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有收取稿酬即"润笔"的现象.古代人们支付稿酬的形式大致有实物、银钱、钱物并举等三种形式.这说明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但是,在重农抑商、鄙薄文人言利的封建社会,这种知识产权意识发育并不充分,因而"润笔"也无制度化规范.  相似文献   

2.
“润笔”:中国古代文人的稿费●彭印川作者的作品一经出版或发表,使用方即要向作者支付报酬,这是完全符合劳动价值规律的。该种报酬,现代人称之为稿费或稿酬,而中国古人称之为“润笔”、“润例”、“润格”、“笔单”。“润笔”一典出自《隋书·郑译传》。据该书记载...  相似文献   

3.
“捉刀”之忧王淦生自打科举史上有了一文定终身的考制,那种操“捉刀”之业者也就相伴而生。不过,披“捉刀”者也是活得战战兢兢,倘能瞒天过海,自然“人得名,余得利”,润笔是大大的;一旦东窗事发,却是干系难脱,纵然死罪可免,活罪也是难逃的。由此看来,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6,(3):14-17
历史上的"润笔"事象始于晋,盛于唐,延续至宋。所谓"润笔",主要是通过撰写碑文与"草麻"而索取的文字稿酬。索取的财物数额相当丰厚,以致形成社会的不良负担。宋之后即逐步消亡。  相似文献   

5.
“精神”一辞,人们通常理解为人的意识或一般心理状态。但是,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精神”一辞却有其特定的涵义和衍变过程。鉴于《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未设“精神”一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虽说“在中国古代,有的哲学家把  相似文献   

6.
徐丽君 《娄底师专学报》2005,(6):112-113,126
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了颜色,有“正色”与“间色”之分,历代王朝也都有崇尚的颜色。颜色在中国古代的礼俗中有着明尊卑,别贵贱的作用,从中显示了古代人们礼俗观念形成和演变一些潜在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从春秋战国出现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不断丰富和深入。目前,一些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缺乏民主形式,与今天的“依法治国”大相径庭;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诗词历经时间的洗礼,至今仍然散发出夺目的光华,其内中浓郁的悲剧意识的底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由。本文以唐宋以前的中国古代诗词为案例,认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悲剧意识主要有“姻缘之苦”、“别离之愁”和“亡国之恨”三种样态。  相似文献   

9.
上俗人一个,免不了要说到钱。当然,我习惯于虚伪地使用“货币”这个词。“货币”是书面语,抽象一些,不会让人立即就想到一张张用于付账的皱巴巴的钞票。其实,我们还设计出许多掩护性的词汇:经济,资本,资金,润笔,稿酬,孔方兄,如此等等。我们就是不想说那个粗俗的字眼——钱。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闻一多先生所提出的“宇宙意识”,近似于中国古代哲人所说的“道”。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思维的民族特征。艺术家对“宇宙意识”或“道”的情感体验特色 ,使“宇宙意识”或“道”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宇宙意识”的提出 ,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美学的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与方位名称“东”、“西”相关的描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视了古代先民的时空观念、神性意识、尊卑意识、生命意识等,体现了古代先民基于时空而又跨越时空的心灵远游。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看权力道德的法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首先是要求权力阶层的道德资质,在权力道德的法律化方面,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义务性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使权力道德要求融于法律的规范形式,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开笔旧时指开始学做诗文。亲笔亲自动手作的文、写的字或画的画,叫“亲笔”。润笔旧指给写诗、文或写字、画画的人的报酬。命笔指动笔作诗文或书画。刀笔古代在竹筒上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叫“刀笔”。后世多指写诉讼叫“刀笔”。  相似文献   

14.
人们用艺术形象的方法来表达精神生活,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使人的精神获得超越,这种超越性就形式而言,它有一种无言之美。然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超“言”而求“言外意”,就要研究艺术的超越性。本文试图从孔子和庄子的哲学、美学理论中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有一位老小池邦夫,曾经参悟出“信正和温泉一样,穿着衣服是进不去的”道理,认为“加以装饰,穿着衣服”的信没有意思,所以尝试写“裸体的信”,于是“造”出了随心所欲、“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心情”的“画信”。说白了,“画信”就是有字有画的书信。其实这样的东西,在古代或在现代、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曾经有过,如人的“随意画”,民间百姓的以画代言的涂鸦,只是人们并未有意识地去做而已。  相似文献   

16.
公共关系是一个泛概念,它既包括公共关系活动和过程,也具体指公共关系学科本身,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定。公共关系——指的是现代公共关系、现代公共关系学、现代公共关系活动和过程,同时,它还指的是“古代的公共关系”、“古代的具有公共关系意识的行为和过程”。因此对于公共关系的应用研究从公共关系的源头出发,仅就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活动,或者说以中国古代的具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活动为具体参照物,进行一些应用性的、可行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散”,是与“韵”相对应的概念。中国的“韵”主要指诗歌,不但必须有韵,而且一向也比较“整齐”。相比之下,不押韵,句子长短不齐,与口头交际用的自然语言差不多的形式写成的各种章,就是“散”。  相似文献   

18.
“韵味”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揭示了中国古代诗歌复杂微妙的审美特征。“韵味”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诗歌“韵味”由内容、形式、语言、技巧等多种因素构成,古人对诗歌“韵味”提出了深远、丰富、新颖等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受地理文化环境及奴隶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古代西方很早就开始谈论“自由”、“平等”等理念,表明古代西方法学家对个人主体权利的重视。比较中、西方法律文化思想,可知“自由”、“平等”观念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缺失,古代中国缺乏个人主体意识。因此,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强个人主体意识以及促进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悲剧意识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因此,从先秦始,中国学就与悲剧精神密不可分了,以“悲音为美”成为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一个显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