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锦州市图书馆报刊综合阅览室悄悄增加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新的读者群——离退休职工。而且,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类型读者由于过去习惯看书阅报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图书馆阅览室当然成为他们经常光顾的活动场所。做为图书馆员,认真研究这一群体的阅读倾向和阅读规律,开展服务活动,已成为我们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这一类型读者已占阅览室每天阅览人数的1/3以上,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老年座席”。他们中的多数人阅览时间是,每日上午9时半至11时半,下午2时半  相似文献   

2.
王立纲 《传媒观察》2003,(12):19-21
在挂牌的报团成立之前,不挂牌的报团早已存在并悄生暗长着,他们旗下的报刊也许并不像有些官方正式批准的报团那么多,但却都是精兵强将,以一当十,粗略数来,国内的这些专业报团至少有这么几家可称得起,如《读者》报团、电脑报报团、中国计算机报报团、计算机世界报团、三联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已胜利闭幕。参加报道这次体育盛会的境内外记者超过2万人。这其中有一类记者,他们并不直接报道比赛,而将视线锁定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他们叫非注册记者,运用的是“大奥运”视角,而其中专程来华的外国记者,更是“拿着显微镜看中国”。  相似文献   

4.
近来阅读报刊,发现“大力”、“大办”、“巨大”、“很大”等字眼出现频率很高,有的同一张报纸竟出现多条含有这类词语的标题。甚至连一些一般的、局部性的工作报道也轻易使用这一类词语,实在没有必要。几十年来,我们吃了不少“大力”、“大办”之类的苦头,有不少事情,开始高喊“大力”、“大办”,最后效果不佳,甚至造成危害。我认为随意使用这一类词语有以下几个弊端:一、看标题很来劲,其内容平平,给读者以华而不实之感。二、容易给读者造成误导,以为又要搞什么运动了。三、没留有余地,把话说得太绝。四、容易刮“风”,使下面无所适从,不…  相似文献   

5.
过去,新闻领域里不准有竞争。现在,竞争出现了。这好不好呢?我跑了许多地方,向读者作了一些了解。读者普遍欢迎新闻领域里有竞争。新闻领域里的竞争,就是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在亿万读者面前竞技,比赛,接受他们的裁判和选择。这么一件事,读者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相似文献   

6.
西方记者对中国的报道,是外国报刊编辑和读者最欢迎的一类稿件。因为在新中国大地上的一切人和事,已摆脱掉旧的巢臼,正形成了使西方世界感到惊异的崭新模式。他们在通过这些报道研究和观察新中国。  相似文献   

7.
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喜欢看《中国记者》,大家认为在众多的杂志中,《中国记者》质量上乘,对读者,尤其是对广大的基层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业余通讯员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但据我们最近对吕梁全区13个县(市)的调查,只有部分专职新闻、宣传工作者拥有《中国记者》杂志,绝大部分业余通讯员和写作爱好者,不仅没有看过《中国记者》,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一本对他们非常有帮助的杂志。鉴于这种状况,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读者忠诚度—— 报业竞争中“看不见的手” 报业竞争的实质是读者的竞争。报纸要想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稳脚跟,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人们通常把报纸的读者群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类叫基本读者群。它虽不能囊括所有不同类型的读者,但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典型性。报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主要集中在这一群体身上。报纸的办报模式、办报风格和办报方针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也以这部分人的阅读兴趣为参照系。一类叫紧密读者群。这一读者群尽管不如基本读者群那样稳定,但他们经常看报,与报纸联系较为紧密。还有一类叫松散读者群。这一读者群虽然只是偶尔看报,与报纸联系较为松散,但它的绝对数字颇大,而目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样的临时读者或潜在读者会越来越多,他们对报纸是否满意,直接关系到报纸能否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一张报纸要想求得发展,就必须重视研究它的潜在读者群。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月11日,张炜、毕淑敏两位文坛大家共聚一堂,在北京为读者朋友讲述他们的文学故事,以及他们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的独特见解。"文学的白衣天使"毕淑敏与"纯文学思考者"张炜,或许他们的创作题材不一样,文风也有各自的特点,但他们在各自的文学领域都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其作品也在市场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并拥有大量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0.
鲁迅、郭沫若都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人们称他们是文学泰斗,文学巨匠。他们研究和写作的领域,广涉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考古和翻译。他们博览群籍,辛勤笔耕.著述丰硕。他们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生活的百科全书,丰富了许许多多图书馆的珍藏,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一笔璀灿夺目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名字在亿万图书馆读者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商业金融题材是一种高难度的写作,很不容易驾驭,如果没有深厚的商业金融相关知识底子,很难写出吸引人、让人叹服的作品来。近年来台湾书市多了一类所谓商战金融小说,作者多是商业金融界专家,从新的尝试角度,透视商业金融领域的搏杀,使人性的善恶多了一个淋漓尽致挥洒的舞台。其诙谐辛辣的语言、描绘生动的情节,使读者对商业金融世界,透过小说的呈现有了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政府、商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为组织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图书馆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将改变传统的基于“文献采购为起点,读者借阅为终点”的图书馆工作流程,建立起以读者为起点的,大数据分析决策为核心,读者服务为终点的图书馆工作流程,并将大数据分析决策的结果应用到图书馆全盘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图书品种最多的国家,畅销书从如此巨大的图书市场脱颖而出实际上可以看做是读者花钱投票的选举结果。当大众愿意掏钱购买图书并花费时间成本来阅读,必然是该图书产品满足了他们的某种心理需求。当一本图书或一类图书成为畅销书,也就反映出购买他们的读者具有相似的心理需求,可以认为畅销书是社会心理在文化消费上的投射。20世纪各时代畅销书的变迁,也就是一部社会心理的变迁史(表I)。  相似文献   

