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快乐的童年     
【2000年福建卷】题目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增长见识……你也许有与伙伴吵嘴的经历,也许有与伙伴合作的经历……请你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快乐的童年有许多快乐的事,快乐的童年也有许多快乐的伙伴,快乐的童年更有许多快乐的游戏。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的游戏更是快乐的。在童年的秋千上,我们一起“乘风破浪”,一起“遨游太空”,一起“笑傲江湖”……在童年的“沙包”中,丢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丢出了一声声快乐的欢笑;丢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在童年的滑…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要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一条清晰的办学目标,有比较扎实的教学工作,有一套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管理模式;形成快乐唱歌、快乐游戏、快乐运动、快乐创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富有情感的思想教育,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优美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李祥辉 《阅读与鉴赏》2007,(6):28-30,70
每个人都想快乐。她像一个使者,能让我们忘掉烦恼和痛苦。有许多人,与生俱来就有许多让他快乐的因素;也有许多人,一生漂泊一生落魄,好像注定与快乐无缘。然而,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很快就会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4.
家长与孩子对快乐的理解差异越来越大,很少有孩子觉得自己正过,一着快乐的童年生活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今天是他幸福人生的基础,让孩子快乐,是家长的职责。[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有位小学校长搞了这样一次调查:现在的孩子们都能感觉到快乐吗?结果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感觉快乐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别。4至6岁的孩子,感觉快乐的占90%;7至12岁的孩子,感觉快乐的占80%;13到15岁的孩子,感觉快乐的只占60%。进了幼儿园,很快乐;上了小学,不再很快乐;到了初中,更加不快乐。谁若不信,可以去问那些小学生和中学生:“你们天天都能感觉到快乐吗?”摇头的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6.
快乐,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健康心态,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后的一种感受,是人们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一种情绪的表现。快乐的心态,是正常人的需要,也是健康人的必须。医学研究认为,人体很强的抗病能力是靠快乐的心态和快乐的情绪来决定的。拥有一个快乐的心灵,就拥有一个快乐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开发快乐呢 ?笔者在生活实践中感到主要有八条快乐秘方。   一、工作快乐   人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人们在劳动或工作中,能否获得幸福和快乐,这就涉及到工作和休息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工作的最大意义不…  相似文献   

7.
快乐的人,并非经常有快乐的事,而是有快乐的秘诀。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命运极为坎坷:受排挤,遭诬陷,陷牢狱,受辱骂,屡次被贬,穷困潦倒。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挫折,他都不困在愁苦中,而是以享受人生的态度生活,圆通地自我解脱,善待自己,解脱自己,化苦为乐,苦中求乐,保持快乐、潇洒的心境。苏东坡被称为“坡仙”,既是因为他绝代的文学才华,亦是因为他快乐的心态。笔者看来,他实现快乐人生的秘诀有九条:  相似文献   

8.
王长春 《小学生》2010,(8):14-15
十几年的工作中,我始终信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于是我享受身边围着一群可爱的孩子的快乐与幸福。为此,我每带一个班,都努力建造一个快乐天堂,让孩子们在这个快乐天堂里“进步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启迪     
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不可能有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快乐来给你享受。而且快乐常常不是要等到艰苦之后,而是即在艰苦之中。  相似文献   

10.
衣明 《教书育人》2007,(1):36-38
快乐,一定意义上是人活于世的支撑和目标。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是快乐的;有安宁的环境,不必担心炸弹击中你的头,是快乐的;有稳定而不断扩大的交际圈子,是快乐的;而更深刻的一种快乐是你的劳作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对别人有所贡献,从而赢得了尊重。这种种都是源于对人的某一层次需要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揭示了这一道理,并且他认为,一般说来,当低层次需要得以满足后,其上一级需要才得以凸显。也就是说,人的快乐也应该是分层次的。  相似文献   

11.
人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许还可以这样说:快乐的老人都是一样的,不快乐的老人各有各的不快乐。有些老人不快乐,并非缺吃少穿,也不是儿女不孝,而是放着清福不享,仍然劳心费力,给自己增加负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快乐树     
烦恼(fánnǎo),每个人都会有,关键是如何摆脱它。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去寻找。下面是一棵快乐树,当你有了烦恼之后,请按快乐树上的建议去做一做,并把感受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快乐树!哈尔滨市@梁石英  相似文献   

13.
快乐,这是人人多么想得到的呀,可是有那么容易吗?人世间不能只有快乐没有悲哀,快乐是需要人们努力去争取的。  相似文献   

14.
并非戏言     
《师道》2007,(7):117-118
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无所求是高级快乐。 ——都市白领谈快乐 如果你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但都花完了,你并不会变得富有,你只是生活水平高而已。财富是靠你所积累的,而不是靠你所花费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身心愉快是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快乐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各方面的生理指标都要高于不快乐的孩子。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却常常本末倒置地认为,只要我们学习好就会快乐,只要我们赚很多钱就会快乐。而实际情况是,只有我们快乐,我们才有可能学习好、家庭好、工作好,才有可能事业成功。快乐不是成功的副产品,一个不快乐的人,谈不上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快乐是一种感受,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去建设。这个快乐菜单是送给孩子和父母的,大家不妨试一试,也许快乐就会来到你身边!  相似文献   

16.
晏红 《家庭教育》2008,(6):26-27
快乐几乎很少单独存在,总是与人的其他素质共存。人与人之间的快乐是有品位之分的,提升孩子的快乐品位,也是在提升孩子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田建伟 《小学生》2005,(12):24-25
孩子有快乐的心理素质吗? 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是一种心理态度。快乐不可能总在一个人的身边发生,而是要靠你去创造。如果一个人等着快乐主动降临,或由别人带来,那么就要等待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付昶服 《湖北教育》2005,(10):48-49
“快乐校园工程”,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创建会说话的校园,为学生提供快乐的环境;创建快乐的课堂,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创设多彩快乐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校园工程”的真谛在于,让学生感到幸福和快乐。实施“快乐校园工程”,要通过教师快乐有意义的劳动,让学生在无际的学海中快乐求知,由“厌学”为“爱学”,由“爱学”到“乐学”,最终达到“学会”、“会学”,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为终生幸福打好基础。我们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19.
缪子翊 《小学生》2007,(7):93-93
快乐的暑假要有快乐的心情,快乐的心情要有漂亮的衣服来表达哦!看看其它同龄人他们是怎么表达自己的美丽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追求物质享受,认为有钱才有快乐,我劝你别做教师,更不要做班主任,因为班主任的工作付出与收入永远无法比较,你永远不会得到快乐,还会把不快乐传给学生,使他们在你的影响下过得也不开心。如果你心中充满爱,认为爱会带给你快乐,我劝你做教师,更要做班主任,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快乐班主任,你的爱和你的快乐会最大限度地传播,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