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冰 《贵州教育》2012,(1):2+49-F0002,F0003
他,扎根深山,安贫乐道,数十年如一日,凭着执着的热情、勤劳的汗水,默默地坚守教育岗位;他,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化学学科带头人,一个被六盘水市政府授予“五好职工”称号并荣获“大山的脊梁一一感动贵州的教师”的山区教师,一个被评为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共产党员,一个戴上“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劳动模范,一个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捧回“全国百名中学优秀校长”奖牌的乡镇中学校长;他,于2011年9月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相似文献   

2.
玫瑰公主     
《顽皮娃娃》2007,(5):14-15
从前,一个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就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宴会来庆祝。请来了国内的十二个预言家,他们分别送来了“道德”、“美丽”、“财富”等各种礼物。第十三个预言家没被邀请,她气冲冲地对诅咒:“你十五岁时要被一个戳伤,并且熟睡一百年。”  相似文献   

3.
关中客 《电大教学》2010,(6):109-109
微博客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140字以下的博客,因字少,常被称之为微博,国人亲切地将其戏称为“围脖”,写微博也叫“织围脖”。微博的出现,它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每一个人都成了“公民记者”,也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一、2002午8月,《中国教育资讯报》开设了一个新栏目“人物”,我居然有幸成为第一个被介绍的“人物”,被以大半个版面的篇幅“隆重推出”。其实我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因为我知道,这完全是因为我的一个网站“菊荣的家”,而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教育业绩。  相似文献   

5.
罗日荣 《河北教育》2011,(12):26-27
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常常被用来探索新知。但那时,它们往往只是被当作一个“工具”,新知一旦“水落石出”,它就要“功成身退”。那么,在小学阶段(尤其是毕业阶段),能不能让这些“功臣”当一次课堂的主角,为它们做一期数学的“艺术人生”?本课例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仁者,人也”的定义可以看出,“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亦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那么在这种“二人”对应中,个体时时处在“他人”的定义与评价中,虽然我们表面上并不否定个体拥有自我评价的权利,但实际上这样的评价往往不具合理性,只有通过“人伦”关系或集体来定义“自我”才是合格的。用渠道化的“二人”关系去定义任何一个“个体”,单个“个体”的存在似乎没有合法性,也是不可想象的。照此推理,生活在这种个体无法逃脱的“二人”关系网中,被定义的一方也易于被企望做一个沉默不语的人,如果我们惯于相互定义,双方自然都会被物化,那么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7.
韦爱勇 《高教研究》2004,20(3):25-28
一、安全工程专业产生的背景 我国的安全工程教育始于50年代,1984年7月,“安全工程”专业被国家教委列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安全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大类再次被国家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  相似文献   

8.
张映春 《德育信息》2002,(10):47-47
这里说的“难看的孩子”,是指那些长得不够漂亮,被人称作“长相不好”的孩子。在学校,这类学生为数不多,却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没有漂亮孩子广受羡慕的“优越感”,没有一般化孩子不被关注的“平常心”,也没有残疾孩子倍受关爱的“感激情”。他们常常被人有意无意地当“话茬”,作“谈资”,受到伤害,却有口难辩,也少有人过问。  相似文献   

9.
"被"字新用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大为 《现代语文》2009,(11):145-146
“被”是平时我们所熟知的一个词,但近来“被”字却以新的面孔频频出现在网络上,由此形成的“被”族词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在学习和其他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学生。如:那些学习成绩与学习纪律都表现好的学生被称为“优生”;相反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被称为“差生”。目前,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的管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如何抓好“差生”工作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  相似文献   

11.
杨光 《学习之友》2014,(10):14-15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懂得一个成语“争先恐后”,此成语历来被用作描述大家积极踊跃去做好事。但当我们成年后,则开始起疑:“争先恐后”真是一个褒义词吗? 细细品味,其实“争先恐后”的本质,是“蔑视规则”。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一个曾经被遮蔽与误读的“话题”,一个正逐渐被理解与重新解读的“话题”。通过对其“家”的特点、其家庭观,以及其一生的经历,尤其是抗战中在国外的爱国言行的了解,可以说林语堂对“家”对“国”都是一往情深的。在他旅居国外期间,一直是心忧国家前途,情系民族命运,以他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3.
外号风波     
王安琪 《初中生》2006,(4):36-36
我们班男生送了我一个“雅号”——“安琪宝贝”.还算对得住我,蒋慧嫒可就惨了.一下子有两个“雅号”——“蒋柱圆”和“汇源果汁”。唉,一个本来很好听的名字,却被那些调皮男生改得乱七八糟,真是可恶。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的长河中,“我”从不被人重视,因为“我”貌不惊人,是“短词小字”,但“我”在口语中使用频率却很高。见面时用“我”,分别时也用“我”,请人吃饭时还用“我”;形容有生命的东西用“我”,形容无生命的东西同样用“我”。总之“我”是被人们广泛运用在很多场合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15.
说起“纳米”,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这是一个近些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词汇,什么“纳米冰箱”、“纳米眼镜”、“纳米化妆品”……仿佛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纳米时代”。但说到纳米艺术,可能绝大多数人还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16.
“样板戏”自从被封成“样板”那天起,便不仅仅作为普通剧目而存在,它被抽象为僵化的原则与教条,在文革文艺中发挥着酷似魔鬼“普罗克拉斯提斯铁床”效应。样板戏由普通剧目变为“铁床”,经历了树样板、宣传推广、学习普及、改编移植等过程,形成“三突出”、“三结合”、“三陪衬”等创作模式,这是一个将一批普通剧目抽象化、偶像化、神圣化而成为样板的过程,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样板戏现象”。“样板戏现象”极大地戕害了文革时期的文艺创作,把那个时期的文艺活动逼进了一个狭小的死胡同,这是当代文艺活动中的一个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17.
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实施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一个“爱”字,即爱学生。其实,“爱”与“被爱”不是一个人偶然体验或“陶醉”的一种快乐,而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黄小雯 《甘肃教育》2005,(1):127-127
有一个古老的智力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1只,还有几只?”“最笨的”回答是:“打死1只,还有9只,”“最聪明的”,也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是:“打死1只,就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它们都被吓跑了。”还有其他答案吗?  相似文献   

19.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素养”这个全新的概念作为语教学的核心目标被提了出来。随着课标的推行,一方面,“语素养”像个时髦又讨好的“标签”被到处粘贴;另一方面。这样一个核心概念缺乏明确解说,更没有称得上定义的严密逻辑界定。于是,“语素养”变成一个无边无底的“框”,隐约无形的“框”,因对其外延的不确定和对其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这个“框”盲目扩张,“语素养”逐渐模糊泛化成“化素养”。  相似文献   

20.
幽默片断     
《小学生》2009,(8):58-58
孩子的真理 一位年轻的教师刚堵她班里的一个小男孩讲完羊的故事,悦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狼吃掉了。“明白了吧,”她说,“如果这只羊老实,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狼吃掉,对吗?””对,老师。”小男孩回答道:“但它以后就被我们吃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