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个语言符号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时就会出现歧义或语义模糊现象.广义上来说,语义模糊包含了歧义现象.但两者也存在区别歧义是孤立地对语言符号进行解码时产生的,借助语境很快便消失;而模糊现象是语言符号内在的语义不清晰和不明确所造成的,是语言的内在特征,有语境也不一定能消除.  相似文献   

2.
语言歧义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英语中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产生歧义的不同原因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排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因而造成的不同的理解。歧义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就语言因素而言,歧义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语义层面、语法层面和语用层面。无论哪种语言歧义都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这可以说是歧义问题的客观性。另外,语言接受者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会成为产生或者消除歧义的潜在根源。文章将分析了歧义产生的三个因素,并探讨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翻译过程中,单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语法结构不明、语义关系不确定、语用含义不明确和文化差异等都会导致歧义。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有助于理解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具体语义,有助于排除歧义。目前歧义结构化解和翻译理论研究尚不成熟,歧义语境论不失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中广泛存在歧义问题。歧义使语言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从而使其成为有效的交际手段;它是一个表达式具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或解释。语言的表达式与意义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若干的关系。语言的语义内容是无限的,大到人的想象力所能及的范围。使用有限的表达式表达无限的语义必然产生多义性,而多义在语言使用中常常导致歧义。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单纯从语言学角度看,歧义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音系和词汇方面造成的歧义范畴只局限在句子的个别词上,可称为局部歧义。语法方…  相似文献   

6.
歧义现象是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现象。歧义研究可以考察表面相同的形式实质上的差异,进而使我们深化对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所以历来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歧义就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歧义要与多义、模糊、笼统等相关概念区分开。在分析常见格式时,要从句法和语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语境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构成语境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语境的因素是无限的,我们只须也只能列举一些主要因素。语境中的歧义现象。是指一句话在特定语境中,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语境歧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产生语境歧义的因素有话语的语义内容和种种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汉语常见歧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3):103-104
歧义是指一句话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汉语中歧义的产生,有语境的原因,也有语言自身结构的问题。歧义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消除。  相似文献   

9.
论英语中歧义的产生、表现形式和积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歧义是语言本身一种内在的现象,它的产生与语符系统、心理联想和文化语境等密切相关,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歧义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并在许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宝 《考试周刊》2009,(46):24-25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歧义现象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有三种类型:句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一本文借例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普遍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括词句等)缺乏清晰性,意义模棱两可,具有两种或多于两种意义,从而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的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语言的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语言学家、学者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从英语语言、语义的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逻辑看歧义的产生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语言哲学和逻辑学主要以澄清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为目的来看待和研究歧义。语言表达式的多义是导致语言使用产生歧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歧义的产生应该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来进行。语境既可能消解歧义,也可能保留或产生歧义。认识歧义的多种表现形式,有利于利用多种语境来解决多种歧义问题。从自然语言使用本身出发,对歧义只能是分析、防范、利用,而不可能指望通过使用某一种人工语言将其杜绝。  相似文献   

13.
英语歧义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现象是普遍的。英语的歧义现象在使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同时,也给交际带来困难。本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化等五个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歧义是语义的不确定现象,在自然语言中非常普遍。结构歧义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其产生系由多方面原因造成。认知语境是结构歧义的重要制约因素,可以凸显意义,构成语义理解的基础。以认知语境为参照,可以帮助确定歧义结构的意义,使其理解更为准确,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5.
歧义是语义的不确定现象,在自然语言中非常普遍。结构歧义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其产生系由多方面原因造成。认知语境是结构歧义的重要制约因素,可以凸显意义,构成语义理解的基础。以认知语境为参照,可以帮助确定歧义结构的意义,使其理解更为准确,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6.
歧义现象在任何语言中都普遍存在,英语也不例外.英语歧义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多种,大体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英语歧义句可使语义含糊不清,妨碍人们正常交流,另一方面,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运用英语歧义,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不同层次。英语的歧义现象在使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同时,也给交际带来困难。文章从语音、词汇、语义、文化等四个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英汉语言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如何消除语言歧义产生的负面影响、发挥语言歧义积极作用的有效方法。方法: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境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引起两种语言歧义现象的原因和特点,结果:中英文化差异引起语言歧义现象的产生。结论:各种语言歧义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非所有的语言歧义都需要消除,因为语言歧义可以作为一种制造幽默的手段,用于相声、广告等言语交际形式和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9.
王跃武 《教师》2014,(15):123-124
歧义现象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汉语语法有很大的关系。语音方面,由于单个词轻、重读不同引起的歧义,由于重读位置不同引起的歧义。词汇方面,由于多义词和同音词产生的歧义。语法方面,由于词性不同、句法层次不同、词的兼类、句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语义方面,由于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由于语义指向不明而导致的歧义。另外还有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语境歧义。歧义现象也是可以被消除的,它对于我们对汉语语法的掌握与运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一个短语或句子同时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这种语句歧义给语言的准确表达和交流带来了障碍。本文从语音异读、标点不当、语义繁难、语法多元、语境欠缺等方面对歧义语句作了分析,并对如何消除歧义语句谈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