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潘文忠 《考试周刊》2011,(81):78-7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并把它摆在新课程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简单地说,数感就是把实际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2.
殷梅先 《考试周刊》2010,(54):108-108
数学概念反映了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概括了这类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所以说,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数学时,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把概念弄清楚,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学生就不可能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数和形关系非常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直观图形,巧妙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我指导学生用硬纸片剪成的小正方形表示自然数,摆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发现规律,理解...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语文中有"语感",音乐中有"乐感",美术中有"美感".同样,数学中也有"数感".<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并把它摆在新课程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凭借实际操作,建立准确的数学概念教学大纲强调,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是基础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防止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动手去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感觉、自己体验、自己思维,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中(教材第三册第79页例6),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稍困难些。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实际操作,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建立“倍”的概念,把几倍…  相似文献   

6.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要使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按下述程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把写有1至12各数的卡片依次发给12个学生,让他们各人找出自己卡片上所写的数的全部约数,并根据约数的情况把卡片分别放进某一个集合圈里。以5和11为例,引导学生对第二个集合圈里的数的约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搭建学生自主探究的桥梁,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一、联系生活,理解数的概念数的概念是抽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多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如一年级要求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我让学生数出具体物品的数量或找出表示序数  相似文献   

8.
柳瑞虹 《宁夏教育》2010,(11):51-51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新课程中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概念,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主题阐述】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对于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位值"的认识还很模糊,大多数学生不理解"位值原理"。同时数概念本身也是非常抽象的,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设计了通过多种实物模型,直观建立数的表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意义,加深对数的概念理解。希望学生能通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使内在的思维外化,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悟数位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抽象就是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抽象联系着概括.概括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由于数学概念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就需要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下面以数概念教学为例,从理论视角分析在概念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讨论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72):98-99
万以内的数是较大的数的认识,离学生的体验感悟经验较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万以内数的概念的建构显得比较困难,如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感悟较大数呢?首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其次,借助工具,合理建构概念;最后操作体验,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诚然,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联系生活、引导观察、建立数感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数概念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数概念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新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 .“数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但“标准”第一次明确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 ,作为课程内容加强点之一 ,而且十分强调和重视如何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的问题 ,这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1 正确理解培养数感的意义1 .1 建立数感就是学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诚然,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联系生活、引导观察、建立数感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数概念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数概念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抽象就是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抽象联系着概括。概括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由于数学概念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就需要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下面以数概念教学为例,从理论视角分析在概念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讨论经历抽象与概括过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感、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数感”主要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等.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下面,笔者以人教版“10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经历计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7.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  相似文献   

18.
所谓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感悟和理解,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在体验中建立数感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学习的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传统教法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割裂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学生的头脑中,这些概念只是一些符号,失去了其真实的生活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地感知、充分地体验,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抽象概括,避免产生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操作,把"倍"的概念与已有的认识"份"联系起来,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20.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记忆深刻、积极参与,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多种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与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借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