14.
行业杂志的读者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领导同志,第二类是该行业部门的广大职工干部,第三类是对该行业感兴趣或者有某种需要,需全面或部分了解该行业情况的读者。这部分人在整个读者中占的比例较小,但他们是扩大杂志社会影响不可忽视的宣传者、传播者。行业杂志的办刊方向和宗旨,决定着杂志的发行范围、规模及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5.
少儿阅读不但能丰富他们的知识领域,而且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县级图书馆作为少儿读者课外阅读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少儿阅读服务工作,着力培养少儿读者阅读兴趣,提高少儿读者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日报》报道:对于图博会上中外童书的差异,读者罗书宏有着切身的体会,“国外童书常常是把某个细小领域都做得非常精深,相比之下,中国出版社似乎不愿意在细小领域花时间,不愿意往深里做,而是什么都想做大,  相似文献   

17.
王康霖  李仪 《图书馆》2023,(9):24-30
增值利用活动中,高校图书馆与大数据平台应将大数据集合内的原始数据与个人信息处理为知识成果,再将成果向师生等读者供给,从而助力他们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来获得知识收益。若读者未充分获取收益,将降低其活动参与度并阻碍活动开展。针对这一困境,治理者宜运用价值感知理论,强化图书馆在知识成果生成供给中的关键作用,保障读者提升创新能力并获取知识收益,提高他们对活动的价值感知度及参与度,赋能活动开展。按照前述价值感知对策,高校图书馆应变革内部组织来发挥知识成果生成供给职能。为优化职能,图书馆与大数据平台既需要通过产研合作来拓展成果供给领域及读者收益渠道,又应当通过产教融合来提高成果质量从而稳定读者收益预期。  相似文献   

18.
自一九七九年底全省文秘档案工作会议提出编修我省新方志,至今三年多的时间内,前来查阅地方资料的读者逐渐形成我馆社科参考阅览室一支重要读者队伍。对这类负有一定任务和使命的特殊读者群该怎样接待,这是摆在我们做地方文献咨询工作的同志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现根据工作实践对此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首先,分析读者的不同阅读目的和需求,掌握知识的现状。读者大致可分三种:一是那些临时抽调的编志人员。他们目标明确,单一搞某县县志或某专题志,带着一定任务来,要尽快地查清弄明所需资料和问题,尤其外县的同志更急迫,但由于他们不是专业人员(多来源机关、学校),大多数不会使用目录及工具书,有些便根据书目臆断、结果提书频繁,收获甚微,造成我们多劳动,读者仍不满意的状况。这类读者应是列为一类服务对象,要重点服务,既要推荐有关书籍,又要帮其查找具体内容;二是工作需耍搞研究的人员,以学术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教师居多。他们一般均具有较高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提起我军夫妻作家──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创作员王玉彬和王苏红,不少熟悉他们的读者,是通过阅读他们的纪实文学《中国大空战》开始的。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俩先后发表了200多万字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和报告文学。有20多部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其中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空军大空战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大空战》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昆仑出版社出版后,又在香港、台湾再版;国内10多家电台、报纸先后进行了连载、连播。《中国大空战》还获得了昆仑文学奖和全国金钥匙奖,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王玉彬、王苏红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相似文献   

20.
关捷 《今传媒》2006,(10):54-55
有人说,如今,中外游客到兰州,除了看黄河之外,最重要的景点,就是《读者》编辑部。他们都想揭开一个秘密,就是一个仅有40位编辑的小小杂志社是采用什么神奇魔法创造出890多万份的月平均发行量的?《读者》的老总彭长城的解释是“我认为这取决于读者,他们有真、善、美的强烈追求,我们顺应他们的要求,把真、善、美播洒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做的是中国人的心灵读本。”那么,读者接受了这种心灵馈赠了吗?一位盲人的“阅读”,引出盲文版的诞生1996年底,北京。一位失明的老大爷,每天在晚上临睡前,都要让他的小孙女给他读《读者》里的文章。听到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