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谭威威 《今传媒》2014,(12):20-22
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思想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公众生活的放大镜,它以强大的渗透力、独特的互动性、参与性,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以网络舆论发展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研究网络舆论的形成原因,从政府层面具体分析政府运用议程设置、意见领袖等传媒手段应对网络舆论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分析未来网络舆论的走向、网络舆论对民众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政府妥善处理网络舆论网络热点问题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播的认知,其传播情境便利而复杂,呈现多样性特征。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也更加复杂和难于把握。分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对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在肯定网络舆论的积极建构价值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前网络舆论在其四个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要理性认识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管理。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络舆论伴随着校园网的发展,迅速成为校园舆论的中坚力量。本文分析了校园网络舆论表现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并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构,提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各种网络媒体手段表达自己对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诉求。网络舆论凭借其自由化的表达,及其体现出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让人们觉得民主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匿名性以及技术性等特点诱使网络舆论出现了非理性、随意性以及参与主体被弱化等影响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倾向,又让人们觉得民主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扩大网络民主参与的主体,构建民主的对话环境,使得网络舆论朝着规范化、秩序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是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促进民主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的分析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舆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网络舆论不等于公众舆论.本文以探讨网络舆论的形成为出发点,对负面网络舆论的产生及网络舆论引导的方法作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刘家铭  刘丽莎 《新闻世界》2010,(10):121-12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迅速出现。一方面,网络传播使公众在网络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舆论空间和更多的舆论自由,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网络虚假信息泛滥、舆论管理不易等问题。其中,信息暴力是近年来随着网络舆论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的网络传播现象。本文从网络舆论的产生过程及特点出发,分析探讨了与网络舆论发展过程有关的两种信息暴力现象及其成因,并对如何减少信息暴力行为提出了两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郑曦 《报刊之友》2013,(3):31-32
摘要:网络舆论是指以网络为平台,网民借此发表对公共事务态度和意见的舆论形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危机事件都借助于网络舆论迅速传播,这对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通过对“钱云会”事件截止2011年1月3日发展的两个阶段中,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的危机处理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钱云会”事件中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危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晶 《网络传播》2010,(9):34-35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网络论坛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起来,也是网络舆论形成的最主要场所,由于网络论坛具有舆论主体匿名性、舆论客体分散性的特点,且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控制舆论的机制化和规范化,这使得论坛舆论的控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论坛舆论在某些时段呈现出无序状态的特点,因此,正确和有效的加强对论坛舆论的引导和控制对论坛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尚艳 《今传媒》2012,(3):103-104
"郭美美"事件发轫于微博,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红十字会的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这股网络舆论蔓延至社会现实,引发了全国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和对我国慈善事业整体的否定,这种社会危机源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及时。面对网络舆论,传统媒体只做到对其的关注报道,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介入机制,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通过网络来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并通过网络舆论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在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舆论也开始进走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隐私权和正常的生活。加快对网络暴力舆论特点和成因的研究,有利加强对网络暴力舆论的控制、监督和引导,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事件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着重分析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网民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继而探究网络舆论对事件和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关梅 《新闻界》2012,(3):54-57
网络舆论传播中极易产生"蝴蝶效应",诸多难以预测的变量因素大大增加了对网络舆论的调控难度。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政府部门、传统媒体及网民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机制进行探讨,寻求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大量网络舆论事件和案例的深入分析,讨论了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和分布特点,提炼出网络舆论形成的模式图,并基于对网络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提出对网络舆论引导和调控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机构监测网络舆论环境,预防恶性网络舆论事件,积极有效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暴力是现今网络健康发展所必须要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以张显侵权案的发生为切入点,通过对网络舆论暴力的界定,运用传播学原理分析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各方的危害,提出了引导网络舆论暴力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翟明杰 《东南传播》2018,(7):106-109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是影响社会事件的事态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舆论的形成期、爆发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入手,探讨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通过分析舆论主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因素,揭示出舆论主体的宣泄性、从众性和极化性,从而为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图书馆在网络舆论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论述了图书馆在网络舆论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导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舆论的定义、网络舆论特征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措施三个方面来对网络舆论引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谢文雅 《今传媒》2010,18(9):128-129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网络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1999年我国网络舆论发端,十年来,网络舆论经历了初生,发展,壮大三个阶段,其影响在全面渗入到生活中去,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也在这十年来的众多网络舆论事件中摸索前进,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引导思想和策略。本文梳理了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网络舆论属于一般舆论的范畴,但因其与网络紧密结合,因而又具有独特性.同时,这些独有的特征也决定了网络舆论更易于导致群体性的网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集群行为,严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会对网络内外秩序产生干扰,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是和谐校园的晴雨表,也是和谐校园工作关注的重点。校园网络舆论的生成需要适宜的"土壤",有独特的生成规律。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需要突破传统的刚性理念,转换视角;从学生群体这一网络舆论的主体入手,净化"土壤";对学生群体分层级横向引导;对舆论事件分阶段纵向引导,促进校园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