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说:"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而历史上许多教育惩罚的实例都说明了教育惩罚的积极意义:少年鲁迅因为上学迟到被老师惩罚  相似文献   

2.
佚名 《师道》2004,(5):5-5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这一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完了。后来一位老师开导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说:"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而历史上许多教育惩罚的实例都说明了教育惩罚的积极意义:少年鲁迅因为上学迟到被老师惩罚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所在,于是在桌面刻了-个"早"字警示自己.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最近,沸沸扬扬的"李天一事件"让人们又想起了久违的"5+2=0"教育公式。学生在学校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却被两天学校外的教育抵消了,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不作为。家校共育面临的尴尬不仅仅反映在"李天一事件"中,从颇受争议的家访处境中也可窥见一斑。信息时代全面到来的今天,家访,这个曾经  相似文献   

5.
现在要是和老师谈惩罚学生问题,马上会让老师紧张,仿佛惩罚与教育已经水火不容了。在很多人看来,惩罚似乎总是和变相体罚挂钩。那么,教育的词典里还应该保留"惩罚"么?  相似文献   

6.
正2月22日,李双江之子李冠丰(原名李天一)涉嫌轮奸女子被刑拘,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有律师表示,李天一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另据报道显示,李天一之父,今年74岁高龄的李双江已气病送医,其母梦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数度哽咽,恳求社会和大众能宽容其子。  相似文献   

7.
《今日教育》2013,(3):7-7
2月20日,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冠丰(原名李天一)涉嫌轮奸被刑拘。2011年,李天一曾开无照宝马殴打一对夫妻被收容教养一年。此番出事,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式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2014,(1):9-10
正1.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轮奸一事,从年初到年末持续发酵。中国最小的申奥大使、青年钢琴家、留学美国……李天一的简历中充满让人艳羡的元素。这样的经历在"星二代"中并不鲜见,然而与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对应的,却是目无法纪、骄横跋扈的行为。李天一事件在群众中引起的反应非常强烈,同时"二代"们的家庭教育也引发了公众热议。诚然,并非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 前几天,青岛市政府发布的《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中,这项关于"惩戒"的内容,让全国的教师们突然兴奋起来. 于是, 教师们的朋友圈里,这样的内容开始刷屏:"再不把戒尺还给老师, 这代孩子就完了!""今天不允许老师惩罚学生,明天你的民族就会被惩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老师体罚学生的极端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不断有学校和教师因为"惩罚"学生被学生及其家长告上法庭,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严禁教师体罚和变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中,惩罚多是老师对学生实施的.我调查班级的42位同学,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一位同学表示她从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惩罚.不过,对于他们所受的惩罚,有人感激,有人讨厌.读读他们作为当事人所感受的惩罚,对于我们做教师的了解什么是学生们"喜欢"的惩罚,什么是学生们"不喜欢"的惩罚,一定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中,惩罚多是老师对学生实施的。我调查班级的42位同学,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一位同学表示她从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惩罚。不过,对于他们所受的惩罚,有人感激,有人讨厌。读读他们作为当事人所感受的惩罚,对于我们做教师的了解什么是学生们"喜欢"的惩罚,什么是学生们"不喜欢"的惩罚,一定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三天两头被我打得痛哭流涕的邻家大哥哥,在连连跳级之后,大学毕业了。成为了邻居嘴里的"榜样人物"。今年,他还当了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一个男孩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让他回家请家长,他就跳河自尽;一个女孩,因为早恋,被父母斥责,就割腕自杀;课堂上,飞出一张纸条,老师惩罚"嫌疑犯"们在操场上跑了十多圈,其中一女生怨恨老师冤枉了她,回家服毒自尽……  相似文献   

15.
发呆     
每个人都有发呆的权利。可我小时候就没有,发呆时经常被老师揪住,提问回答不上来。作为惩罚,有一次被编排在最靠前的三个座位上,紧挨讲台。另外两位“荣幸”的同学,一个是说话太多,另一个小动作太频。这成为小学时光惨痛的记忆。后来油了,发呆时不再看窗外,改为直盯黑板,被捉住的概率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体育课,小朋友们按老师的要求排成几列做游戏,彤彤被排在了队伍的末尾。因为看不清楚,一直站出来张望,老师生气地说:"这孩子就是排不好队,无论把她排在哪个位置,都会自己独自站出来,把整个队伍带坏。"最后游戏结束,排队回教室的时候,彤彤还是因为和同伴争抢不肯老老实实地站在队伍里,被老师罚站走廊。但她丝毫没意识到这是对她的惩罚,反而当老师走了之后,和几个罚站的同伴一起围着走廊里的植物讨论了起来。相信这种情形在哪个幼儿园都不少见,教师想借助惩罚纠正幼儿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7,(4)
近来,参加无锡海峡两岸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观摩了台湾两位老师的《创作儿童诗》《介绍我自己》和无锡、上海两位老师的《吹乒乓球》和《运用新方法指导作文》。课堂与讲座满满的,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个性在作文中尽情飞扬"。一、猜猜老师小时候[案例]师:看看这三样物品,猜猜老师小时候是个怎样的人?(投影"玻璃弹子")生:老师小时候爱玩玻璃弹子,像个男孩。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相似文献   

19.
我的志愿     
这个题目是我小时候最不喜欢的题目,因为这样的作文太难写了。为什么难写?让我解释一下:如果写"做一个平凡的人",老师的评分一定很低,而且我也会被老师看成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这样会破坏我  相似文献   

20.
以前,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都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教鞭下面出能人"。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家长和老师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打骂孩子是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但很少有人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代替打骂才是科学的。记得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核心应该是真爱和唤醒……"作为教师,应该用积极的引导代替惩罚,用欣赏和鼓励去教育学生。这就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不断强化,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