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保甲组织是国民党统治的基层组织,也是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新中国成立初期,绥远省深入开展了废除国民党保甲制度和建立城镇、乡村基层人民政权的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绥远省彻底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的保甲制度,并建立起农村行政村级人民民主政权和城市居民的闾组组织,使人民群众彻底获得解放,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全省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且为开展各项社会民主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更加透彻:革命前"人民是奴隶",革命后,过去的"奴才做了主人",成为"管理着国家"的新的统治者,广大人民又"变成他们的奴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权和旧的统治者"一气",继承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手段,并且变本加厉,把封建专制发展到空前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实行内战、独裁、卖国政策,出卖中国主权,进一步加强其法西斯统治,对人民进行更加残酷的压榨与掠夺,使广大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怒。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争民主、争生存,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关于国民党基层组织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基层党政关系入手进行探究,认为国民党基层建设方面存在以下缺陷:党政权力链条在纵向、横向上存在断裂、城市和农村党政组织建设比例失调,正是这样的缺陷造成了国民党基层权力的"真空化"。而造成如此缺陷的原因则是:(1)国民党意识形态的缺陷;(2)组织制度的缺陷;(3)清党运动造成的权力断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国民党基层统治的困乏,其结果是形成了"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的政治局面,这一局面产生的影响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流失、政治统治的效力式微和政党竞争处于劣势。进而对中国近代的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关于国民党基层组织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基层党政关系入手进行探究,认为国民党基层建设方面存在以下缺陷:党政权力链条在纵向、横向上存在断裂、城市和农村党政组织建设比例失调,正是这样的缺陷造成了国民党基层权力的"真空化"。而造成如此缺陷的原因则是:(1)国民党意识形态的缺陷;(2)组织制度的缺陷;(3)清党运动造成的权力断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国民党基层统治的困乏,其结果是形成了"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的政治局面,这一局面产生的影响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流失、政治统治的效力式微和政党竞争处于劣势。进而对中国近代的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问:蒋介石在南京三次"下野"的情况是怎样的?答:蒋介石是旧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总代表.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对内实行残酷镇压,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他在长达二十三年的反动统治时期,曾经三次"下野",耍尽了各种反革命手段,最后逃到台湾,继续维持对台湾人民的反动统治.第一次"下野"是在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策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起反革命政权.但是,建政伊始蒋介石就遇到各方面的反对和挑战.首先是遭到广大革命群众的反对以及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其次是国民党各派系都想争权夺位,一时闹得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裁厘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征敛镇压人民起义军费而创设了厘金制度.这个税制的实施,支撑了晚清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同时严重阻滞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它的裁撤虽然也支持了国民党统治,在客观上却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以往史学界对其创设注意较多,对其裁撤的意义涉及甚少.本文试就此问题略作探讨,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实行内战、独裁、卖国政策,出卖中国主权,进一步加强其法西斯统治,对人民进行更加残酷的压榨与掠夺,使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蒋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怒.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争民主、争生存,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  相似文献   

9.
"中政会"(中央政治委员会)是国民党政治体制中的一个独特组织.1924-1928年是中政会的初创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政会由创立时的仅向孙中山本人负责的政治咨询建议机关发展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的最高政治指导机关,其地位明显上升,职权有所扩大,作用日益突出.中政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由于有共产党人的参加,对于推动和促进革命的深入发展,稳定和巩固北伐战争的成果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大革命失败后,中政会则完全蜕变为国民党维护反动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十七、为什么说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中国革命新的直接目标?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开始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国民党新军阀的对外政策:背弃孙中山的反帝、联俄主张,代之以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反对苏联的外交政策。对内政策:在政治上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残酷地镇压人民,屠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人民;在军事上扩建常备武装,镇压苤命力量,并建立密布全国的特务组织,实行白色恐怖;为强化专制统治,制订多项反动法规,用法律手段扼杀革命和人民民主;推行保甲制,连坐法;对进步文化运动进行“围  相似文献   

11.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2.
台湾同胞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对敌工作;进行医疗和制药工作;制造战时急需物品.帮助恢复和发展生产;开展武装斗争;团结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一起抗日;发起台湾光复运动和参加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被强征到日军中的台籍士兵纷纷起义投诚,参加抗日。  相似文献   

13.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对华之“支那”称呼开始含有蔑意。1913年夏,日本政府在准备承认中华民国的同时,规定今后要以“支那”之蔑称为对后的正式称呼,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的交涉和抗争下,日本政府才不得已地改变了对华称呼。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陪都各界功不可没。主要表现为国民政府适时地把收复台湾确定为重要国策,中共中央南方局热情帮助台湾同胞建立武装和统一组织,陪都台湾同胞踊跃参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各项具体准备事宜。除此之外,一些国际文化团体也竭尽所能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要收复台湾的意愿,一些重要媒体及时传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决心收复台湾的强大声音。  相似文献   

15.
"何梅协定"是1935年7月时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长、北平军分会委员长的何应钦和日本驻华北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达成的一个旨在谋求华北政权特殊化,为日本侵吞华北作铺垫的协议.它的出现在整个华北事变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完全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吞灭华北的阴谋,进一步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本文试图从"何梅协定"产生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国民党对此的反映等方面,对国民党从华北事变到国共合作期间内外政策的转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曹谨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方官吏。一他廉政爱民,尤其对保护和开发台湾做出重要贡献。文章从探究《曹公墓志》的角度出发,对其外交、廉政及官宦生涯进行介绍,为研究清史,尤其是鸦片战争及台湾地方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政府大陆统治时期利用政权力量不断扩张和垄断经营官僚资本企业,对民间资本一度横征暴敛和排挤结果导致工商业凋零,民心背离。国民党逃到台湾后,台湾也兴办了大量的官营资本企业,并取得了跻身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就,之后,这些企业又走到了末路。  相似文献   

18.
张文彬 《天中学刊》2012,27(5):15-18
二战后,美国的最初目标是使日本解体,由美国占领日本本土,但亚洲地区国家间关系的变化使美国调整了对日政策。1952年在美国的授意下吉田茂政府完成了《日台和平条约》的签字,彻底断绝了中日间的官方往来渠道。然而,日本并没有放弃与中国接触的思想,并形成了"政经分离"的对华政策。这一政策一直影响着战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发展。虽然在最终目标的达成方面中日两国存在分歧,但在重视民间力量的作用,维持中日关系不被美国的禁运政策束缚而中断方面,两国政府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由于江西玉山机场被破坏,加上芷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民党政府最终将对日受降地点放在芷江,但由于盟国的受降工作尚未完成、国民党政府对日受降准备工作尚未充分,加上日本侵略者投降专使地位不足以及日方的故意刁难,使得在芷江举行对日受降签字仪式条件不成熟,不得不将原计划的受降改为商谈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条件。学术界因此称此为“芷江洽降”,这有失偏颇。称“芷江受降”或“洽降”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讲的,从日本侵略者的角度而言是“洽降”,从中国方面的立场而言,是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是“受降”,因而称“芷江受降”更合适些,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更能明了芷江受降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全国人民纷起响应,强烈要求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由少数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发起成立了“牺牲救国同盟会“,号召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团结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