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成数”,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3.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分三个层次:1.从百分数的分母相同便于比较,引出百分数的概念;2.介绍百分数的写法;3.介绍百分数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经常用的“成数”。 第二部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分两个层次:1.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2.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第三部分,百分数的应用题。分两个层次: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种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同,但程度上有所加深。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的具体应用。由于与分数应用题联系密切,听以合在一起编排。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分  相似文献   

2.
百分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三部分.教材编写特点1.提供了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题材,体现了数学与  相似文献   

3.
百分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三部分.教材编写特点1.提供了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题材,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内容里,教材由五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和工厂产品检验两个事例引入,首先让学生对百分数有一个非常感性的认识,了解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在百分数的应用这一章节中,大量的例题、习题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纳税和利息等这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单独的章节呈现了出来,给教材赋予了浓厚的经济色彩,时代感强.练习题的题材涉及面则更为广泛,有日常生活、校园生活、自然科学、交通、经济金融等众多方面,题材比较新颖,较好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提供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内化活动实现的.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材在编排时尽可能地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中,学生在认...  相似文献   

4.
莫慧萍 《湖南教育》2006,(12):32-33
百分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三部分.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教学十分重要,一是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二是百分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分数,它与分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生易于混淆;三是弄清百分数的含义,是学好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百分数的内涵和外延。现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通过实例,发散——收敛引进百分数概念。 教学一开始,出示实例: 五年级100个学生中有三好学生20人:四年级200  相似文献   

6.
“百分数的应用 (二 )”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利息、成数和折扣几个方面的知识,其中折扣为选学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把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已经是普遍现象。学生学习利息的有关知识,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此外,成数和折扣也是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有用”的数学,提高他…  相似文献   

7.
有关说明一、本单元教材的知识结构1.纵向联系将本单元知识放在整个小学阶段有关知识的总体结构中分析,纵观它的来龙去脉,即如下图 从本单元教材出发,观察上图“瞻前”可见,“倍”,分数、百分数意义及其应用一脉相承。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揭示三者的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8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9.
一、时空上切忌“舍近求远”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学生学习分数到百分数所经历的时间已有半年,知识难度大,经历时间跨度长,容易遗忘。教师如果在讲百分数时选择从分数入手,势必会增加知识的难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终事倍功半,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中,比的知识安排在百分数之前,作为刚学过的知识,学生记忆深刻,掌握牢固,教师应该选择比作为学生学习百分数的知识铺垫,而不应该盲目地认为百分数源于分数,百分数的教学应该从分数引入才准确,这种舍近求远的方法,会让学生走许多弯路。二、知识联系切忌“舍近求…  相似文献   

10.
于虹 《山东教育》2004,(34):47-47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应用题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课题教学.看似简单。实则有一定的伏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直击难点。有策略的呈现教学重点。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8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并学会将所接收的信息进行交流、表达和比较,从而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我们学校现有教师14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8~100页的例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极易与分数的意义相混淆,教学中需注意如下几点: 一、运用实例,抽象概括,突出本质属性。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不宜从复习分数的意义入手,这样会使学生头脑中本来已经十分深刻的分数意义,进一步的强化,从而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干扰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而应从实例出发,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如:五年级100个学生  相似文献   

14.
刘北荣 《云南教育》2005,(34):34-35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是第十一册教材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难点。为了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这一部分知识,期末总复习时应注意选择好应用题的复习形式、复习内容、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是第十一册教材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难点。为了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这一部分知识,期末总复习时应注意选择好应用题的复习形式、复习内容、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一、知“分数”,懂结构准确理解分数的意义,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是学好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因此,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说出各种相关量的对应“分数和数量关系”。如边问、边答、边用课件逐步显示。如下表。通过数量关系的比较复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二、抓对比,明异同在解题中,学生常…  相似文献   

16.
龙青 《云南教育》2005,(31):40-40
百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由于百分数的分母化一,便于比较,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在进行单元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上)P98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九1~3题。  相似文献   

18.
1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百分数,弄清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2)在具体情景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3)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价值。教学重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