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走课制"是最近出现的一种新的授课形式。何为走课制?就是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老师,听喜欢的课,听需要的课,听想听的课。走课制的特点,是在符合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不确定性。走课,是对中学传统教学的补充,也是对中学课堂的优化,它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尤显优势。一、"走课制"下的语文课堂,带来学生语文阅读选择中更加主动独立的思考语文如何"走课"?语文走什么课?面对多样化的语  相似文献   

2.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作为艺术欣赏课之一,存在着课时少,课堂教学容量大,教学内容相对偏难的问题。音乐鉴赏课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除音乐作品本身的魅力,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才是更好的可行之道。音乐鉴赏离不开听觉器官,以学生聆听为主,本文从"多"听、"情"听、"思"听、"动"听四方面阐述"听"在音乐鉴赏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学生对一节课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则在于课前准备、课堂吸收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课前准备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听、说、读、写、译"是语言的五项基本技能。其中,听解能力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前提。但在实际教学中,听力课却常常被忽视或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听解能力明显低于言语知识和读解两项。针对目前基础听力阶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探讨在教学中导入"自上而下"模式的必要性,并从听力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阐述"自上而下"模式在基础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日语听力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1):84-87
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课型,目前大多听说课看似热闹,形式多样,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听"和"说"。本文以一个课时为载体,通过对其前后两次不同课堂设计及效果的观察与对比,分析和反思了听说课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和明晰了听说课中"听"和"说"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正在英语教学中,听是第一位的,没有"听"来输入信息就不会有"说",所以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听"好,听力好了就不会出现哑巴英语,就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听力在中考试题中也占着重要的位置,一是放在了试卷的开头,二是占有很大的分值。可见"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现在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在课上、课下营造英语氛围,潜移默化地听英语教师是英语学习的引导者,又是学生学习、输入目标语的主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科学、有效且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采用以"学生听"为主的"讲授课";以"学生问"为主的"答疑课";以"学生辩"为主的"辩论课";以"学生看"为主的"电教课";以"学生讲"为主的"公论课"和以"学生动"为主的"实践课"。  相似文献   

8.
任小霞 《江苏教育》2014,(17):14-15
<正>童诗创作课对学生来说,是一堂童年的游戏课,在游戏的过程中捕捉灵感,闪现智慧。一、导入话题,引发联想这个话题,常常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学习经历人手。比如在春天的时候,让学生竖起耳朵"听一听"春天的脚步,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春的脚步声;在学生的一件衣服上找到这堂课要说的一个"蝴蝶"的话题,甚至可以在学生的酒窝里引出"微笑"的主题。在二年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话语权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课堂教学中话语主体的话语权力特点1.学生失语,教师拥有话语"霸权"教师讲、学生听,这是传统课堂的写真。学生是课  相似文献   

10.
祖瑞  沈新良 《江苏教育》2014,(22):12-15
Integrated skills板块承载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这一任务往往游离于"课标"之外,"为知识而教"成为教学设计的重头戏。为弥补这种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应精心设计听前、听中、听后任务,稳步推进,多元结合,在听说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听"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采用"听、说"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组句演讲;听力课上,注意进行"听力"微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捕捉材料主题和关键词句的技巧;自由听力时间,采用"听读"结合的方式,强化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现阶段高校中存在的英语教学问题而提升微课教学很有必要,其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了促进微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应该对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同时重视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进而为促使微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1.微课教学的概念及教学特点分析1.1"微课堂"概念"微课堂"的主要载体是视频,"微课堂"视频能够  相似文献   

13.
很多专家、校长探讨了校长听评课的视角、行动方式,有人认为校长的"听评"课应该变为"看议"课,还有人进一步认为校长的"听评"课要升华为"观析"课等,不一而足,但不管是"听""看"还是"观";是"评""议"还是"析",变化的只是其视角和行动方式,没变的是听评课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遵循"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教学流程,这种教学模式的重心在"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可称之为"重心后置学习"。"重心后置学习"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课前预习是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基本是教师表演、学生听,课后复习则是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学生兴趣丧失,学习效果下降。如果把"课后复习"移到课前来,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整个学习阶段调整为"课前学习—课中学习"两个环节,学习内容经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交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全校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课堂上,一年级博士生李晓月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课。一堂课听下来,原本对课程预期会"枯燥无聊"的学生们却感到"惊艳",课堂内容的丰富和紧贴现实、讲解的妙趣横生让大家兴趣十足,对一个个热点话题的诠释和深度解读更让他们甘之如饴。下课时间到了,教室里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思政课成了学生满怀期待的课"这堂课真的很精彩,妙语连珠!丰富的事例背后是理论逻辑的深刻揭示。"李晓月用一连串的肯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3,(60):80-81
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尤其在听力课堂教学中,学生应不借助文字而只通过声音理解所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不懂的部分,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已有语言知识、上下文和背景知识预测或推测。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大量接受目标语言输入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听解策略培训,培养可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利用听解学习策略培养持续学习语言的习惯和能力。听力课上,可以通过"听前"、"听后"阶段充分纳入"说"、"读"、"写"等技能的操作,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7.
正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考题在试卷上都做了好几遍了,也讲了好几次了,考试时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老师反复讲,学生反复错的"现象呢?首先,我们要反思其过程本身:1.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一讲到底,从试卷的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想把自己想到的、知道的都告诉学生,最终成了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的时间。这节课也只能说学生听过了而不能说学生学会了。2.讲评课变成了"批评课"。在课上常听到老师  相似文献   

18.
上好语文课最难了,学生对语文课意见往往最多。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些老师的语文课有课无效,甚至"不听倒好,听了更糊涂"。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悲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能老是怨天尤人,更应敢于反问自己:我们的课有实效吗?  相似文献   

19.
平时听课后,经常有教师说:某节体育课的某个环节很有"味道"。究竟是怎样的课,怎样的环节使教师听起来、学生动起来感觉有味呢?一、内容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刘新春 《现代语文》2006,(9):104-10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听力课是一门被动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也普遍反映听力课很难;HSK考试当中听力课成绩一直是比较差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训练中,"听"的被动性最强;教材和录音磁带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