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采用A-B-A实验设计,对1名自闭症儿童的3种问题行为进行体育游戏干预研究,体育游戏的设计立足于适应个体的特点,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促进其心理的发展。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发展个体适当的行为来替代问题行为,并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和课堂教学氛围的创建来重设环境,从而促进个体的积极参与。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大量密集干预,该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了显著消弱。  相似文献   

2.
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行动研究法,对2名自闭症幼儿的沟通行为进行体育干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使实验与干预有机结合。结果表明:经过六个月的体育干预,2名自闭症幼儿在沟通行为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由此可得,体育干预对部分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的改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的影响。采用A-B-A实验设计对3名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进行体育游戏干预,以社交沟通为主线创设体育游戏,运用示范、辅助、强化等多种策略促进沟通。结果表明:经过12周体育游戏的密集干预,3名孤独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次数显著增加,沟通技能有所提高。由此得出体育游戏对部分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及体育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特点的分析,认为: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的教育训练应以其语言运用为核心,以创建沟通环境为前提来培养自闭症幼儿沟通观念,引导自闭症幼儿沟通意向,使其掌握一种以上的可接受的沟通方式.体育作为一种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活动,为自闭症幼儿的沟通训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号称“百慕大三角”、“特殊儿童之王”的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集人际关系隔离、语言困难及行为障碍等于一身。对有关自闭症干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存在很多不足,试图通过实验对体育干预的效果进行检验。实验研究的设计:采用单因素组间多基线设计,将筛选好的8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体育干预(体育游戏主要指动作模仿、感觉统合训练、按摩、远足旅行与一定量专项练习等);因变量:幼儿自闭症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体育干预可以作为现行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团体体育游戏对不安全依恋幼儿进行干预实验,被试为来自大连市 HYL婴幼园的3名托班幼儿。从依恋理论出发,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团体体育游戏干预方法在早期不安全依恋儿童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在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社会交往和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依恋行为均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顾问  徐凯  高润  瞿涛  叶强 《体育科研》2017,(3):99-103
检索2000年1月-2015年12月间有关文献,通过分析自闭症运动干预已有研究,探讨运动干预促进自闭症行为改善的方法和原则。研究表明,除了对健康状况和身体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善,运动干预对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改善也具有积极正向效果,主要集中在重复性行为、社交行为和问题行为等方面。研究认为运动干预可有效辅助传统成熟的行为干预方法,如果实施得当、合理地增加体育活动对自闭症进行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许多困难,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方法:采用专门的体育游戏实验,对1141名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训练.结果:有效率在91%以上.3~5岁患儿有效率95.7%;6~8岁患儿有效率92.5%;9~11岁患儿有效率85.7%;12~13岁患儿有效率为70%.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训练效果差异有显著性,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SID之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年龄对SID患儿体育游戏疗效有明显影响;建议及早进行体育游戏干预.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体育干预对边缘化大学生的影响,以4名不同程度边缘化大学男生为个案,以体育游戏和拓展训练为主要干预内容,运用实验、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为期3个阶段共计12周的体育干预。结果表明:被试在体育干预结束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其SCL-90量表总分及部分因子得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阳性项目数明显减少;干预结束后,被试的集体荣誉感有所提升,且边缘化程度部分下降;体育干预对改善边缘化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沟通方式和问题行为均有明显效果。但研究发现,体育干预并未使被试的心理健康完全恢复正常水平且对躯体化症状影响不大,另外,中、重度边缘化被试的边缘化程度也未降至下一等级,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筛选出运动性心理疲劳较重的24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制定两套体育游戏方案,实施6周的体育游戏干预活动.结果分析发现,两套体育游戏方案对小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均具有积极地干预作用.建议教练员关注小学生的竞赛成绩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小学生的运动性心理疲劳,在小学生的训练中应注重体育游戏与训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