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骏 《教育》2013,(6):54-55
几年前,笔者所在校开展了学习《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状态调查,通过用观察、个别谈话、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形式,对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调查发现,积极型学习心理状态占的学生总数的25%,消极型学习心理状态的学生占总数的38.5%,消遣型学习心理状态的学生占总数的36.5%。从调查结果看,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促进、有效学习的正能量不够,和谐共荣的良性课堂生态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编制的《班级学习状态调查问卷》对河南科技学院农学本科专业2009级50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班级氛围对农学专业学生学习状态影响显著;农学专业学生学习状态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在学习状态中专业兴趣、自我规划和生活态度三个因子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的学习气氛,班级成员需要协调自身专业兴趣、自我规划和生活态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时,学生往往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反之,若班主任常能敏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4.
责任意识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0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显示:50%的学生学习动机处于一般水平,即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习,能学点什么就学点什么,能学多少算多少;25%的学生处于学习弱动机状态,完全没有学习兴趣,能不学就不学。只有25%的学生处于学习强动机状态,有强烈的学习意愿,能够主动学习。本期《主编笔录》将通过分析责任意识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帮助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正确的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感,能够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该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的学习习惯,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沟通和合作产生相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提高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尤其针对农村的教学有何途径?我认为,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要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就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品德与社会学科,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与教材中的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庄丽敏  汤门佳 《教师》2013,(9):48-50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采取“主题式学习”这种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在提出问题并概括其意义的基础上.从“主题式学习”的概念理解教学组织、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主要途径——实践活动,评价手段——资源库,从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主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做了探索,希望以此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其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儿童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尊重和保护儿童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动机出发,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则着重偏向于学习形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的学生学习方式,值得品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心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张宁  杜兴润 《贵州教育》2009,(18):19-20
一、七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偏差对于初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我们认为最好从七年级开始。因为这是中小学衔接阶段,对于学生学习心理影响极大。因此,2008年9月我们对刚人学的七年级(1)班、(5)班新生作了一次无记名问卷形式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这两个班都是大班额,学生数都在80人以上。结果发现92.6%左右的学生都存在学习心理问题,61.5%左右的学生有轻度的学习心理问题,24.8%左右学生有中度的学习心理问题,8.9%左右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学习心理问题。40位同学学习方法较差,占总数的50%左右;16位同学适应性差,占总数的20%左右;18位同学经不住挫折,占总数的22%左右;17位同学学习上目的不明确,占总数的21%左右;8位同学对学习无兴趣,占总数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培养个性健全的人”的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应该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途径,以学生小组合作为形式,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6,(25):109-110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学习,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活水,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利用有趣的学习情境、动听的故事、榜样分析、体验生活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一)提升学习效率认知冲突是指人们在原有观念与新经验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感受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1)在物理教学中预设认知冲突,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简单学习、接受物理知识,更在冲突过程中形成怀疑,在认知上、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达到“愤恃”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质疑和批判,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品德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优化德育教学情境,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下面笔者以《认识广告》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优化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丁然 《黑河教育》2012,(3):54-54
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欣赏课文中更加珍爱生命,关爱他人,正视并且克服人生的困难与挫折,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便是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没有足够的课前尝试性学习,品德课就成了"无水之源",课堂教学将枯燥乏味、举步维艰。以"生本课堂"为基点,从"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前置性学习的方法""前置性学习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求探索一条小学品德学科前置性学习的有效路径,实现提升前置性学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在融合原有的《社会》课程中自然包含着历史与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信息多元,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背景下,笔者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必须防止成为容器和成为传声筒、扩音器  相似文献   

17.
一、男女生品德差异的调查结果和分析1997- 1999年 ,我们在进行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沿海开放地区儿童少年品德状况与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的研究中 ,有意分析比较了初中男女学生品德的异同。调查结果显示 ,男女学生的品德得分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一 )在团结友爱方面。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女学生在此方面得分较高。如对“学习时同学向你借文具或书本 ,你的心情通常是 ?”的回答 ,结果女生表示不乐于借的占 2 .2 % ,没有特别感觉的占 2 9.0 % ,乐于借出的占 6 7.8% ;而男生表示不乐于借的占 4 .5% ,没有特别感觉的占 34.0 %…  相似文献   

18.
徐帆 《上海教育》2016,(7):84-85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实践《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理念的十多年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只有和学生一起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走入社会,才能启其智、立其德。那么,什么是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呢?我理解就是能够让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愿意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出一份力。概括地说,就是要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走入社会。那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走入社会呢?我觉得关键是要运用品社课重要的学习方法——社会调查。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流光溢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全面实施《品德与社会》新课程,与时俱进,讲究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走进生活,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和发展需求,努力打造《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新天地,从而奏响《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在小学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是对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性课程。根据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应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实践这一基本策略,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与行为的主人。一、实践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影响人品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代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