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民政府时期县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取得全国政权后,各地县财政沿袭了清末以来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并存的双轨体制。在这种双轨制下,县财政存在滥征苛捐杂税、家产制管理和政出多门等严重弊病。国民政府通过整合县财政机构、建立独立征收机构和县公库、调整收支系统等措施,对县财政体制进行改革。至20世纪40年代初,县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最终实现了整合。中国的县财政,从清代只有国家财政而无自治财政,到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并存的双轨制,再到国民政府时期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的并轨整合,经历了一个适应现代化趋势的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兆刚 《历史教学》2002,26(10):16-20
本文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前建设县自治的运动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色彩,但国民政府的现代化程度低下,不具备领导一场现代化社会变革所需要的国家能力,这是其县自治失败的重要原因.国民政府县自治具体制度和举措的失当、人才的匮乏等也是其县自治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前建设县自治的运动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色彩,但国民政府的现代化程度低下,不具备领导一场现代化社会变革所需要的国家能力,这是其县自治失败的重要原因。国民政府县自治具体制度和举措的失当、人才的匮乏等也是其县自治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地方自治运动。本文通过对20世纪40年代绥西县级民意机关——县参议会情况的考察,分析研究国民政府基层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基层社会中的国家权力影响、基层社会与国家政权互动关系,从而达到从整体上认识当时绥西地区政治社会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合肥县财政机关的演变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县政改革大潮中的一部分,体现了财政机关沿革由“自治”到“官治”的趋势,它既是政府行政命令的结果也反映了国民政府的政治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社会的近代化建设;同时,对于丰富合肥地方史研究,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财政体制和政策取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中央政府对康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渐将之纳入省县制度的框架。作为边地多民族省份,省制在康区的施行存在特殊性、复杂性和局限性。国民政府将民族问题定位为地方问题,以地方自治解决康区土司问题,并对农奴制度进行初步改革。由于受康藏局势的影响以及阶级局限性,国民政府没有对农奴制度、土司制度所依存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康巴精英格桑泽仁则从族裔自治的角度提出了废除省制建立自治地方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成为康区的制度架构。民主改革后,康区社会制度实现了全面转型,这是近代康藏历史发展和人民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1927-1937年国民政府在安徽的基层行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8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对安徽的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地方自治试办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重新厘定县等,改订县政经费;编查户口,划定县以下自治区域;加强自治地方官员选拔考核,查处贪污腐化;成立指导自治的专门机关,开展自治事项。在保甲制推行阶段,安徽省基层行政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重新划分基层行政区划,编制保甲;二是县府工作重心由筹备自治转为"保甲"、"自卫";三是分区设署的推行。从总的来看,国民政府在安徽的基层行政改革并未实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进行的县自治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自治”转向“官治”,最初制度设计上的管理层次、组织结构、控制幅度等存在的不合理性。为其转型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9.
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的推行使得边疆地区仅有世俗文化传承而基本没有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历史走向终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开拓性意义.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政策是为贯彻国民政府的边疆政策和教育政策而由国民政府所创制并被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系列特殊性和优惠性的少数民族教育法令措施.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和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推行提供了政策制定上的合法性依据.新式教育普及政策则从教育政策层面为边疆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又一个合法性来源.  相似文献   

10.
南宋建立后,士群体经历了三次战与和的政治选择。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以内治为核心的自治政策逐渐发展成熟。随着宋金对峙局面的日益形成,“江南自守”、“蓄力待时”的自治政策成为士阶层的主流意志,对南宋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家华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72-74,88
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革是以官治和自治两种基本模式的相互排斥和结合为主轴进行的,经历了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前后期三个阶段。北洋政府时期,确立了省、道、县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制度,开始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现代化历程,但不稳固。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建立起了一套从省到邻、闾的严密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后期推行“新县制”,建立地方自治与国家行政相结合,自治与保甲制度相结合的新县制。但囿于国民政府本身政权性质、经济极度困难,“新县制”最终没有摆脱失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12.
能源在经济发展与高速增长中占有特殊的物质基础地位,但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利用率差,使得政府对这一领域的介入和干预成为必然。在着力解决与能源问题有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过程中,财政可以通过综合运用投资、补贴、税收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手段支持能源行业的发展。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研究能源问题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对近年来该县财政支持能源行业发展的政策实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且就进一步支持能源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郭跃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4):102-106
加拿大土著民族自治的历史基础体现于1763年英国政府的王室宣言和加拿大与土著民族签订的条约。二战后土著民族自治思潮兴起,并逐步被加拿大政府接受。1982年加拿大新宪法确认了土著民族的原初权利,但并没有明确其权利的具体内容。加拿大政府现行的政策承认自治权是土著民族的基本权利,并设定了土著民族实现自治的原则和框架。但是由于没有立法对政策的支持,土著民族的自治依然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4.
抗战前十年,河北省政府依照南京中央政府有关地方自治的大政方针,结合河北实际,在广袤的燕赵大地上推行了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方自治运动。河北省的地方自治运动,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政策的不断调整而变化,大致经历了起步、推进和调整三个相对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侧重点。河北省为推行地方自治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应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刘佳 《高教论坛》2012,(8):134-137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英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实行财政减缩政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相应减少。政府进行大学学费和资助政策变革,提高大学学费,扩大贷款和补助额度,目的是在财政投入减少的情况下保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以及兼顾公平。改革的有关思想和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6.
财政与政治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内容,财政体制为基础与支柱,政治体制是核心,财政体制要充分发挥效力,必须要有相应的政治体制保证。财政民主分权制与政治一党专制及个人专权体制相结合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但二者存在明显冲突:中央多集中财权而事权多分于地方、派系政治使财政系统深受其害、政治干预损害财政独立性与专业性及联综体制效力,因而导致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治理失控,苛捐杂税盛行,以及联综体制无法发挥效力,军务费支出浩大,严重损害财政体制,出现劣质国家治理,最终危及国民政府的政治统治。  相似文献   

17.
安徽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取得一定实效,但财政体制不健全,主体功能区政策与行政区政策相冲突,相关财税政策缺乏整体协调。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要完善相关财政法规,设立合理的预期;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财政政策为基础的完备的政策体系;匹配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进一步完善省以下的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8.
英国具有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家”。从早期郡区制、自治市制度、地方法庭制度和治安法官制度的形成,到英国地方自治主体逐渐规范和三级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日益完善,再经过撒切尔和布莱尔政府的地方政府改革,使英国的地方自治体制中蕴含着更多地方治理的内涵,并使当代英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初建政权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复兴农村为突破口,设立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宣传农村建设。政府在建设农业的短短几年时间,提供大量的农业救助。但本时期的农业救助政策凸显出南京国民政府独裁、虚弱的特征,其结果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0.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central factors shaping the enviro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uropean governments have included in their higher education political strategies the principal goal of implementing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EHEA). The perceptions that key actor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have about political developments are important as they may influence the achievement of government policy. The Bologna Process is at the heart of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instrument selected at European and national levels to establish EHEA. This article seeks to discuss empirically the views of institutional actors about the Bologna Proces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chievement of EHEA. The discussion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HEA implementation in seven HEIs located in four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 Germany, Italy, Norway and Portugal.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theoretic-methodological approach of the policy cycle to analyse the perceptions of HEIs' constituencies about Bolog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