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06,(9):178-179
马海舟 男,汉族,1941年生,河南新郑人。一级美术师,三味书画院院士。他于1980年加入石鲁亲自命名的“长安土风书画杜”,并任副社长;兼任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石鲁生前在住院时看了马海舟的字画后,对在场的人说:“国画就应当这样画!”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6,(10):174-175
马海舟,男,汉族,1941年生,河南新郑人,一级美术师,三味书画院院士。他于1980年加入石鲁亲自命名的“长安土风书画社”,并任副社长;兼任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6,(12):188-189
马海舟,男,汉族,1941年生,河南新闻人,一级美术师,三味书画院院士,他于1980年加入石山亲自命名的“长安土风书画社”,并任副社长。  相似文献   

4.
朱浩云 《收藏》2007,(9):170-173
历史上陕西曾涌现出不少杰出画家。1961年开始,石鲁、赵望云、何海霞、康师尧等人先后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地举办展览,作品突出地表现西北风情,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粗犷、豪放的艺术感染力,在美术界引起轰动,“长安画派”遂逐渐形成。长安画派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李梓盛为核心,其中赵望云、石鲁、何海霞被称为“长安画派三杰”。  相似文献   

5.
赵翔 《收藏》2001,(12):35-35
“长安土风书画社”是石鲁关心支持下,坚持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书画团体,现有成员十余位。他们都是石鲁艺术的崇敬者,大多数在五六十年代就聆听过石鲁的教诲,受到他的悉心指点和奖掖,所以“土风”的画家在绘画题材、形式和心志上都深受石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札见真情     
杨续本 《收藏》2008,(8):112-112
石鲁(1919~1982年)是长安画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将中国书画艺术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被誉为“中国的凡·高”。“文革”时期,石鲁经历了他生命中最为悲惨的一幕。他被揪斗、游街、批判,被关“牛棚”,甚至两次被拟判死刑。残酷的人身迫害与政治压力使许多人不敢接近石鲁,真正同情他,并且敢于尽力帮助他的不过数人而已。  相似文献   

7.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2,(7):136-139
平民之交一九七三年,洛阳一位叫李冷文的同志带了一个书法代表团去西安学习,李抽空一个人找到了石鲁的家,敲响了他的房门。石鲁开开门劈头就问:"你是什么人?"李冷文笑着说:"我是一个平民。"石鲁高兴了:"好,进来,我最愿意接待平民。"当时那些"新贵"们扬威耀武,不可一世,但在石鲁眼里他们就如同粪  相似文献   

8.
张莹 《收藏界》2014,(6):94-102
石鲁(1919-1982年),原名冯亚珩,字永康,因崇拜石涛与鲁迅而改名石鲁,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中国现代山水、人物、花鸟画家,“长安画派”主要创始人。对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美术史来说,石鲁以其鲜明的个性张力与强烈的艺术风骨,倍受人们关注。在其短暂的艺术人生中,他以满腔热情与生命为代价,实现了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艺术创新的艰苦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老家的小镇上,有个叫“木头舟”的人,无人不晓。他,姓穆名舟,叫“穆舟”。小时候人长得干瘦,像块木头,加之“穆”与“木”两字音相同,因此“木头舟”这个“雅号”便传叫开了。 “木头舟”居住在镇里的那条“打铁街”边上的一座小阁楼上,离我家并不远,算是街坊邻居吧。他比我稍长几岁,打小起我们就常在一起玩。这个人不像我,好玩。他平生没啥嗜好,可不知什么时候竞喜  相似文献   

10.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2,(2):147-150
石鲁的“门生”与反戈“弟子” 世界是一个人心展览会,不过,这种展览会在平素安定的日子里、和睦的环境中,很难得一幸见。然而,一旦历史出现逆流、社会发生动荡的时候,它的兴办者们就会迅速露出真面,展览也就立即开幕。  相似文献   

11.
王永林 《收藏》2008,(7):176-177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2008年春季拍卖会上,“长安画派”创始人,书画大家石鲁先生的作品《芙蓉荷花行书四言联》以616万元的高价成交,在当前这初显回暖势头,并不十分火爆的书画市场上,确是可喜的成绩。但与这一件高价成交怍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鲁书画作品这些年来的市场行情一直不景气(主要指没有广泛稳定的行情)。据雅昌艺术网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4月底,  相似文献   

12.
1986年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知我痴迷字画收藏,于是翻出他珍藏的一幅石鲁的斗方。因印章是手画的画印,我当时怀疑画是赝品,但盛情难却,我只好把画带回。有画印的石鲁画作是石鲁的真迹吗?为了解开疑团,搞清问题,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翻阅了有关石鲁的大量资  相似文献   

13.
全南海 《收藏》2007,(11):171-171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于9月有4至11月4日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2005,(6):I0003
2005年,举行“闵行杯”学校体育论文报告暨颁奖活动,《体育教育探索之舟——上海中小学体育课题,论文、教案、案例精选》一书首发式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15.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2,(3):142-144
六小时一顿饭和八小时一张画 在那批“黑画”风暴阵阵刮来的时候,石鲁又一次搁笔不画了。 台风的中心是宁静。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9,(12):181-181
苗墨,又名苗三太,1940年生于河南滑县。师从赵望云、石鲁先生。陕西国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  相似文献   

17.
海波 《钓鱼》2006,(18):1-1
如今,垂钓已成为一种时尚。每到周末,三五成群的钓鱼人走进美丽的大自然,置身青山绿水中抛竿,不正是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么?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忘却了工作中的劳累和都市的喧哗。但是,一些垂钓者不爱惜环境的举动却大煞风景,让人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8.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1,(2):143-144
《石鲁传奇》一书,为阎正先生30年前所写,初稿始于1979年,完成于1982年。部分文字曾经过石鲁先生本人审阅并修改。因于某种原因,仅限于上世纪80年代几家报刊部分章节选登,始终未能成书。现征得作者同意,从201 1年元月开始在《收藏界》杂志连载。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书中有些文字似不适合今天人们的思想认识,在发稿前夕,作者进行了小部分修正与删节,但仍尽量保持初稿的原貌,为当年的人和当年的事件留下一些历史的痕迹。作为卓越的四川籍陕西艺术家石鲁的故事传奇,通过作者慷慨细腻的文笔展现出来,相信会打动读者们的一点心扉。  相似文献   

19.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1,(1):142-143
《石鲁传奇》一书,为阎正先生30年前所写,初稿始于1979年,完成于1982年。部分文字曾经石鲁先生本人审阅并修改,由于某种原因,仅限于上世纪80年代几家报刊部分章节选登,始终未能成书。现征得作者同意,从2011年元月开始在《收藏界》杂志连载。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书中有些文字似不适合今天人们的思想认识,在发稿前夕,作者进行了小部分修正与删节,但仍尽量保持初稿的原貌,为当年的人和当年的事件留下一些历史的痕迹。作为卓越的四川籍陕西艺术家石鲁的故事传奇,通过作者慷慨细腻的文笔展现出来,相信会打动读者们的一点心扉。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9,(6):179-179
苗墨,又名苗三太,1940年生于河南滑县。师从赵望云、石鲁先生。陕西国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现定居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