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反对腐败方面,"四清"运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下,这次运动是得不偿失的。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反对腐败,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从中得出经验教训,群众运动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的,其负面作用很大。在反对腐败时,走群众路线和运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应走群众路线,完善各种法律和制度,将群众路线法制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和新形式,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践行网络群众路线,使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有利于人民群众共享信息技术发展红利,使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个人的力量。网络群众路线的产生是以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物质前提,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通过互联网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为理论依据,以网络空间治理的有序推进为先行保障。网络群众路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操作的便捷性、覆盖的广泛性以及对象的隐匿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始终把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作第一位的政治问题,认为要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党必须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能否实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共产党员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心系人民,关心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并要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郑重宣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当前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权。面对权力的滥用,必须有效地加强对权力行使的制约。本阐述了依法治权实现的主要途径,指出只有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才能防止权力腐败,使权力在法律的规范下正确行使,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透明度、权力监督与高校腐败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办学权在监督盲区中自由伸展是高校腐败风险之源。高校应当以信息公开开启权力监督之门以有效治理腐败。高校信息公开能彰显权力监督本源,降低权力监督成本,强化权力监督基础,增强权力监督实效。高校腐败治理之要义在于切实提升办学透明度,高校应当战略性地公布办学权力"清单",实质性地提升办学信息公开度,系统性地建构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权力特殊性决定了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本文把行为法学的主体行为理论运用到权力主体行为,从七个方面提出对权力主体行为的限制,通过细分和量化权力,达到以法制权,反对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工作中所应遵循的根本路线,理所当然也是提高和创新社会治理水平与能力所应遵循的核心路线。当前我国党群、干群关系复杂,涉及民生且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治理的成效。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贯彻群众观点,在社会治理实施中坚持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依靠人民群众,社会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治理贯彻群众路线的几个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青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4):111-114
健全完善的政府决策机制是政府正确科学决策的重要制度保障。创新政府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政府决策机制,是新形势下腐败治理的客观需要。在政府决策机制创新的前提下,坚持公平正义、民主科学、依法决策可以有效规避腐败风险,遏制腐败的发生和蔓延。关注和探讨政府决策机制创新视阈下的腐败治理问题,对于拓宽腐败治理视域,创新腐败治理方法,塑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形象,以及建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满意政府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的精髓,就在于作为法治主体的人民依法治权,依法治官,首先治好了官,然后才能依法治事、治人,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贯彻群众路线,使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群众路线,同样会取得伟大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滋长了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消极腐败等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忧虑和不满,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受到了损害。因此,我一J必须恢复和发扬毛泽东~贯倡导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群众路线。为…  相似文献   

11.
缺失与完善:腐败治理的问题分析与应然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腐败治理已经取得突出成就,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与缺失,主要表现为倚重思想教育而疏于利益保障、强调以权治权而人治现象突出、监督的原则性强而实效性弱、事后惩治力度大而事前预防功效差、政府高度重视而民众参与不足、偏好运动式惩治而忽视制度化反腐等。基于反腐倡廉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党和政府需要更加系统地抑制腐败产生的动机、更加努力地减少腐败存在的机会、更加坚决地校正腐败结果的影响,从而取得腐败治理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我党的群众路线是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群众路线”的外延十分广泛,可以涵盖很多方面,诸如从严治党、治理腐败以及民生优先等问题.王夫之作为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观点,诸如“察民情”、“严于治吏,宽以养民”等都对我党执行贯彻群众路线有着现实的借鉴价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政治肌体上的恶性肿瘤,是跨越不同历史时期和国界的一种反明现象。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行就是腐败。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探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根源,为我们认识腐败、研究腐败、治理腐败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从制度上治理腐败,要尽快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完善对行政机构的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确保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正当合法利益的实现,并强化道德约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始终把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成第一位的政治问题.他认为我们党要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走群众路线,心系人民、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党的各项工作必须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能否实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5.
解决权力腐败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权力腐败是权力异化的表现,是公职人员滥用权力或偏离职责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权力腐败问题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德治在预防权力腐败中的作用。在运用法律手段治理权力腐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通过加强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公职人员加强道德实践、促进公职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等治理权力腐败的德治途径。  相似文献   

16.
防腐抗变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导致公务员腐败的诱因是多层面的,如果从政治文化视角来看,就在于政治文化由于其巨大的历史惯性尚未丧失其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功能,同时社会转型,新旧政治文化交替冲突,造成核心价值真空和传统信仰符号缺失,为公务员腐败的动机和机会生成提供诱导。要探索在政治文化视角下治理公务员腐败的路径,总的来说就要扬弃传统政治文化,推动人民话语权和行动权的回归,重铸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新型政治文化体系重建。  相似文献   

17.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基本问题。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解放区探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转化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文化治理的方法论特色是群众路线。具体而言,首先是运用群众路线组织和教育民间文化人、艺人,实现瓦解封建文化组织体系和巩固新民主主义文化阵地的目标;其次是动员文艺工作者与民间艺人共同创作,运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来表达新民主主义价值理念,产生新作品;在此基础上,把业务改造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内涵,创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艺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些实践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转化创新,引起多方关注,并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得到系统介绍,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是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指为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当前,权力腐败在社会转型时期又有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化堕落。它污染了社会风气,威胁着社会稳定。能否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关系到能否准确寻求消除权力腐败思路的方向性问题。笔者通过对权力腐败道德成因的分析,凸现道德反腐制腐的价值,指出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加大权力道德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19.
执政为民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来自群众,也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是正确的群众观的基础;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加强党群关系,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则是正确的群众观的内容。各种腐败行为究其根源都与思想上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相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权力必须置于有效监督之下。以民制权,即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实现以民制权,必须构建起一系列社会监督的有效机制,包括:整体协调机制、权威支持机制、舆论性民意表达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