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6年1月2日,晴,合肥市沿河路与滨和路交叉口西北角处。 中午的日头从天空中射下来,被一棵棵大树的树枝隔成许多斑驳的小块,洒在一户住家的门前。此时,一位老奶奶就坐在门前的一个小凳上,面前放着一个塑料盆,双手在盆里“呼哧呼哧”地搓衣服。  相似文献   

2.
1980年初春的一个早晨,春寒料峭。我陪外宾驱车经过南京西路,瞥见上海市图书馆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冒着寒风在等候图书馆开馆。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接待外宾任务结束以后,我又来到图书馆门前,只见排队等候开馆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我巡视了一遍,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经过采访,我拍摄了一组《惜阴如金的年轻人》这组照片由新华社发稿以后,人民日报两次刊用。一次作为新闻照片,刊用了图书馆门前漫长队伍等候开馆的照片,不久,又以辟栏形式刊用了另外几张年轻人学习的照片。这组照片在1981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受到表扬。这次照片报道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要珍惜对生活的感受。强烈的生活感受,是客观现实在主观思想上集中的反映,是生活的火花在头脑中的闪光,及时抓住这些感受,深入探索,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形成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和题材。  相似文献   

3.
购买善良     
傍晚时分,他带着儿子步行回家。远远地就看到小区门前围了许多人。 走近了,才发现是两个女人在吵架。一个推着三轮车,车上放着一只大铜壶,上面写着“龙子羹”3个大字。另一个女人站在一个卖豆腐脑的小摊前,又着腰。  相似文献   

4.
宣传部长的另一种称谓,叫“灭火队长”。我第一次听人这样说还是几年前在中央电视台的偏门。我的一个老乡在某县当宣传部长,多年没有见面,顶多在电话上彼此聊几句,想不到那一天突然在央视门前遇上了。  相似文献   

5.
王建 《新闻记者》2002,(4):52-53
2001年春夏之交 ,广东《新闻周刊》记者暗访了海口市形形色色的地下色情交易活动 ,发表长篇报道《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但是这篇报道中的一段描写引起读者的争议 ,这里引述如下 :在一家四星级酒店门前 ,看见有一个40多岁的女人牵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开始还以为是妈妈带女儿来散步 ,后来才发现 ,这个女人与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耳语了几句 ,就带着小女孩一直上了一辆出租车 ,直向海甸岛方向开去。我们连忙也搭上一辆出租车 ,紧跟其后 ,欲看个究竟。……出租车在另一家星级酒店门前停了下来。我们在后面清清楚楚看到 ,那个老头子手牵着小女孩的手 ,像老鹰抓小鸡一样走进了酒店。那个女人下车后就在酒店门前等候。我们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上前去会了会这个女人。“请问 ,你刚才将那个小女孩送到哪里去了?”“你们问这个干什么?怎么 ,你们也想开处呀?”我们问“开处多少钱?”“不多 ,2500块。只要你们想要 ,保证给你们送一个黄花闺女来 ,不是处女不要钱。”这女人是一个地道的“老鸨”。我们无力解救女孩 ,只好愤然离去。在这里 ,我们选发观点不同的两篇评论 ,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年波和他的新娘的缘分来自“扫台阶”。 这是北德的一种传统习俗。一个没有结过婚也没有正式订婚的男人,在他过三十岁生日那天必须到一个公共场所扫台阶。通常是在市政厅门前,而且必须在他朋友们的监督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刚到莱顿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安排好固定的宿舍,我先投宿在一个名叫Nieuw Minerva的小旅馆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就从我住的房子前面流过,跨过门前的一座小拱桥,沿着河边小路再走一段“S”型的弯路,就来到了在国际东方  相似文献   

8.
穿堂风     
<正>又走回到这扇门前了。像是绕了一个圈儿。曾经的翻山过海,披荆斩棘,以为自己始终是在朝前行走。像是做了一个梦。想尽方法要逃离某处,但上天入地、苦辣酸甜之后,一抬头,又回到出发的原点。悚然一惊:似梦非梦。门,平静地敞开着。门内的身影是否曾经目送你并每日守望你音讯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9.
情系图书馆     
世纪之交,我回想起十几年前的一天上午,我拿着一个电动小汽车在家门口边走边玩,越走越远,找不着回家的路了,等到爸爸找到我时,我正坐在县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东张西望呢.也许,从那时起,我便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王士亮 《天津档案》2006,(10):63-63
前年,姨父从李自沽老冢给我岳父带来5棵玫瑰红葡萄秧。院里种了两棵。门前空地上种了三棵。院里的两棵秧子,在三年的头上。枝条瘦弱,果实稀疏。想必是不得风雨和阳光的缘故吧!门前空地上的这三棵,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了,葡萄架下一片荫凉。因为门前空地面积大、地底肥料足。得光、得雨又得风。  相似文献   

