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世纪,人类有关语言本质问题的认识,在已有语言工具论、符号论等有关理论继续得以向前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语言世界观说、语言生物机体说,以及语言的本质在于交际等一些新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有关"语言"的定义,有语言工具说、符号说、本能说、世界观说、社会现象说、存在说、行为方式说,以及表述说、表达说、词语规则说、系统说、活动说、信息说等种种说法。虽然现有的诸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正确地反映了语言的某种本质或性能的一面,但却因思维方式及视域所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诸如不能系统、深入、恰切地反映语言的真正本质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依据作者提出的层次语言本质论之理念,自然语言意义上的"语言"的定义应该按着语言的底层本质(基础层次)、一般本质(核心层次)、特殊本质(表象层次)之层次本质观念,重新做如下新的界定:语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音义结合的表现符号。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的浯言观认为,谈论不是人的语言,而是自然的语言。他认为语言的本质不可能是任何语言性的东西。道说(sagen)意味着:显示,让显现,让看和听。这是一种自然事物的显示,是自然之音的鸣唱。大地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的有声语言乃是来自于自然的寂静之音。  相似文献   

4.
哲学运思总要关涉到语言,无论是对现象或现象背后的存在有所思或有所道说。因此,海德格尔断言语言是最切近人的本质的存在,本考察了海德格尔后期作有关语言的思想,认为他与其他语言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不回避形而上学的问题,而且还从语义,语用的立场对存在作了深入的研究,他对哲学语用学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探讨,即使在今天也给人们以巨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为了向“思想贫乏”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海德格尔走了一条由“存在”到“道说”的哲思之路;“道说”——本质的语言就是存在之家。体现了海德格尔语言观的最大特色,即从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角度揭示语言与存在的本质联系.重新奠定人与存在、人与自然新关系的基础;正确面对和接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挑战,改变“无家可归”的命运,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倾听”自然这个“神圣者”的“道说”中通达存在之真理,进入精神之家园。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人类有关语言本质问题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得以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不乏一些新的思想灵光的闪现。一方面,传统的语言工具论、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阐发与张扬,另一方面,以语言天赋论、语言行为论、语言过程论、语言本体论等为代表的新的语言本质观激荡涌生,开启了人类有关语言本质问题认识的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7.
"家族相似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提出的一种影响深远的比喻性说法,被后人视为维特根斯坦反本质主义的纲领之一。"家族相似说"认为不存在语言的本质,各种语言游戏之间的"家族相似"是一种错综复杂、重叠交错的"相似性"关联,应通过"不要想,而要看"的方式研究语言的个别性、多样性。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说"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对语言的界定和认识有很多,但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工具说、符号说。而这几种语言定义都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和不足。于全有教授对“语言”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这种全新的定义,颠覆了传统的有关语言本质观的认识,从根本上肃清并解决了传统的语言本质观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中国语言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弱点和难点,提出了应用Oxford有关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克服说的弱点策略的建议,探讨了该学习策略对学习者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维特根斯坦后期所提出的“语言游戏说”全面阐释了语言的多样性、规则性、家族相似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语言游戏说”的分析,指出“语言游戏说”对第二语言习得有着较大的启示作用,并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语言混合”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且为经济、政治和意识相互作用下的语言结果。这种现象最初的语言形式为“混杂语”中的“皮钦语”。它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混合语”,其产生有以下几种说法:妥协说、自尊说和势力说等;另外,“语言混合”过程中的语言变体概念本身,如“混杂语”和“混合语”,及与人们所认知的语言变体,如“中介语”和方言等存在着关系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语言混合”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且为经济、政治和意识相互作用下的语言结果。这种现象最初的语言形式为“混杂语”中的“皮钦语”。它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混合语”,其产生有以下几种说法:妥协说、自尊说和势力说等;另外,“语言混合”过程中的语言变体概念本身,如“混杂语”和“混合语”,及与人们所认知的语言变体,如“中介语”和方言等存在着关系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语言输入输出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过程,是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要使英语视听说教学三位一体,使学习者高效习得语言技能,输入输出理论对其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文学语言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关于文学语言的“包容”说和“全语体性”说、“对立”说和“统一”说、“载体”说和“本体”说、“内指”说以及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等,试图比较全面地回答文学语言的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摹仿与诗艺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对世界文艺理论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诗学>中关于"摹仿说"的阐释,认为诗歌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还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富有想象力的摹仿,其中语言是衡量诗歌艺术的标准.亚里士多德首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诗作了分类,进一步区分了诗与其它艺术,实现了对诗的艺术本质的界定.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晚期强调走在通往语言的途中主要是通过诗意的经验获得的,并提出口号“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他分析和批判了日常语言观和形而上学的语言观,认为它们都未做到“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海德格尔强调经验语言,让语言自身说话,从而让语言回归其本性。他对语言的揭示叫作倾听的言说。道说让我们倾听并让我们到达语言自身的言说。人被大道用于化无声的道说为有声的人言,并且是大道的开辟道路使道说达乎人言。在他那里,语言被理解为道说,显示着世界与事物,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要义就是说不可说之神秘。  相似文献   

17.
约翰·奥斯汀明确提出语言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行为的思想。语言行为说打破了语言表达论的传统认识定势。日本社会语言学界对人们的话语行为作了细致研究,探讨语言变异是怎样产生的。从语言变异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参加者的社会特征在语言变异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性别、阶级、种族、年龄、地位等。日语中的语言变异显示了人类语言行为的社会特征。确立语言是人类行为的思想使日本社会语言学取得丰硕成果。我国的语言工作者亦应关注奥斯汀语言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通过看图说意、看图说式、说算理、自己说、同桌互说等多种途径,丰富学生说的内容,使学生想说、敢说、愿说,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谋划     
语言不是人类的工具,相反,语言是人类的主人。语言的本质就是它自身,语言“说”,语言才敞开,世界也才能敞开,语言不“说”,世界混沌一片。语言开启了理性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存在于语言的“说”中。语言“说”出它的存在,语言敞开,显示。语言“说”,语言在谋划,逻辑思维是语言的谋划,文明也是语言的谋划。  相似文献   

20.
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自苏格拉底开始,至今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内涵的核心,主要由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语言是一个自治的符号系统等几部分内容构成。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主要是从语言的自然属性出发来认识语言的,它肯定了语言的符号性、系统性等特征,对于相对比较完整、系统地认识与把握语言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弱点与不足。这些弱点与不足,择要而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上: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只是语言自然属性层次意义上的本质之揭示与说明,并不是对语言本质的全面揭示与说明;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建立在把语言看成是一个静态的共时系统的基础上,不仅忽视了语言动态的历时状态,忽视了语言中人的存在,而且把言语排除在语言研究的大门之外,脱离了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也存在着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为人所支配的符号,而没有看到语言对人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