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几年过去了,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于勒,我们的生活依旧 是那样的拮据,两位姐姐随年龄增大都嫁了出去,家中只剩 我一个孩子,爸爸的工作交卸了,每天都是些粗重的活。 生活虽不富裕但还过得去。突然有一天,一些莫名奇妙 的人闯入我家,话也没说将父亲抓走,我和妈妈感到惊慌, 妈妈经不住打击病倒了。我想把两位姐姐叫回家,可是妈妈 顾及面子,没有允许惊动她们。我心里十分焦急,想不出办 法,怎么办好呢?我们的生活开始出现麻烦。几天过去了,仍  相似文献   

2.
游船在翡翠般碧绿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喂,克拉丽丝,你快看呀!”父亲喊着母亲的名字,急匆匆地从卖牡蛎的地方走了过来。“又怎么了?”母亲很不耐烦,显然她还在为父亲请女儿和女婿吃牡蛎生闷气。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曾说:“……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当我们带着恩格斯的这句话重读《我的叔叔于勒》,这部代表法国批判主义大师莫泊桑炉火纯青的写作技艺的扛鼎之作时,就有兴趣了解作者是如何将他的主观倾向反映在这部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之中的。 小说的点题人物,即我的叔叔于勒,实则是贯穿小说起始、发展、高潮乃至结尾的一根红线。但如果我们采用“细读法”深人《我的叔叔于勒》这部小说,就不难发现,这部看似平实简单、却能掀起跌宕波  相似文献   

4.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前后态度的显著变化,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淡薄、金钱第一的本质。当于勒穷时,菲利普夫妇骂他是个“花花公子”、“无赖”、“流氓”;当于勒来信说要赔偿菲利普夫妇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马上发生变化,认为于勒是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整天盼着他早点回来,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菲利普夫妇带着女儿、儿子和女婿到哲尔塞岛去游玩,恰巧遇到于勒,发现他又破产了,这时他们又像躲瘟疫一样躲开了。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5.
尽管在去哲尔赛岛的船上父母遇到了些不愉快,不过那个不负盛名的地方还是给了我们一份好心情。记得那天姐夫去订回家的船票,父亲还硬是冒雨追上去嘱咐他别再订来时的那条船、至于原因嘛,他一定打死也不会说是怕再见着于勒叔叔。  相似文献   

6.
谢洪喜 《现代语文》2009,(11):110-111
教学目标:1.学习提炼故事情节,理清思路的方法;2.学习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阅读方法;3.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学生认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更加热爱我们的家庭,注重亲情。  相似文献   

7.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原因是怕碰到我那位“可怕”的于勒叔叔。望着与海水相接的灰蓝的天空,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是伤心?不,是痛心。有钱,于勒就是我的亲叔叔;没钱,他就是流氓、无赖。我们一家人紧紧地围着二姐和姐夫,生怕再出现第二个于勒,母亲浑身颤抖着,脸色无比苍白,她两眼发直,目视船头,不断地重复着:“这个狠心的贼,这个……”突然,母亲呆住了,因恼怒而挥舞的手停在半空。半晌,她才哆哆嗦嗦地说:“菲、菲、菲利普,你,你看……”顺着她们指的方向望去,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船头有位文质彬彬的先生,不,应该说就是我的…  相似文献   

8.
三年过去了,哲尔塞岛的旅行成了我们美好而又懊恼的回忆. 现在,家里的情况糟透了:家中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二姐夫因为一直没看见于勒叔叔的出现,与二姐离了婚;大姐找不着对象,一个人到外地打工去了;母亲呢,一遇到烦心事就大骂我那可怜的于勒叔叔,有时,一天要骂好几次. "瞧你那该死的兄弟,把我们害得这么苦!他真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相似文献   

9.
解题作者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写法国中下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锁事、种种遭遇之中,从他们的言谈行为、心理变化之中,自然而又深刻地写出资本主义社会种种黑暗、污浊的阴影:虚伪、贪鄙、欺诈、冷酷、糜烂。他不但善于写入物的外形,而且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我的叔叔于勒》写的是法国西部哈佛尔海港达尔芒司家的一个故事。这篇小说通过达尔芒司一家对自己亲属于勒的关系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地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是冷酷无情的。  相似文献   

10.
罗兴萍 《学语文》2008,(1):19-19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作品,选入中学课本许多年了。对它的解读也是经典性的,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绘,艺术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张斗和《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4期)。这样的理解也是紧扣文本,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现象。但面对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当今中学生,  相似文献   

11.
尽管在去哲尔赛岛的船上父母遇到了些不愉快,不过那个不负盛名的地方还是给了我们一份好心情。记得那天姐夫去订回家的船票,父亲还硬是冒雨追上去嘱咐他别再订来时的那条船。至于原因嘛,他一定打死也不会说是怕再见着于勒叔叔。  相似文献   

12.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莫泊桑(1850—1893)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老师培养,从小就喜爱阅读文学作品并学习写作。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莫泊桑应征入伍,第二年战争结束,退役来到巴黎。他先后结识了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以及左拉、都德和旅居法国的俄国作  相似文献   

13.
我们匆匆忙忙地逃了回来,母亲满脸的抱怨,但碍于女婿在场,没有发泄出来。我们就这样,一面躲避于勒,一面仍过着拮据的生活。(开篇紧扣原文) 转眼间,到年底了,家家户户都筹划着,母亲正忙碌着,两个姐姐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共同合作为文章编写情节发展的回目,也可以结合使用“评选最佳回目”的方法,尽可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关于情节的开端部分,有学生拟写了这样的回目“:生活拮据样样省,衣冠整齐等于勒。”有学生修改为“:生活拮据,处处节省;衣冠整齐,盼望于勒。”有学生拟的是:“拮据是烦心事,于勒成大救星。”有个回目挺幽默“:生活,捉襟见肘;于勒,你快回来!”关于插叙部分,拟就的回目有“:花花公子糟蹋钱,打发于勒去美洲。“”糟蹋钱财成坏蛋,打发于勒去美洲…  相似文献   

15.
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父亲母亲整天心神不宁,希望破灭的痛苦和不可名状的愤怒充满了他们的内心。再也难得看见我们在海边栈桥散步的身影,再也听不到爸爸那句说了多少年的永不变更的话。我们整天就在这样的沉闷和苦恼中度过。有一天,我家门前突然开来了一  相似文献   

16.
张港 《现代语文》2001,(5):35-36
《我的叔叔于勒》中,几次提到了准确的钱数。先是讲“我”家里拮据时,说“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在写到“我”去向叔叔于勒付牡蛎钱时,母亲“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牡蛎钱应该是2法郎50生丁,“我”给于勒的是10个铜子的小费。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想:《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名篇。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应当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学生触摸文本,感悟习得语言的精华后,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结合交流、研讨和教师的点拨启发,去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允许是多元的。”所以我的设想是在小说主题金钱说、虚荣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做更深一步挖掘,要求学生抓住小说中人物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品评能…  相似文献   

18.
19.
20.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通过"变"与"不变",初步掌握人物形象。2.通过"信",把握人物性格的无助与卑微。3.还原小说本相,从叙事者角度揣摩作者的讽刺与同情。【教学方法】话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一个败家子。父母去世时给他留下过一笔钱,他不但花光了自己的一份,就连哥嫂的那份也不放过。于是,按照当时的惯例,他被送去了美洲。他就是“我”的叔叔于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