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教材分析《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讲读课文。作者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采用由面到点的方法,对趵突泉进行了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突出了趵突泉水清、量大、态美的特点,歌颂了大自然的美。描写大泉和小泉景色特点的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抓住重点,通过细致观察,采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写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由具体事物引起的联想,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自然美,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掌握生字“偏”、“藻”和多音字“济”。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趵突泉》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八册的一篇看图学文 ,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具体描绘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 ,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课文的重点是第三、四自然段 ,作者在这两个自然段里对大泉和小泉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并尽力抒发自己的种种感受 ,从而引起人们对美景的向往 ,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像。二、教学目标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 ,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  相似文献   

3.
《趵突泉》(六年制小语第八册)是一篇新入选的课文。作者对山东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作了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趵突泉的美姿。教学《趵突泉》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写趵突泉的美的。  相似文献   

4.
《趵突泉》是一篇看图学文。老舍先生以清新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以一个“美”字贯穿全文,让学生美在其中。一、调动感官,体会形象美课文插图是一幅国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找找大泉和小泉,直观、形象地把握对趵突泉美的感受,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还可以补充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丰满趵突泉的形象。二、赏析品味,体会语言美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两个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大泉和小泉的美,引领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充分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1…  相似文献   

5.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材编排顺序为讲读课文《海底世界》、《观潮》,阅读课文兼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独立阅读课文《一颗苹果树的来历》和《基础训练2》.本单元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为训练重点,要注意把训练重点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海底世界》一文训练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潮》一课的训练重点是教给学生对动态事物要按其本身发展变化的顺序来观察,《爬山虎的脚》和《一棵苹果树的来历》则强调重复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基础训练2》第六题是检查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作文训练.一、教材简析讲读课文《海底世界》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了美丽神奇的海底世界.揭示了海底之谜,是一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典型教材.  相似文献   

6.
《高粱情》(第九册)是一篇借物抒情的课文。学生对作者所写事物缺乏认识,对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情难以把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披文人情,缘情悟理。  相似文献   

7.
一、巧用课文,读写结合,培养兴趣。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中高年级的每一篇教材都有读写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突出这些重点,做到读写结合。如第七册第五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表述的,并把从课文中学到的抓特点写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实践。如学习了《鲸》《雪猴》,就让学生练写《淘气的小猫》《可爱的小狗》……为作文打好基础。 …  相似文献   

8.
《颐和园》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课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它按游览的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同时,它是体现单元训练项目“写文章要有中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阅读,了解颐和园优美景色是教学的重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呢 ?其做法是:   一、入境审美   本文构思清晰,画面绚丽,处处溢美。感悟它的美丽,是让学生动心动情的基础,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入境,去感受它的美。 1.看。孩子们在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  相似文献   

9.
这一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基础训练.《放风筝》和《桥》是看图学文,《珊瑚》是讲读课文,《海龟下蛋》是阅读课文.教学这一组课文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还要加强字、词、句、段的训练.五册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观察”、“抓重点”“抓特点”、“顺序’,观察训练是其他三项训练的前提.两篇看图学文,图和文表现的内容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图画用线条和色彩构成形象表现事物,课文用语言叙述描写事物.可以一边看图一边学文,也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家的猫》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生动、具体的事例描绘出了一只性情古怪、行动淘气、逗人喜爱的大花猫,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要求学生写作文时不要说假话、空话,不生编硬造,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叙。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训练重点。教学本课要依据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课文的写作特点,落实读写训练重点。   一、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学新课时应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大体了解…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中年级的读写训练,应以段为重点,具体讲就是让学生理解自然段的意思,写出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片段,为篇的训练打好基础。小学语文第六册围绕这一重点,安排了两个训练项目:一是”怎么说就怎么写’;二是”把一段话写清楚”。现以《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教学,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读中学说,说写结合。一、理清课文叙述顺序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说或写的重要途径。分析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有条理地进行叙述的方法。在学生通读《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基础上,我着巨弓慢学生理活作者的思路,明日…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有看图学文《放风筝》和《南京长江大桥》,讲读课文《珊瑚》,阅读课文《海龟下蛋》及基础训练一。 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观察结果。看图学文要通过对画面的观察,侧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要求观察有序,抓住重点,特点,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珊瑚》是重点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把握住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理解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重进行读懂一篇课文的训练,指导学生运用从讲读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 为落实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突出重点训练项目,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问,了解意义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生动、具体地介绍说明的方法。3在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单元教学构想本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组成。课文侧重于介绍和说明事物,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O教学时,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具体、生动的说明的。第14课鲸(~)教材指要1本文思路:鲸的大小——~类属及种类——~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金蝉脱壳》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现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神奇有趣。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写蝉儿脱壳的过程非常具体生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曾两次教学,这两次教学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金蝉脱壳》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现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神奇有趣。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写蝉儿脱壳的过程非常具体生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曾两次教学,这两次教学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   《我们家的猫》是一篇讲读课文。老舍先生具体、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依据大纲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应是: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猫的思想感情。而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并体会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7.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会课文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并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课文的难点是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本课应紧扣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生字、词语训练,即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故乡的杨梅的,并进行分段练习,可设计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18.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会课文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并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课文的难点是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本课应紧扣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生字、词语训练,即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故乡的杨梅的,并进行分段练习,可设计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19.
教材说明: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课文共五篇。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哪些是联想,进而明确在把所见所闻写得具体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联想,文章的内容才会更充实,感情才会更深刻。教学要求:学生查字典学习生字词,认清多音字乐、传、弹、难、朝、佛在本课的读音;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具体事物,哪些是联想,能回答课后作业1、2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组教材一共有三篇课文 ,《我们家的猫》是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首先真实具体地描写了大花猫性格古怪 ,又追述了它小时候淘气的事。教学时 ,要抓住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一要真实 ,二要具体” ,告诉学生写文章的时候 ,不要说“假话”、“空话”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真实、具体记叙事物的 ,从中感悟出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我们家的猫》 ,可以采用“读、查、定、达、验”五个步骤来进行。一、读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元导读、预习提示 ,读课文 ,读课后思考题 ,读“读写例话”。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训练重点 ,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