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敬东 《职教论坛》2003,(16):54-54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现就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问题谈点看法。一、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最后的落脚点是在“学会做人”上。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仅仅掌握若干职业技能,未必能把事做好。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爱岗敬业尤其重要。学校与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社会的需要,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的核心。高校直接培养社会建设所需人才,更应加强“做人”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李岚清指出 :素质教育要“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是对做人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强化了做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这个战略性任务出发 ,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做人教育问题 ,必须教育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懂得做人之道 ,做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之道 ,将来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好地服务。如果不把做人之道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即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如果他…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知识、道德、人格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主阵地。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作用是学科课程所不及的,如果忽视它们.将不能使学生受到完好的教育。过去,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堂中应该学到的文字、符号等体现在教科书中的显性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改进教学的措施往往是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改进教师的教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岚清指出:素质教育要“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语文科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科目,承担教书育人责无旁贷。《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修订、以及初中新编的教材,  相似文献   

6.
陈岭 《现代教学》2009,(3):21-21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每周七天有五天在校学习、生活。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沟通的时间,限制了有效地进行亲子沟通。但是,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而言,仅依靠学校教育“单脚行走”是不行的,唯有让家长也成为教育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即“双脚行走”,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杨苏 《大学时代》2006,(11):191-192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过程,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是其重要特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8.
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缺少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师资较弱、学生劳动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推进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设计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自律、学会劳动、学会分享”的“九会”劳动周课程,实施一个劳动周值班制度、一个劳动周课程计划表、一个劳动周管理流程图和一个线上劳动教育学习空间的“四个一”劳动周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一、命题作文与素质 教育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 ,就是“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基础。”《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是对做人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强化了做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这个战略性任务出发 ,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做人教育的问题 ,必须教育学生懂得做人之道 ,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命题作文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命题作文表面看来似乎限制了体裁 ,发挥不了多少想象力 ,其实命题作文可以在弄清题眼与文体之后 ,有…  相似文献   

10.
优良的校风会对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一种无形的巨大教育力量。多年来,在校风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抓了六个环节。1以做人教育为根本,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首要目标。我校坚持以做人教育为根本的德育指导思想,每年新生入校第一周的入学教育,我们就把“做什么人”、“怎么做人”的教育放在第一课,明确提出“走进一中门,首先学做人”。让学生懂得做人比求知更重要。多年来,我们针对学校城里学生多于农村学生,两部分学生的生活消费形成强烈反差的实际情况,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艰苦奋斗、自力自…  相似文献   

11.
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即做事之法)和如何做人(即做人之道)。技工学校是培养中等技工人才的组织,学生进入技工学校,促使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知识,学习操作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学会“做事之法”,无疑是技校教育的重任,但技工教育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做人之道的教育却容易被忽视。“做人”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做出贡献,能够做出多大的贡献,不仅与其智力品质有关,而且与其非智力品质密切相关。古人说:“志不强者智不达”。非智力品质是智力品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认知”,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重视做人教育是各国教育的共同传统,学会做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把学生学会做人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来抓,并把握和讲究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做人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做人教育 ,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 ,教人做好人 ,做好国民的意思。”他一贯坚持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生活 ,教会学生做人”。他认为 ,教人做人 ,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国际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 :面向2 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 ,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其中两项都是做人的范畴 ,这标志着对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陕西教育》2011,(10):7-7
西安铁一中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着力提升学校品位,打造学校品牌,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协作、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审美”的教育理念下,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亲子沟通中的“留白”艺术,是对传统中国画中“留白”技巧的移植与借鉴,是指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孩子的主体意识、发掘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需求、把握孩子的特点,给孩子留有充分、自主的成长空间.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运用“留白”艺术的亲子沟通,能打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形成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试从“话语权”留白、“隐私权”留白、“试错权”留白与“选择权”留白等四个方面探析“留白”艺术在亲子沟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华建宝 《教书育人》2000,(14):18-19
学会负责是要求人们在做出满足需要和愿望的决定时,懂得并做到对自己、他人、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学会,才能学会做人,成就事业。以培养人为已任的学校理应承担教育人学会负责、学会做人的责任。然而,现行教育在这方面的实际效果不很理想,突出地表现为学生缺乏必要析社会责任感。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改变当前教育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提倡“学会负责”,开展做人教育,乃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亲子沟通中的“留白”艺术,是对传统中国画中“留白”技巧的移植与借鉴,是指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孩子的主体意识、发掘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需求、把握孩子的特点,给孩子留有充分、自主的成长空间.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运用“留白”艺术的亲子沟通,能打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形成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试从“话语权”留白、“隐私权”留白、“试错权”留白与“选择权”留白等四个方面探析“留白”艺术在亲子沟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认为学生交给学校就能完成教育的全过程,家长只要管好孩子衣食方面的需求即可。这种观点在农村家长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初中学生处于思想的叛逆期,对初中学生的教育应该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叛逆期,让其健康快乐成长。基于此,就农村学生家庭亲子学习共同体建构进行探究,具体从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和农村学生家庭亲子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张红燕 《江苏教育》2022,(80):54-56
<正>【设计理念】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他们与父母的冲突也开始加剧。如何引导他们理性面对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学会与家长沟通,是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课运用心理剧的角色扮演和替身技术,引导学生感受父母言行背后的爱,学习亲子沟通的方法,体现了“心理课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教师或父母心目中的“好学生”就是学习成绩好。他们只注重智育,而忽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或者只注重某些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而忽视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