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斯大林诞生一百周年。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在反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在三十年代的关于阶级斗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就其基本方面来说是正  相似文献   

2.
尼·谢·赫鲁晓夫是斯大林逝世以后,前苏共和苏联国家最重要的领袖,也曾经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上锋头最健的一个政治人物。他的回忆录在西方出版后,因为多少披露了其人及其时代的历史、矛盾,引起了相当的反应。本刊所载,是其中的一章:《有关前人民民主国家》。曹介民教授从俄文译出(《历史问题》1994年3期)。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一国建成”论评析刘文汇众所周知,列宁逝世不久,斯大林就提出了在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并导致了联共(布)党内的一场公开论争。对这场论争,我国理论界历来都肯定斯大林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而且认为他的“一国建成”论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一国...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是我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全伙界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革命运动的鼓舞者、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领袖和天才导师斯大林和我们永别的一天——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转瞬他离开我们就是一年了。一九五四年的今天,我国人民和全世界劳动人民在一起,将都要以极其沉痛的心情来向他致以深切的怀念与哀思。斯大林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是他以自己毕生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和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斯大林和列宁共同缔造的苏联共产党,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资本主义体系冲破了一个大缺口,从而开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全世界人民胜利的局面。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承继了列宁的不朽事业,领导着苏联人民胜利地建成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又正在从社会主义的建设胜利走向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斯大林所处的时代是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他在哲学上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无产阶级夺权以后如何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因此,斯大林哲学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继列宁之后,以斯大林为杰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于当时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是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领导联共(布)党开展了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斯大林对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等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在纪念斯大林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缅怀他的伟大功绩,学习他领导苏  相似文献   

7.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1964年),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时期。他执政11年.也改革了11年。上台以后,赫鲁晓夫以非凡的勇气和胆略,向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斯大林模式发起了冲击,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对苏联的原有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苏联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中,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苏联哲学在其发展的后期.经历了一个深刻的人道化过程。这是苏联哲学的实质性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面貌,而且对苏联的改革和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产生了重大影响,是理解苏联历史性巨变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总结的重要历史现象。一人道化──1953年以后苏联哲学发展的基本倾向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与整个苏联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相适应,苏联哲学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方面,苏联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新课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传统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大量新内容被发掘出来。对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代末,斯大林在苏联党内确立了他的个人领导地位,从这时开始,直至1953年他逝世为止,是苏联历史上的“斯大林时期”。在此期间,苏联形成了一种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该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和限制商品经济正常发展,同时又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斯大林时期有关商品经济的所有理论与实践问题,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几乎都首先与斯大林的名字有关联。这一方面由于斯大林多次谈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问题,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则专门论述了这一问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代末,斯大林在苏联党内确立了他的个人领导地位,从这时开始,直至1953年他逝世为止,是苏联历史上的“斯大林时期”。在此期间,苏联形成了一种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该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和限制商品经济正常发展,同时又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斯大林时期有关商品经济的所有理论与实践问题,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几乎都首先与斯大林的名字有关联。这一方面由于斯大林多次谈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问题,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则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斯大林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和思  相似文献   

11.
在苏联刚刚诞生,某些人就急于搞社会主义建设之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宁曾大声疾呼,告诫大家:“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可能的”列宁及他的接班人斯大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狠抓了基础教育.成效世界公认,他们仅用了廿几年的时间,到五十年代,他们的科技水平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乘驾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苏联的经济人均收入也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2.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是经由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直至斯大林体系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与20、30年代苏联哲学讨论密切相关的理论发展过程;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演化过程主要发生在30年代以后,以凯德各夫和科普宁为代表的认识论派对突破斯大林体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全面了解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该体系的利与弊,并由此正确认识和发展、完善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评价是一个关乎社会主义制度和历史的大问题.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从一开始就坚持了科学分析的方法.在指出他的过错的同时,坚决维护了他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基者之一的地位和形象.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我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者们采取了稳定的尊重的态度.维护了稳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实践依据就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别是我们自己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总结。 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但实践结果却各不相同,有的取得成效,有的却受到挫折。其原因何在?关键问题就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个问题上,列宁曾为我们树立光辉的典范。十月革命之初,列宁基本上按照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企图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方式,直接过渡到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当事实证明这种政策不切实际时。列宁马上承认了这个方法的错误性。并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采取特殊的形式来建设社会主义。此后,他依据俄国特点,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有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提出社会主义阶段仍需保留商品和货币、商业和流通。列宁逝世后,接替列宁的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艰巨的斗争。终于在1936年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新诞生的人民民主国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都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领导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斯大林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造成的失误,都与这个时期干部制度建设的得与失有密切的关系。斯大林在巩固和完善列宁建立的干部制度的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新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对斯大林时期干部制度建设及其经验教训做一番历史的考察,可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演变与苏联解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历史翻过最后的一页,走向解体,成为本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集权体制的形成、修正乃至崩溃做一历史客观的分析。一、集权体制的形成、定型时期苏联集权体制发端于列宁时期,完全确立则是在斯大林执政的三十年代。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缔造者,列宁提出了建设新生政权的理论构想,尤其在关于无产阶级政权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要实现劳动者对国家直接管理的思想。列宁多次提到要“普…  相似文献   

17.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曾经出现过新经济模式(列宁模式)、托洛茨基等人提出的“超工业化模式”、布哈林模式和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主义模式,这些模式中的人本意蕴是不相同的,新经济模式(列宁模式)因为列宁的去世以及其它原因而中断,“超工业化模式”因为不符合人民的意愿而退出历史舞台,布哈林模式也随着斯大林对其人身的剥夺而湮灭,历史选择了斯大林模式并最终定格。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族主义模式因为偏离了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不仅没有成功,反而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人本实践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8.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1964年),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时期.他执政11年,也改革了11年.上台以后,赫鲁晓夫以非凡的勇气和胆略,向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斯大林模式发起了冲击,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对苏联的原有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苏联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经济模式在苏联确立之必然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逝世后苏联放弃了新经济政策而选择了斯大林经济模式。这一选择绝非偶然侥幸,而是众多历史因素交互作用而致的一种必然结果。这些因素体现为经典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理论的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过、国际资本主义对苏俄的危胁、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传统的影响以及列宁逝世后苏共高层领导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和态度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普遍重视斗争哲学,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和谐哲学的重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显示了以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代主题的拓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