11.
再论图书馆学是一门前科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在《图书馆学是一门前科学》的基础上,评价了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图书馆学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种种观点.重申图书馆学目前仍是一门前科学.强调应合理借鉴、批判吸收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科学认识和发展图书馆学.指出了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化的措施、步骤和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2.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0,(2):28-29
物归原主 诊所门前坐着两个小男孩,“小朋友,你哪儿不舒服?”护士问。“我吞了一个玻璃球。”“你呢?”护士问另一个小朋友。“我在等那个玻璃球,因为它是我的。”  相似文献   

13.
1997年元月18日,是北京冬季一个暖和的日子,早晨的阳光照射在琉璃厂西街两侧雕梁画栋、红柱黄瓦的古典建筑上,泛着红红黄员的光。在一株古香古色的二层楼阁门前,聚拢了很多的人,在北京的清晨显得格外热闹。这座小楼就是北京市文物局首批批准建立  相似文献   

14.
《湖北档案》2004,(7):36-36
“一个背着行囊的女人,长发飞扬地走在路上。”1995年3月11日,我和我的这幅黑白照片一起,伫立在武汉一家摄影厅门前,等待一个开始。没有仪式。  相似文献   

15.
人的际遇有许多是一种偶然。 曾经有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在一个黄昏从我家门前的小巷里穿梭而过。 车门上“祖国边疆万里行采访车”几个字分外引人注目。 也许是这偶然的一瞥触动了自己对做记者的朦胧向往。 终于一脚踏进了新闻圈,也终究发现这个行当并不仅仅是坐在前排看着历史惊心动  相似文献   

16.
评《图书馆学是一门前科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前科学”的由来近年来,关于“图书馆学是一门前科学”的观点在图书馆界颇为流行,甚至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赞赏。比较系统的阐述这一观点的是马恒通同志发表在《图书馆杂志》1988年第5期上的文章:《图书馆学是一门前科学》。马恒通同志在文章中指出: “科学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它一般遵循如下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模式)→反常→危机→革命(出现新模式)→新的常规科学……前科学无统一理论‘规范’(‘模式’、‘范式’),即没有为科学家们所共同接受的一种(或两种)理论体系。常规科学则有‘规范’。用上述模式分析图书馆学发展史,我们认为,发展至今的图书馆学仍处于前科学阶段,整个学科尚未进入常规  相似文献   

17.
人格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相似文献   

18.
这是发生在两年前的故事:苏北一个赴无锡的参观团,一溜儿五六辆客车,过了长江,沿着江阴通往无锡的公路行驶了半个多钟头,在黄昏的暮霭里,只见一片灯光璀璨的城市赫然出现在眼前。公路两边,商店密集,万灯齐明,一座又一座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厂房,巍巍然矗立在霓虹灯影之中。集贸市场的夜市上,人流涌动;影剧院门前,霓虹灯流光溢彩…… 车队在这儿停下来了。  相似文献   

19.
俞昌和 《新闻天地》2004,(12):36-38
“稀罕稀罕真稀罕,咱们总算开了眼,过去只见天上飞,如今飞机停门前。”这是今年以来流行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一带的一句顺口溜。你也许想不到,购买这架飞机的竞只是一个曾在北京打过工的农家女王伟,她是我国第一个购买飞机的打工女,其经历颇具传奇色彩。2004年11月3日,笔来到河南走访。  相似文献   

20.
每天去电影学院蹭课回来,都会路过北京电影制片厂。有这么一群人,夜晚住晒不到阳光的地下室,白天则坐在北影厂门前的台阶上,从日出,到日落,耐心又焦灼地等待着机会的降临,渴盼着在某部电影里饰演一个小小的角色。哪怕,只是一个侧影,一具尸体,一双眼睛,一声叹息,或者,被无情的剪辑师,一剪刀下去,只剩半个臂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