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概念,它与社会新闻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后继承关系和交集。最初的民生新闻从业人员对“民生新闻”的定义是这样的:“以广义社会新闻为自身定位,关注普通百姓生存状态与心灵空间。”民生新闻几乎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才慢慢明晰自己特质的:毫不掩饰“一地鸡毛”,以记录百姓生活状态、生活矛盾为己任,报道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  相似文献   

2.
新的新闻实践正在大规模地充实、改变着旧的新闻理论: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实际上.世界上大量虽未发生的事、物,却也拥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并且成为争相报道的新闻题材。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闻作品“生产线”的末端流程,新闻编审是极其重要的特殊岗位。作为新闻媒体内部的角色分工,他是掌控新闻报道的“帅才”。新闻编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优劣和节目的高下。新闻编审人员既要具备新闻从业人员共有的本领,还要具备这一特殊岗位和角色独有的素养。事实上,优秀的编审正是媒体稀缺的人才之一。多年来,对这一特定岗位的认知,对这类特殊人才的培养,对这种特定业务的探究,明显滞后于新闻工作的发展和要求。加强对新闻编审业务,特别是编审素质的思考和研究,应当列为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胡可 《新闻记者》2005,(7):73-73
新闻总是强调准确和精炼,但是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人们也渐渐发现,准确的语言并不一定就能“准确”地反映某一事物或某一事件的“本来面目”,而且.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社会也需要淡化处理某些新闻。所以,“模糊”语言有时更易获得满意的效果,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说明特定事件并具有一定意蕴的新闻作品。研究新闻文本的“熟悉”特性,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传播现象,遵循新闻规律,实现新闻写作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传播的最优效果。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一说一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9):0008-I0008
这是一个面向上班族和上网族这“两上族”的电视新闻晚报.所谓“打开新闻看电视”是对新闻的新型加工。《有一说一》的新闻软硬结合.既突出硬新闻的本质要求.同时以“软”来增加新闻与生活的关联度.亲和力,强调在硬性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情味.强化所报道事件的悬念.走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是一个关系网络,它不仅是一个固定的空间场所,更是一个以资本——权力为主的力的较量的动态场所。新闻评论话语空间作为一个新闻活动场域是众多社会力量争夺的一个空间,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话语空间在社会政治、商业经济、新闻专业主义的文化追求等多种力量作用下得以拓展,时代和社会的迫切需求使新闻评论话语空间呈现出多元格局。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新闻采访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新闻写作的质量,如果采访时不深入,不细致,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掌握的事实材料不确切,不充实,到写作时,“米不够”就“假来凑,添枝加叶,搞“客里空”;或者采访时满足于第二手材料.不亲自到现场.不核实查对,就急于写成报道,往往写出的新闻质量不高,没有真实反映出客观事  相似文献   

9.
叶俊 《编辑之友》2016,(4):48-51
文章从概念上对新闻真实进行了界定和分析.首先,新闻真实是一个由“元概念”和“延伸概念”构成的概念空间.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概念.其次,新闻真实各层次概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新闻真实在“元概念”上的基本内涵是“新闻报道与新闻事实两者相符或趋向一致”;在实现方式上,新闻真实是在“新闻的有机运动”过程中得以呈现的.  相似文献   

10.
罗仁忠 《东南传播》2011,(8):170-171
新闻写作的过程,是文本符号进行编码的一个过程。一个新闻文本结构的生成,就是采取一定方式将材料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有机地组织起来,“再现”出新闻事件。论文以案例方法研究、分析了消息结构生成的过程,进而表明结构文本的关键,在于从价值的大小入手,厘清新闻事实的逻辑层次,一定的新闻文本内容,要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去反映.  相似文献   

11.
话题新闻.是编者设置特定话题.广泛吸引读者各抒己见的新型新闻形式。它改编者的“一言堂”为编读之间和读者之间平等对话的“群言堂”,适用现代读者既看新闻又评新闻的心理需求,在增强党报的贴近性、可读性.加强党报的舆论引导工作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三年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发展还不平衡。中国记协是党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推进新闻队伍建设和进行新闻行业管理是中国记协的主要职责.也是党交给中国记协的任务。因此.“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应当是我们工作主线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他工作都应当围绕这条主线.纳入这条主线.主线就是影响力.主线就是感召力.否则桥梁纽带与“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就会成为“两张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闻晚报》“社会新闻版”从去年4月9日推出以来 ,无论是在新闻观念、报道领域还是在版面编排、标题制作等方面 ,都作了较为大胆的探索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已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边缘”是个巨大空间我们在推出社会新闻版之初 ,遇到一个最大的难题 :是按照传统的社会新闻版去办 ,还是另辟蹊径 ,走自己的路?兄弟报纸 ,尤其是《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 ,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对我们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新闻概念中 ,我们的活动空间将是很有限的。没有突破 ,我们将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语言指“新闻作品的语言”。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选好主题、体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和充实的内容,正确地运用或使用语言文字,尤其是新闻语言更是至关重要。判断新闻作品使用语言文字是否正确,是否恰当,主要看文字的运用是否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经过长期新闻写作的实践,新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今日新闻”是平面媒体中晚报所特有的,也是晚报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但是.近年来,“今日新闻”这一理念,大有弱化之势。晚报还要不要坚守“今日新闻”这一新闻理念,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维系晚报生存还是消亡的大问题,对每一位晚报人来说,这是无法绕过去的一个“缘”和“结”。  相似文献   

16.
《新闻空间》是湖北卫视每晚10:00推出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说新闻事件、讲百姓故事.评社会热点”。该栏目创办于1997年,经过多次改版,现已是湖北卫视的骨干栏目之一。在晚间电视播出的次黄金档时间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新闻空间》脱颖而出,收视率长期居于湖北电视台自办栏目的前三位,这对于一个常设的新闻栏目来说,是十分不易的。今年三月,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8,(4):96-96
宋建武、董鸿英在2008年第2期《新闻与写作》撰文称:“报业”不是“报纸业”.而是“报道业”。“报业”以纸这种特定介质作为信息显示终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报业”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价值是什么呢?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以及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信息加工商和信息传输网络运营商,同时它也会因为营利模式的需要.成为媒体运营商。  相似文献   

18.
何天云 《新闻界》2006,(6):115-116
一、外语院校创办新闻学专业——新闻教育专业化的产物 孔祥军先生认为.20多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兴起于80年代初。此前,新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建国初期的调整充实和“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规模变化不大.“文革”前全国有新闻专业点14个.到1982年,数量基本持平。198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新闻教育上作座谈会.会上作出了大力发展新闻教育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平凡 《新闻采编》2006,(1):28-28
什么是新闻故事?新闻故事在新闻类作品中不是一个独立的门类,新闻教科书中也没有新闻故事这个门类。新闻故事既是新闻,又是故事。所以,我觉得它和消息、人物通讯有相类似的特征。尽管在新闻教科书没有新闻故事这一类体裁,但在新闻报刊上,新闻故事还是经常存在的。新闻故事的特点是什么?新闻故事由“两个”词组成:一是新闻,二是故事。首先是新闻,其次是故事,新闻有新闻的特点,故事有故事的特点,合起来就是新闻故事的特点。作为新闻,特点就是“新”“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如说,每年3月全国召开“两会”,这“两会”会内会外有很多新闻…  相似文献   

20.
摄影是瞬间艺术。通过抓取典型瞬间来真实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一直是新闻摄影的“金科玉律”。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视觉新闻传播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新闻摄影报道已不局限在传统媒介有限的版面上,越来越多的新闻组照发布在互联网上。新闻图片在聚焦新闻事实瞬间的同时.又“图说”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