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扑 《教育科学》2003,19(5):19-23
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存在一个过程,从背景看:70年代教育社会学发展出现研究重点的转移;从学术取向看,教育社会学表现出对知识社会学从理念到方法的巨大认同;从交融结果看,教育社会学将知识社会学辟为其微观研究中一个专有的领地,酿就了教育知识社会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教育社会学是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在科学化追求中对学科的人文性有所忽视,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特点加以补充论证。具体来说,教育社会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是一种蕴涵着客观性、开放性、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事实;第二,基于人、教育与社会三者之间整体、动态的关系取向,教育社会学重视教育与社会的互相“发现”,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第三,饱含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的教育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有待教育社会学返回历史深入挖掘。由此构成了一条基于文化传统创新、彰显文化自觉和自信、建构具有本土特色和世界意识的中国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3.
在理念层面上,全纳教育将教育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价值判断维度,转移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价值判断维度上来,体现了教育知识观的根本变革。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上,全纳教育主张建立基于个体的、发展性的、关系型课堂,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控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全纳教育进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一种社会学的追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理解“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如何对“教育理论脱离实践”进行转向背后的社会学分析,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隐藏了这样几个问题:即实践的先在性、理论的他功能、利益群体的边界捍卫情结以及理论在转化为实践过程中的延迟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是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科发展有自身学术逻辑,学科的反省是必要的。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来回顾这段学科发展历史,就会发现除却社会、学术的独特背景之外,参与主体的特质以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也得以突显。从教育社会学产生的运命、译介与中国化并行的研究特点、研究者群体所具有的多元知识视野与丰富教育实践的特质、教育社会学发端的开拓与奠基之功分析新生伊始的中国教育社会学,以期对当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反思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教育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大约共享一个根本的思想前提或曰研究范式,即教育与社会二分,且教育从属于社会——可谓之"教育/社会"学,即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这种范式的研究在学理上产生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在观念上产生教育万能论或教育无用论之吊诡成见.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检视发现:教育与社会是互嵌的,且教育日益成为型塑社会的主导与根本制度而非后者的"随从"和"反应","教育社会"业已浮现,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似也随之呼之欲出——从"教育/社会"学到"教育社会"学.这一转换或可破解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亦可对"教育万能/无用论"过度教育论"(文凭贬值论)"学校教育消亡论"等论说予以反思.  相似文献   

7.
“现实是社会建构的”这一知识社会学的观点,为探讨古典文化知识教育的式微与重振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古典文化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式微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表现为古典文化知识在近代社会转型后被“去合法化”、在学校教育中被“去中心化”,从而使现代教育面临着人文精神萎缩与功利主义盛行的风险。古典文化知识教育式微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后,古典文化知识的政治效用塌缩,且无法与社会对知识的经济效用相匹配。重振古典文化知识教育的可能途径,一是通过知识政治的另类重塑,寻求“常识性知识”与“小传统”的现代性转化,重构古典文化知识在现代生活中的社会合法化地位;二是通过知识教化的崭新启动,在“教育社会”中,回归古典文化知识对社会生活的教化效用,实现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通共举。  相似文献   

8.
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社会学需要这样一种理论,它将知识问题重新纳入课程的争论之中,而不否认知识的社会和历史本质。现有的教育社会学,无论是建立在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之上,都没能为可供选择的课程提供基础。本文提出了“社会现实主义”的知识与课理论,这种关于知识而不仅仅是关于认知者的社会理论,既承认课程知识的社会历史本质,也承认它们超越其特殊社会起源的客观性,并将课程知识的客观性置于社会网络以及社会组织的公共规则和惯例之中。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学与教育政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高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在推动着社会进步,他们之间本质上是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文章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对教育科学与社会政策的关联性进行考察,随后分析了社会因素对研究成果选择的影响,最后从机制建设层面探讨了如何促进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政策制定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学术产品,同时也是一个中国意义上的独特学术命题。在现有研究历史中,西方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现代化研究都出现了一些试图从话语、意识角度对该领域进行分析的萌芽,还尚未有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进行该种诠释的尝试。福柯意义上的话语研究以及卢克曼等人的知识社会学的融合,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诠释而言,是一种可能的路径。在此框架下,可以提出一个包括定位、立场、内容以及方法的可能的教育现代化诠释范式。  相似文献   

11.
知识社会学为师生冲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在教育场域中,师生关系是在知识的再生产和接受中建立起来的。师生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师生冲突往往表现为师生知识视界的碰撞,其背后充斥着知识与社会权力的矛盾和斗争。教师合理消解与应对教育场域中师生冲突的策略是:更新冲突观,改变参与知识方式,与学生展开知识对话,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选择。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新制度主义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教育社会学体系中的新、旧制度主义分析的理论,认为新制度主义分析不仅拓展和深化了“制度”的概念,而且通过对旧制度主义分析的规范一制度体系的完善,形成了规范-组织-制度这一新的分析体系。这不仅有助于突破旧理论的边界局限性,而且与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的激烈的教育制度变革更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社会学研究什么:“关系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现状,对流行的“关系说”对象观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和剖析,并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知识教育中人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基本存在状态出发,划分并分析了“被动型”知识教育与“主动型”知识教育,探讨了知识教育由“被动”向“主动”转型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多学科的透视是深化高等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美国的伯顿*克拉克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和厦门大学的潘懋元教授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选择两书众多观点中的一个--社会学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进行比较,以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高等教育研究旨趣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变革动因研究:一种社会学的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变革作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研究仅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从现有的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到其研究的视角,初期是在比较教育学领域中进行的,而后逐步地输入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作为独立学科的研究,当然还是确定以教育变革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诸如教育变革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在高教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主张要求实现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目标,将我的国民性话语融入到高教教育中,从而实现自身文化在教育中占主体的目标。文章从高等教育中社会教育学的本土化出发,进一步探究了推进教育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娟  林春福 《中国教师》2009,(Z1):227-227
<正>我们说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和建设,都不能不伴随着对研究对象、范围、学科地位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和明确,而对这些问题的较为明晰的认识,正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前提和标志,也会对各种实际教育过程中起到统帅和指导作用。因此,首先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 ,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改革热情的日益高涨 ,“科研兴校”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科研兴校”倡导的是一种校本教育科研 ,其关键的一环是要求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 ,成为研究的主体。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由于中小学教师同时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教书育人 ,因此实践中的教师研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 :要么手忙脚乱地在教学之外搞“专门研究” ,要么又将其混同于经验性的问题解决 ,其最后的结果都是“科研兴校”似乎并未真正达到兴校的目的。针对这种现象 ,人们不禁要问 :教师研究有何必要、何以可能 ?笔者认为 ,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