍然“难以成炊”。那么“米”从何处来?课内课文的阅读和课外书籍的阅读,固然是获取写作素材的好途径,但学生总感到这些读物距离生活太远、无法亲身体会。我从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悟出:生活的读本,才是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