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41-1945年在广袤的苏联平原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场战争——苏德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可以说都是以倾国之力,动用了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能够动用的战争手段,其战争的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不多见的。但是在这场战争之前战争双方却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关系亲密期。  相似文献   

2.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在胜利的条件下与外国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战争.从战争整个过程来看,双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战争中有和谈、和谈中有战争.从战争的结局来看,中国在取得战争连战连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之所以是这样的一种场面和结局,纠其原因是由中法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决定的.尤其是中国清廷方面的战略指导思想,耐人寻味,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十六国时期战争中的军粮问题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前军粮筹备、战时军粮供给对战争的影响。认为粮食对根据地的选择有制约作用;军粮补给状况是交战双方制定相应征讨策略的重要依据;军粮供应危机的化解是战争能否取胜的关键。十六国时期,征战双方在军粮问题上展开的一系列颉颃,展现了军粮在战争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4.
在朝鲜战争中,交战双方将战役后方交通战发展到极致,将战役后方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战场。朝鲜战争战役后方交通战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作战方式上,北部战场丰富,南部战场单一;在破坏对方交通线力量和目标上,双方各有所恃,各有所图;在保卫己方交通线力量上,双方多采取军政民结合的方式,形成合力;在作战区域和规模上,双方均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大局。研究分析这些特点,对于在信息化战争中如何在交通战中制胜于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三年六月到十一月,湖南爆发了一场蔡钜猷、谭延闿同赵恒惕的战争,史称谭赵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谭赵战争“表面上双方都说得振振有词,实际上是因鸦片问题引起的,也可以名之为‘鸦片之战’”。还有人认为,谭赵战争本质上是湘军内部一次军阀战争,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可言。战争中有争夺鸦片烟税的因素,战争双方的指挥者大都是一些军阀,这是毋庸否定的客观事实.但若由此而把这场战争视为封建军阀争夺鸦片烟税之战,就过于简单和片面了。实际上它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战争,它对于北伐战争的发展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 ,真实、公正、准确是不二的法则。在伊拉克战争中 ,由于交战双方为了战争目的充分利用媒体 ,对媒体新闻报道实行诸多管制 ,加上新闻与战争本身的不可调和性 ,媒体在夹缝里求生存。美英联军在战争中依靠信息传播优势 ,通过杜撰与封锁消息操控新闻媒体 ,在某种程度上 ,美英一些媒体及记者在“国家利益”这面大旗下已沦为五角大楼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的战争中,交战双方动员总兵力达1.1亿人,造成了约1亿3百万人死亡,受伤人数超过1.3亿。  相似文献   

8.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冷兵器时代军食在战争中地位的简捷说明。明清战争,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两个封建政权所进行的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持久战,这即是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抗,也是双方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本文仅通过对战争开始前后明朝辽东军食问  相似文献   

9.
要了解一个战争是什么性质,首先要弄清战争双方所抱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因为战争的性质是根据战争的政治目的而定。历史上的一切战争,依其性质而论,总是可分为正义的非掠夺的,为保卫民族利益而进行的战争;非正义的即掠夺性的战争。从鸦片战争发动者英国来讲,在“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三年六月到十一月,湖南爆发了一场蔡钜猷、谭延闿同赵恒惕的战争,史称谭赵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谭赵战争“表面上双方都说得振振有词,实际上是因鸦片问题引起的,也可以名之为‘鸦片之战'”①.还有人认为,谭赵战争本质上是湘军内部一次军阀战争,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可言.战争中有争夺鸦片烟税的因素,战争双方的指挥者大都是一些军阀,这是毋庸否定的客观事实.但若由此而把这场战争视为封建军阀争夺鸦片烟税之战,就过于简单和片面了.实际上它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战争,它对于北伐战争的发展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宣传工作是中央苏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苏区对政治宣传工作是十分重视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会的《决议案》中明确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要工作。”毛泽东强调指出:“政治动员是反‘围剿’斗争第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一切战争如果没有政治工作的保障是不能达到任务的”“政治工作是提高红军战斗力的原动力”中央苏区的政治宣传  相似文献   

12.
长征开始时,带领部队克服千难万险、转战十几个省区、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粉碎敌人围追堵截的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我们所熟知的胡耀邦、肖华,当时只有18岁。这在世界战争吏上可谓奇迹。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压倒一切、战胜一切的英雄主义气概,更是令世人赞叹和敬佩。  相似文献   

13.
尚新丽 《天中学刊》2002,17(3):58-60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争比较频繁的时期,战争中,除武力拼搏外,作战双方还用了奇正、虚实、阴阳、刚柔等谋略思想,这些谋略成了各军事集团胜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一)战争对经济的依赖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也是战争的坚强后盾。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国防实力和军事实力,因为战争不但是交战国双方的政治的较量,将帅、士兵的素质的较量,也是交战国双方以武器和军需供应为核心的经济实力的较量,正因为如此,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及其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基本物质前提。恩格斯在《反社杜林论》一书中提  相似文献   

15.
“延安的革命事业,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是一个奇迹”。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陕北,不过3万人;十几年的时间,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在艰难的经济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里,红军发展为拥有几百万人的英勇善战的强大的军队,并一举把蒋家王朝赶到一个小岛上去,这实实在在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交战双方为了能够在战争中获取主动权,相互采用电子对抗已经成为一种新式的作战手段。军事专家预言,未来战争中电子战将是一种重要的战争形式。因此,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制和开发新一代的电子对抗武器,电子干扰炮弹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王帅 《华章》2011,(30)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在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之间开展的大规模战争.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交战双方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军事文化的对抗.最终影响战争走向的,正是双方完全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与土耳其在伊拉克库尔德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战争以后,美国与土耳其在伊拉克北部问题的政策与目标出现冲突,影响了双方关系的顺利发展;这种冲突在伊拉克战争时甚至损害了双方同盟关系。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北部问题成美国与土耳其双方走不出的泥潭,仍然是影响双方关系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答: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古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爆发了一场长达一百余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布匿战争”。其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对双方来讲都是关键性的一战。在这次战争中,年轻的迦太基将领汉尼拔(公元前247——183年)堪称古代世界杰出的战  相似文献   

20.
欧燕飞 《考试周刊》2011,(31):216-218
美国独立战争使北美13个殖民地获得解放与独立,在整个独立战争过程中,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战争中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胜负上,鲜有人注意到北美的原始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处境。北美大陆本来是他们的家园,在战争过程印第安人是如何对待战争双方?北美外来殖民地人民用战争手段从英国人手中赢得了独立,但是,北美原始土著的印第安人又赢得了什么?本文对美国独立战争对印第安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