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读诗,容易停留在字面上,这与各种考试的"诗歌欣赏命题"有关,强调中规中矩。我们提倡"遐想",把诗读活。善于把诗读"活"的学生,写文章往往有灵气。这里所说的"遐想",首先是对诗人艺术想象的"还原",即自己也当一回"诗人",设身处地驰荡一下神思。这还不够,还应当有读者自己的想象,就是说,要凭借诗人所提供的"情""境",结合读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感受,再做一番心灵的远游,放纵一下情思,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空间里展翅  相似文献   

2.
雨夜的情绪     
题目要重拟,尽量回避话题中的文字。应考作文在自拟题目时,要做到个性 化。此文题目或改为"那个拐弯处",或改为"转身回走",或改为"陌路人"……  相似文献   

3.
习作要求:同学们关于克隆的想象多么有意思啊,如果写下来,一定很有趣,那就试试看。要写清楚想克隆什么,为什么要克隆它。题目可以用"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另外拟定题目。  相似文献   

4.
倪仕敏 《小学生》2012,(11):69-69
作文离不开遐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遐想与想象便没有文章。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关于遐想,我将它分为三类作训练。一、同向遐想同向即由这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之间的想象不是统一方向的,又分为发散遐想与引申遐想。发散遐想训练:例由升旗展开遐想提炼论点。早先,同学们只有一个公式化的结论:红旗是用烈士鲜血染成的,应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开启遐想的闸门,作如下引导:红旗出现在哪些  相似文献   

5.
正一、认真审题审题是解题中的核心问题,要认真、细心,对题中关健性的词语要多加思索,搞清物理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著重符号表示,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健。审题中不要急于求成,有些同学拿到题目立即写上一大堆公式,往往是自己也不知所云;有些同学审题时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这是解题之大忌,也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精彩文题请以"记忆中你最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审题指导题目有三个关键词:记忆、你、美。审题时要想打开思路,就要对这三个词作一番深入思索。  相似文献   

7.
谭青峰 《同学少年》2009,(10):20-23
我们生活着的大自然,山峰雄奇,原野广袤,天空深邃,海洋浩瀚……看到它们,我们不免会有自己的思索;朝晖夕映,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早晨路边青草上晶莹的露珠,果园里五彩缤纷的花朵,公园花圃间翩飞的蝴蝶……看到它们,肯定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思索和遐想中,你会感悟到一些什么?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今年,江苏卷的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怀想天空。单看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江苏卷一改去年高考作文题的平实作风,充满了诗意和灵性,给考生发挥的空间大,可写的东西多。首先看题目,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怀想",一是"天空"。"怀想"的意思是怀念、想象、畅想、遐想.主体必须是"我"。通过怀想我们可以推知,写作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回忆,写作的内容重在再现。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情、理,  相似文献   

9.
<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很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营造和谐、自由、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从小就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闸门,在语文的殿堂里自由翱翔。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几点看法:一、补白题目,放飞想象文章题目不可能把文章的全部内容揭示出来,所以,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课题这一"空白",让学生在补白题目时就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头书》一课,在解题时,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读写》2021,(1)
2021年4月的题目是"抉择",截稿日期:2021年2月15日;2021年5月的题目是"遐想",截稿日期:2021年3月15日;来稿字数要求:900-1000字。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学校、联系地址、邮编,可署指导老师姓名。投稿邮箱:shchujingjing@163.com。  相似文献   

11.
奇妙的想象     
<正>习作要求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最好玩儿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人类可以冬眠……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百科》2012,(32):25-29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关怀,需要及于他人,这不是为了赢取欢心,而是出于对人性的尊重。读到"他人",你会想到谁或哪些人?请从材料生发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表达你对于"关怀"的真切体验或真诚思索。这道题的出题意图类似于2008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他们"。上海题试图让同学们把视线从"关注自己"转向"关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开篇三巧1.巧饰题目,一目传神。A.扩展法,就是在所给题目或关键词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使所给话题更具体,从而降低写作难度,比如"笑容"前加上"售货员",变成"售货员的笑容"。B.修辞法: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把你所想讲的意思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方法表达出来,比如"传统与时尚"。C.想象法,给你的题目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4.
①此文的题眼是"思索",文章要回答的是"怎样思索"。蜗牛思维的内容是"强者有劣势,弱者有优势",那么作者强调并实践了要依据"辩证法"进行思索。②文章选取蜗牛作为思索者,出奇制胜。通过蜗牛的思维触角去感受其他的动物,其他动物的意象都打上了蜗牛思维触角的印记--本文很具个性化。③对第一自然段不能仅仅视为"导语",它在用童话的形式展示蜗牛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白"本身是纯洁而明确的,同时它还是最好的调和色,能更好地衬托、突出其它色彩的特性."留白":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也就是常说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留白中所表达的形体是一种"空灵"美,不管是东方或是西方,不管是造型艺术还是音乐、人生等都会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一种艺术修养的展示,古老的中国画就可以完美地为之诠释,将这一艺术手法称为"计白当黑";另外,还有书法中的"飞白",雕塑中的"残缺",生活中的"距离产生美"等也恰当地留下"空白",可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6.
"白"本身是纯洁而明确的,同时它还是最好的调和色,能更好地衬托、突出其它色彩的特性."留白":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也就是常说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留白中所表达的形体是一种"空灵"美,不管是东方或是西方,不管是造型艺术还是音乐、人生等都会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一种艺术修养的展示,古老的中国画就可以完美地为之诠释,将这一艺术手法称为"计白当黑";另外,还有书法中的"飞白",雕塑中的"残缺",生活中的"距离产生美"等也恰当地留下"空白",可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是因为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题目是作者展示给读者的第一道风景.那么,怎样才算是"亮丽风景"呢?散文大家秦牧说:"好的题目,总是概括力很大,饶有深意,引人思索,并且常常有形象性."  相似文献   

18.
<正>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大致可以分实题和虚题两大类。"实题"是指根据客观实在的事物所命的题目,如2010年湖南长沙市的"给他人一朵花",广东湛江市的"别丢了你的钥匙",浙江金华市的"灯",上海市的"黑板上的记忆"等。"虚题"则是指宽泛抽象、比喻象征类的题目,如2010年辽宁大连市的"寸草心",浙江温州市的"做一个行者",湖北黄石市的"那一缕春风",福建福州市的"路上"等。要想在这两类题目的立意上抢得先机,必须懂得在虚实之间进行巧妙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吴蕊 《学周刊C版》2013,(3):128-129
绘画有"留白"说,书法有"飞白说",戏曲有"虚拟"说,作文有"悬念"说,这些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其共同点就是为读者与观众留有想象的余地,给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效。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现了  相似文献   

20.
此文可以变格为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可以保留;或改为"星星·月亮·太阳",或改为"三双手",或改为"两双眼"……要注意的是,引文要略作变化,语意指向"亲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