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主要从各地区自然基础、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口文化素质等几方面分析了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同时指出了内蒙古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利弊.  相似文献   

2.
王鹏  陆浩然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82-86,97
以广佛肇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测算并分析了广州、佛山和肇庆三个城市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广佛肇经济圈内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广州、佛山两市的区域创新效率要高于肇庆市,区域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效率的推动作用大于研发经费投入的推动作用;同时,区域产权结构、区域基础设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和区域对外开放度这四个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正的影响,而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创新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量化评估长三角工业SO2排放影响因素的减排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有助于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减排路径。基于全过程控制的视角,采用LMDI完全分解模型对长三角城市工业SO2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源头驱动因子对长三角工业SO2排放表现为促增作用,而过程控制因子和末端治理因子则表现为减排效应。考察期内各影响因子的减排效应存在时空差异,末端治理是长三角各城市工业SO2减排的主要手段,其在经济发达城市的减排贡献较之于经济欠发达城市相对较小,经济增长则对工业SO2排放的促增作用最为显著但趋于减弱,而经济结构、煤耗结构和煤炭清洁利用的减排效应逐渐凸显,且其减排能力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末端治理水平是当前减少SO2排放的通用型措施,而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和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在未来则有更大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各地碳排放量不均衡现象,对中国1999~2013年30个省份碳排放进行度量。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采用面板门限回归估计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析经济增长因素对碳排放量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GDP水平变量为门限变量时存在单门限效应,将模型划分为高低两个区制;GDP增长速度变量为门限变量时存在双门限效应,将模型划分为高、中、低3个区制。在高GDP水平区制和中、低GDP增速区制下,EKC存在拐点。根据估计结果将中国碳排放情况划分为6个象限,对各地区进行划分,并对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0—2017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浙江省整体上生态效率表现较好,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浙东北地区平均值高于浙西南地区。2010—2017年间各地市之间的生态效率差距呈扩大趋势,存在σ发散特征。进一步使用Tobit模型对浙江省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金融聚集程度、科技创新水平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与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为提高区域生态效率,应提升区域金融聚集度,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国家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发展的成败.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作为自变量,分析各个地区之间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特征变量上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并以1996-2005年的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子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自主创新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针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基凯  吴群  黄秀欣 《资源科学》2010,32(5):959-969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二三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⑤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大城市能耗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飞  刘毅  金凤君 《资源科学》2013,35(2):240-249
特大城市的能耗已从生产领域转向城市功能和自身发展方面,因此其能耗具有与中小城市不同的特性。本文首先分析2010年61个特大城市能耗的空间分布特点,再利用D氏数指分解法对1996年-2010年间32个特大城市的能耗变化做因素分解分析,在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增长、人口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经济规模、单位产值能耗、人均能耗、人口密度、能源空间支持等5项指标,计算其对城市能耗的贡献率,分析共性与区域差异。结论显示:城市所处区域(特别是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对其能耗量和能源利用方式有较大影响;经济因素仍是特大城市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贡献率较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人口因素在特大城市能耗变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低碳型的生活方式是特大城市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紧凑型空间是城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应提倡精明增长,建设紧凑型城市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创新的俱乐部收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构建出能有效打破东中西部的预先设定而对俱乐部成员进行识别的时间序列收敛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1990-2010年的数据为资料,对中国区域创新的俱乐部收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包括12个省份在内的向以领先省份北京为稳态水平收敛俱乐部,并且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对俱乐部收敛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浙江省1986—2009年货物周转量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是否有影响。接着,根据弹性理论建立计算模型,定量测算物流产业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程度。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浙江而言,物流业发展水平每提高1%,进出口贸易额平均提高2.90%;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随时间变化有所差异。最后,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区域合作深入以及对外开放的新要求,系统研究广东省智能家电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应对现状、问题和对策。通过梳理分析2010-2021年广东省智能家电企业在出口过程中涉知识产权贸易调查和诉讼纠纷案例发现,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主要包括通过启动知识产权调查达到贸易遏制效应的美国“337调查”,企业间通过滥用专利权达到争夺市场份额、获取商业利益,以及通过恶意抢注商标域名以阻碍中国智能家电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等;而中国企业在应对识产权贸易壁垒过程中存在着海外维权成本高、专利许可谈判处于弱势地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薄弱以及中小企业应对能力有限等四大问题。根据研究发现,提出建立政府、协会、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应对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二者关系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出口贸易二者关系主要分为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两方面。对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出口贸易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理论综述,以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双对数”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能力与福建省各设区市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九个设区市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加大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能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出口贸易总额较大的14个国家(地区)200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使用Eviews5.0进行了贸易引力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对欧洲、美国、新加坡与中国香港等市场"出口饱和",在原有的出口结构基础上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而对中国台湾省、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则"出口不足",尚存在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全球粮食贸易的时空格局与地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961年-2006年全球粮食贸易时空格局和区域差异的定量分析,发现全球粮食贸易格局无论是时空分布还是地域格局都有了显著改变。研究表明,这种格局转变一方面与各区域人粮对比关系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粮食贸易格局中的角色转换有关。从粮食数量上看,尽管发展中国家已取代发达国家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出口贸易区,但对粮食净贸易额的分析表明,这种单纯的数量分析并不能揭示贸易量背后的真实经济涵义。事实上,从贸易额看,发达国家始终是全球粮食贸易的净收益地区,而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则维持了一贯的粮食贸易逆差态势。区域尺度的分析则进一步表明,这种差距水平仍在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促进区域经济成长的机制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通过促进区域分工演进、要素积累、结构优化和机制创新等途径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认清不同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作用机制侧重点,有利于各地制订最适当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在20多年的发展中,外资对我国加工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外资对我国加工出口贸易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中外资的贡献与负面影响,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前涛  闵晓婷 《科教文汇》2011,(19):194-194,206
云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差异较显著。本文拟从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两方面提出缩小云南省区域差异的建议,以期为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完全可以计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经济损失预测就是在已经获取某些评价指标值的基础上,通过所建立的经济损失预测模型,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给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法构建了经济损失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高达92.99%.预测结果表明,模型融合了各指标对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指标的选择和模型的构建都是科学合理的,为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经济损失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