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目标设计是卓越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乡村语文教师为例,当前语文学习目标设计存在"模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边界""重‘教’轻‘学’""割裂‘三维目标’的有机联系"等不良倾向。基于语文学习目标的不同来源,在"乡村取向"的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从"课标研读""教学内容开发""学情分析""目标表述"等方面入手,训练"准教师"的目标设计技能,落实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刊声明     
近日,有一个名叫张保的不法分子窃入本社"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专用邮箱,假冒本社工作人员发布"第十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即将举行的消息,本社特告各位老师及各地教研部门并郑重声明:本社"第十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话题,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也成为了现代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通过"摸‘脉’把文、删‘繁’就‘简’",来对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要"童化",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同意识,也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行动共识。在"童化"过程中,大家似乎都有着这样的理解:"提倡‘儿童作文’就是要反传统的、成人化的‘小学生作文’;提倡‘儿童作文’,就是要让作文回归儿童,成为儿童表情达意,抒写真‘我’、爱不释手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最根本特质。故本文切入"磨砺语言",提出"语文课固‘语言’之根,守‘语文’之本"。本文从"关注语言,由此开始"和"磨砺‘语言’,倡导本色语文"两方面,论述自己发展学生语言素养的实践,亮点和重点是"一磨‘语言’,教师语言表达要意趣","二磨‘语言’,学生语言表达要生趣、亲切",以教学叙事型的案例为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一清、静、悲凉乃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的景物特点和情感主旨,这似乎早已成定论。《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称:"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  相似文献   

7.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当前,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的语文教师都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可是总感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感到问题更加严重。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对传统作文教学认识不清.对现有作文教学方式缺少反思.是造成当时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堂堂清",是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堂堂清"应该"清"的是教学目标"堂堂清",就是"清"教学目标,即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认真研究、解读教学目标,是一个合格教师备课的第一步。解读,首先要"读懂"目标要求的表述,其次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课时安排,将这些目标合理地分解到教学过程中。这中间,就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个性化的理解、教学水平的高下和教学理念的  相似文献   

9.
笔者针对西藏案例初中学校近阶段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推行的"堂堂清"教学模式,从背景、概念、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对比来对"堂堂清"教学模式的实效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文导读法是钱梦龙先生提出并不断发展起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其中"‘导’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读的创新在于一改过去语文教学中的"讲读"为"导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导读的策略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云头一具尸’是‘层’,‘士兵头上插羽毛’是‘翠’,‘错错错大错’是‘爽’,‘今日头上写二王’是‘琴’,‘一口咬棵树’是‘困’,‘大牛腰戴帽’是‘牵’,‘山边在起火’是‘灿’。"这是一位语文教师领着孩子编字谜识字。她还编了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识字,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教"法、丢"时,编成:"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  相似文献   

12.
"三主四式"导读法是钱梦龙于1982年针对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讲读"教学模式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有着明确的科学内涵:"‘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读教学改变了语文"讲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的格局,促就了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促就了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互动,促就了语文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林敏静 《成才之路》2014,(13):54-54
正我们经常在讲,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可这个"语文味"到底是什么,总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对"语文味"的解读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他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标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读味",正是语文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特有的美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情感激越的起伏,在朗读中唤起学生与文本真切的体悟,在朗读中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正>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语文教育搞了几千年,语文独立设科也有100多年,而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可否作为课程名称"等问题还在争论不休,有时甚至争论得还很激烈。笔者不揣浅陋,也就作为课程名称的"语文"谈谈一己之见。不言而喻,语文是一个多义词:有时指语文课程,有时指语文素养……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绝大多数对作为课程名称的语文性质之争比较熟悉,如  相似文献   

15.
付宁 《湖南教育》2007,(8):12-13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独特价值的。一位承担过多次公开课的语文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决定公开课成败的,不是谁用了什么‘花招’,而是谁把课文上得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就相关教学内容提问,学生回答错误,偏离了教师的规定预设,教师宣布学生回答错误并直接说出事先设计的正确答案。例如,下面是某教师上《故都的秋》一文时与学生之间的问答:师:"驯鸽的‘飞声’与驯鸽的‘叫声’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生1:"‘叫声’太直白了,不如‘飞声’含蓄委婉。"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是一个老话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好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听  相似文献   

18.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写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1]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课堂中普遍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古诗词教学变身为"说文解字"课。许多教师觉得古诗词离学生太遥远,于是照本宣科,逐字逐句把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教师辛苦,学生收获甚微。  相似文献   

19.
一、读书富脑,夯实教师文化底蕴教育家叶圣陶曾这样解释"语文"的含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文。"也就是说,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科书里几乎处处蕴含着文学的因素。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广泛而有效的阅读,是迅速提高语文教师基本专业知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为了营造读书氛围,激励老师广泛阅读、品味书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而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却不尽人意,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言"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1.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一些教师要么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