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阶段的不断推进,可充分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选修课程的开设,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针对语文学科的选修课程开设亦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也为具有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推进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有效实施成为了当前比较受关注的话题,本文试结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特点,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如何推进其有效实施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增加了选修课程的设置,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而对语文课程进行的改革。改革后如何选择学习模块?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课堂实践,笔者认为选修课程的选择应从三个"有利于"着手,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品质、应对高考。本文对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选择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选修课程要偏重于"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他们受到文学和文化魅力的熏染,就需要老师重视选修课程,而不是把高考作为选修内容教学选择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4.
自从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选修课程的开设。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如何选择、开发选修课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大难点。笔者与部分一线教师借课改的东风,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门特色选修课程"品水",以此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丰富师生精神内涵,促进高中语文教师自身的发展及理念的改变,丰富高中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推进新课程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专题式教学为此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采用专题式教学有助于体现选修课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保证学生有个性、有差异的发展;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专题式教学中的专题可以来自教材,来自教师,甚至来自学生。专题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专题总结、专题报告、专题交流、专题展示。专题式教学不仅可以解决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问题,而且把高中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高中语文选修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明确提出:“建设‘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要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杰 《成才之路》2011,(14):64-64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面对诸多问题,如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定位、选修课程服务主体、选修课程评价公正性等。要推进新课程,必须很好地审视选修课程实践,在教学方法重构、课程资源选择、课程评价、个性发展、人文教育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9.
赵文昕 《考试周刊》2013,(13):26-27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10年全面推开至今已两年多。新课改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选修课程设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置上开创了"必修+选修"的模式,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选修课教学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如何选择、开发选修课的教材,如何进行选修课的教学,如何指导高中学生学习选修课,选修课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法有哪些,这些问题一一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因此,积极地应对研究,对于选修课课程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对于高中学生语文能力、文化精神的培养,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个体发展,对于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旭东 《现代语文》2008,(10):74-75
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它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和探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就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语文(一)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二)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课程结构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忠华 《现代语文》2008,(10):153-15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由“语文1”罕“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构成。每个系列义可以设计若干模块,并要求每个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灵活开设选修课。同时,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在辅助必修课程的同时,还发展了学生学习才能,拓展了学生学习范围,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选修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因此其具有选择性、灵活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出现,不仅大大扩充了语文教学范围,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选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活跃,随之也就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将主要论述的是语文选修课程教学注意点,通过对选修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其教学形式、策略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选修课程的理念到2003年真正把语文选修课程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增设选修课程无疑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选修课程让老师眼前一亮,也让学生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期待。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校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开设选修课,到现在已经修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立足新课标、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有发展。课堂拓展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就像平静的水面有了涟漪,广袤的沙漠有了绿洲。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带来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也带来了新的困惑,如选修课程教学方式、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定位问题等等,而这些新困惑又在滞碍着课程改革实践。如何上好高中语文选修课,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重大突破的几个关键因素之一。下面,我们就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使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平台。选修课到底怎么上,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以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拓展与提高"为宗旨,探索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选修教学的有效策略,思考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形式、功效、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思考,对选修课程从理论到实践、教师到学生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学及学生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本文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分析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希望推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0.
<正>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标准下强调的重要方面,能够让课程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以及学生客观需求。同时,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课文类型多样化,写景类、叙事类、文学类等,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开发高中语文文学类校本课程,便于各层次学生在丰富文化积淀中有效培养思维品质以及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