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将相和》一文,我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从不同纬度预设了本课的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抓住人物特点,生成价值取向。一、激趣设疑,理清课文思路课前首先出示了《和氏璧》文配画故事,读完后,学生兴趣盎然,我趁势设疑:《将相和》一文就是由和氏璧引起的几个小故事,你愿意了解吗?学生怀着极强的好奇心读完课文后,引导他们说出课文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学生通过整体感悟,很快了解了课文内容。接着,再次向学生设疑:课文题目为《将相和》,最后一部分就是讲了这个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前两个故事?学生通…  相似文献   

2.
一、以“学习指导”为桥梁,引入课文。“学习指导”安排在每篇课文之首,大体包括:①简要说明本课主要内容;②揭示学习本课的基本要求;③提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这就为我们快速有效地了解课文内容,从而导入课文大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先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指导”,使学生初知本课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其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或适时发问引入课文,或故事激趣引入课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以“学习指导”为窗口,理解课文。“学习指导”作为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不仅分析了课文的主…  相似文献   

3.
刘炜 《黑河教育》2014,(11):66-66
正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沙漠里的"船"》。教学目标1.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教学难点理解课题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播放儿歌《骆驼》)听了这首好听的儿歌,同学们对沙漠是不是更加向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3课《沙漠里的"船"》。(板书课题:沙漠里的"船")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然后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4.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讲的是意大利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破除迷信,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故事中融入物理学科学知识,学生学习该课时难度较大,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突破课文难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可见,历史课的教学应关注学生对历史内容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进行体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课前演讲——学生感悟历史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借鉴了语文课课前演讲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每一节新课开始前,去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在课上用三四分钟演讲,既要有历史内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同时,请其他同学对其中的事件、人  相似文献   

6.
赵健 《山东教育》2004,(16):17-17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我经常在课前或课堂中讲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有时候讲的故事和课堂内容无关,只是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时讲的故事和课文内容有关,我就用在导课上。讲故事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同学们也因此而喜欢上我的课。我很为掌握这一“法宝”并运用得得心应手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及朗读能力。3.使学生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研读中感悟课文内容,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再读课文,谈印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  相似文献   

8.
2013年,"语文主题学习"在林州市经过了第二次改革,我们结合学生年龄,以教材为起点,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桥梁,寻找方法、认真实验、加强总结,确立了我校"语文主题学习"的五种课型。今天我要介绍的《人间真情》一课就属于我们所确立的五种课型中的第三种课型———读写结合课。【学习内容和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穷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迟到》《一瓶矿泉水》,推荐文章《第一次升旗》。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俄语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四课《B Пекине》(《北京游》)。它与前一课主题相关,是前一课内容的延伸。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现北京浓郁的文化氛围.并运用“情境”进行单词、句式和会话训练,使学生在“趣”中学,在乐中“练”。  相似文献   

10.
课前演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最重要的是以讲促写,做到“讲”“写”结合。将高中作文审题立意与课前演讲相结合,将作文材料融入演讲话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演讲。学生根据材料确定演讲方向,实则就是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学生进行演说,就是行文写作的“口述”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给出贴近生活、指向热点话题的相关材料,将演讲主题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第4课《小珊迪》讲的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件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我们可以这样教学这篇课文:一、故事激趣,初步感知1.听教师讲故事。教师直接点明故事的题目《小珊迪》,然后饱含深情地讲故事(从文章的开头讲到“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提出要求:听后说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2.猜想故事的结局:小男孩换零钱很久没有回来,究竟干什么去了?请大家开动脑筋猜想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2.
朗读 ,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 ,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更高层次来说 ,朗读也是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生动活泼的显现。一、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1 .引入故事激趣。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 ,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 ,受到启迪。在朗读前 ,可经常讲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以及身边的朗读比赛获奖者练习朗读、走上领奖台的故事 ,激发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2 .创设优美情境。如在教学《瀑布》一课的朗读训练时 ,就可利用录像来设…  相似文献   

13.
正本节口语交际课是《讲古代故事》。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为己所用的能力。现反思如下:1.讲故事的方式应多样化在课堂上学生故事讲得丰富多彩,如果形式再多样化效果会更好。如学生可以用小品、小喜剧的形式来表现自己选的故事。一些小故事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经过学生的表演将更能体会出故事的内涵和哲理。2.古文和译文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本节课只有一个学生进行了表演,如果多准备几例这样的故事,学生不但了解了古代故事的内容,还能丰富他们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灵活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关于口头语言表述方面的训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一、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说服力。"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这方面的训练,我安排了语文"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内容,要求必须思想健康,用普通话表述,必须要有演讲提纲,而演讲完后,必须形成完整的书面演讲词,  相似文献   

15.
课内课外结合,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训练重点上的结合准确地把握训练重点,并通过课内外的扎实训练,就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小虫和大船》一课训练重点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的含义。教者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围绕课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演讲--点评历史 所谓的课前演讲不是漫无目的地即兴演讲,也非脱离现实的东拼西凑.要求学生在每一新课开始前,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景及相关新闻报道等.在课上用3~4分钟演讲,既要有历史内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达到有讲有评.  相似文献   

17.
1.内涵 “预习演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内外时间,营造激励创造意识的心理环境,将预习与演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知”与“情”统一的一种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前两分钟演讲,也是许多语文教师用作常规训练的一种教学辅助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常是让学生读一段自选的文章,或讲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8.
《乌鸦喝水》(六年制第二册9课)这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动脑筋想办法喝着水的故事。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是怎样喝着水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呢?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突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引趣激情(一)播放录音,弓嗯入文。《法律保护儿童》一课重点讲少年儿童的权益问题。在教新课之前,我们先用录音播放小芳被父母抛弃的故事c生动的情节,动情的语言,打动了学生的心弦——为小芳的遭遇鸣不平,为小芳的命运而担忧。当录音嘎然而止,教师立即追问:“小芳应该怎么办?”(〕播放歌曲,激情入文。《血染的风采》这支歌学生人人会唱,而许多文艺工作者根据这支歌的主题,以舞蹈、器乐、故事影片、电视等文艺形式进行再创作,学生也都耳儒目染,所以我们在教《血染的风采》时,要求学生边听播放的《血染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政治科任教师,高三的最后一课,我组织过"莫愁前路"诵诗会、"桃花潭水"歌咏会,也组织过"回眸"图片故事会,但我更多地是安排主题演讲。从1989年告别第一届高三学生至今,我感觉比较满意的主题演讲有《摔跤也要往前倒》《和未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