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了解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动机是人类一切意识控制的行为起因,成就动机是促使大学生学习的内在核心动力,研究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程度的因素。文章通过便利抽样针对江苏某高职院校583名学生展开研究,通过对成就动机、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研究,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在控制变量年级、专业、生源地均有显著差异(F=4.107, p <.01; F=2.158, p <.05; F=3.236, p <.001)。追求成功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之间显著的正相关,成就动机会通过社会支持来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师是依法治教的坚实力量和保障,开展依法治教有助于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通过对依法治教内涵的阐述,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出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建议。建立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和民主监管制度,为高职院校教师在经济收入增长机制、职称级别晋升等方面提供公正的平台,促进其专业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公民法律意识和教育执法队伍素质。在依法治教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静 《林区教学》2012,(5):35-36
探讨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调查高职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特点,旨在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三所不同类型院校(涵盖农、医、文、理)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的贫困高职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贫困与非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在性别、年级、生源地这三个变量中的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而在专业这个变量中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职生生活事件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提高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扬州职业大学的859名高职生为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袁和幸福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测试。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性别、专业、家庭经济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变量问,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的高职生生活事件量表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宽裕的高职生生活事件量表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上。结论:生活事件是影响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29名高职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0.7%的高职生有良好的主观幸福感,2.6%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较低,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和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调查高职院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600名高职院校学业不良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教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抽样法,对重庆地区的四所高职院校和四所普通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量表测量和问卷调查.通过SPss 对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幸福感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认同感的关系。方法: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我认同感量表对653名高职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自我认同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网络交往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58名高职学生进行施测,探讨网络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网络人际关系是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因素;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交往依赖是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因素。网络人际关系得分越高,个体精力越旺盛;网络社交自我知觉得分越高,个体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越低,感觉越紧张;网络交往依赖得分越高,个体精力越差,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越弱。网络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要从网络交往的关系层面、认知层面等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12.
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都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对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以便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职校生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更好地回报和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16,(17)
本文探讨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性别、独生与否等维度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00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总体幸福感平均分为78.56分,性别t=0.481,p=0.249>0.05,专业t=-1.122,p=0.072>0.05,年级F=4.198,p=0.007<0.01,生源t=0.075,p=0.336>0.05,独生与否t=0.579,p=0.345>0.05,日均运动时间F=5.149,p=0.007<0.01。结论: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略高的水平,在性别、专业、生源、独生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睡眠质量变量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及测评工具,并重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最后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分析,本文考察了遗传素质、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生活事件、控制感等外部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认知评价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从情感体验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平衡的结果;从形式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从内容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财富、人格、文化和年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格理论、比较理论、目标理论、适应平衡理论和认知动机理论作为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解释。情感评估模式和认知评估模式成为主观幸福感测评的两种基本取向。当前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着"研究领域分布不均"、"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具有还原论和简单化倾向"、"主观评价与客观标准分离"等方面的不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融合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对于丰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加深对教师这个群体的关注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目前国内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从教师主观幸福感测量方法、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成果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研究应考虑测量工具可靠化、研究模式深入化、研究方法纵向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对广西某高师院校417名贫困生和323名非贫困生进行抽样调查,考察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5),生活满意度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01);(2)男、女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男生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女生(P<0.05);(3)积极情感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章首先从定义、特点、结构三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概括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最后,提出主观幸福感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现状入手,进一步探讨影响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他们主观幸福感的措施,帮助高职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提高他们对生活各领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