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预测和再造新生入学后体育课身体素质考核评分表,为教师上好新生体育课提供了一份参考评分表。  相似文献   

2.
身体素质练习在体育课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提高运动成绩,增进学生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的根本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3.
依据2004~2007年“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营”四年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数据,运用正态检验等研究方法,对2004年版的《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进行验证,从全面系统地探讨和研究其身体素质评分标准合理性问题中,发现少年甲组较少年乙组的评分标准更具合理性,少年乙组的部分评价标准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0、2005和2010年三次全国范围内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中学生肺功能水平、力量素质、爆发力等素质的下降趋势有所改善.那么没被调研的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学生的体质状况目前究竟如何?笔者根据《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及《体质学》中统一规定的《测试细则》要求,于2009-2011年对该校2009级新生进行了有关体质指标3年间的追踪测试研究,并按照统计学原理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研究分析,以揭示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新生入校时体质发展变化规律,为科学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探索江苏省外国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研究及某初中学校学生形态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该校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建设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为能增强学生体质这一课题的研究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35):90-91
现如今我国的众多小学之中,大部分学校只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若是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开展小学体育课身体素质课课练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在全民健身热的今天,如何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如何让我的学生在学习的重负之下有个强健的身体,不但是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体现。上好冬季的体育课不但可以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能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难的坚强意志。但是由于北方季节的特点和学习文化课压力的增加,所以很多的时候冬季的体育课很难有效的开展,如何上好冬季的体育课就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定要从小锻炼。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教育不仅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水平,更加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近年来,体育测评分数也在中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科技人才,更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学生的体育锻炼大多集中在体育课堂上,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探讨如何有效充分利用体育课在有限的课时里发挥体育课程最大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锻炼、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关系社会总体健康水平,从对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情况看,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耐力、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肺活量、体重指数等指标均不容乐观,达标者比例较低。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成因较复杂,统计分析并未显示体育锻炼习惯和运动兴趣等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总体评价趋于良好,但多数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反映体育课与学生锻炼习惯之间的弱相关。高校体育课教学应强化\"在场\",发挥体育课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与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的测评争议较大。《湖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说话”项的评分标准存在某些欠妥之处,突出表现在某些概念的界定与阐述、定量控制与定性特征的吻合度及自然流畅要件的制约力等方面。从测评实践的角度对评分标准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构想,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确保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并增进其透明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制度安排。本文认为,一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仅取决于会计准则制定质量、会计准则内容质量,还取决于会计准则遵循质量和会计准则支撑系统质量。目前,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严重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为构建我国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3.
《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试行 )在测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在“说话”语音面貌“质”与“量”的界定上存在不合理之处 ,为减少评分误差 ,应给予“系统性的错误”统一的科学的解释 ,对“方言色彩”则可按显露程度的不同分级量化记录 ,而第四档“量”的规定宜放宽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本文提出了建立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思路 :即建立统计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市场监控体系以及法律监控体系 .工作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统计数据搜集质量、加工整理质量、存储保管质量及提供质量等四个环节的质量监控 .市场监控体系着重讨论统计信息市场对统计数据产品发生的市场监督、约束及控制 ;法律监控体系主要从完善统计法、强化执法力度和增强法律意识三方面论述 .  相似文献   

15.
    
Grades are important for admission of students in most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Analyzing admission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data at a major Norwegian business school, we find that the grading practice of teachers at regional colleges sending students to the school is affected by the average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being graded. Teachers at colleges recruiting good students from upper secondary school tend to be strict in their grading practice, while teachers at colleges recruiting less good students tend to follow a lenient practice.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grades and hence for optimal admission procedures. We develop a methodology to assess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ial grading standards. Approximately 10% of the students in our data are admitted at the expense of more competent students. We demonstrate costs for the school admitting the wrong students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e rejecte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关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及统计议题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试就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设置衡量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原则、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测评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文评改包括作文的评语、讲评与修改,其质量的优劣对学生的写作心理发展、写作知识掌握和写作技能的培养影响很大。作文评分标准与评改质量是导向与具体操作的关系。作文评改质量尚无评判标准,需要进行质性描述与量化表征,努力构建作文评改质量标准体系,以利于促进作文评改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主要环节的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是建立和实施有效质量监控的前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由组织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分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构成,形成了以教研室为基础,各系为实施主体,院级为主导的院、系、教研室三级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探索性实验、演示实验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几个措施 :加强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近代物理实验内容的引入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兴起了教育标准运动。在建立和实施标准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标准本身的质量问题、如何帮助教师理解标准的问题、如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问题、考试如何与标准相适应的问题以及如何恰当评分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