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恃勇毙     
人有之山而与虎遇者,其穷也,则谓之日:“虎,而且止!吾将与而斗丽死之也。”虎闻其言,丽蒂有懈焉,止以待之。其人间则伐树为梃,执焉而呼日:“虎来!”前与之合,而折其前之左足;既而又合,而折其右足,以死。  相似文献   

2.
眇者识日     
《阅读与鉴赏》2008,(7):95-97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粲。”扣碟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禽,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相似文献   

3.
天帝赐酒     
《阅读与鉴赏》2002,(8):55-55
群神朝于天。帝曰:“觞之。”帝之司觞(掌管酒的人)执简记而簿之,三千秋而簿不成。帝问焉。曰:“皆有舁之舆。”帝曰:“舁亦簿之。”七千秋而簿不成。帝又问焉,乃反于帝曰:“舁之舆又皆有其舁之。”帝默然而息,不果觞。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鉴赏》2009,(5):33-34,55
楚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相似文献   

5.
粤人食芝     
粤人有采山而得菌,其大盈箱其叶九成,其色如金,其光四照。以归,谓其妻子日:“此所谓神芝者也,食之者仙。吾闻仙必有分,天不妄与也。人求弗能得而吾得之,吾其仙矣!”乃沐浴,齐三日而烹食之,入咽而死。其子视之,日:“吾闻得仙者必蜕其骸,人为骸所累,故不得仙。今吾父蜕其骸矣,非死也。”乃食其余,又死。于是同室之人皆食之而死。  相似文献   

6.
齐人偷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日:“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相似文献   

7.
齐人偷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相似文献   

8.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桶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所施设也⑤。  相似文献   

9.
权力     
孔鲁 《现代语文》2004,(12):5-5
中山之相乐池,以车百乘使赵,选其客之有智能者以为将行,中道而乱,乐池曰:“吾以公为有智,而使公为将行,今中道而乱,何也?”客因辞而去曰:“公不知治,有威足以服之人,而利足以劝之,故能治之,今臣君之少客也,夫从少正长、从贱治贵,而不得操其利害之柄以制之,此所以乱也、尝试使臣,彼之善者我能以为卿相,彼不善者我得以斩其首,何故而不治?”  相似文献   

10.
蒋文 《学语文》2010,(1):47-47
《左传·宣公十年》中有:“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 子家之棺。而逐其族。”《左传》旧注对“ 子家之棺”一句的理解有如下两种:  相似文献   

11.
酒酸不售     
[原文]宋人有酤酒者(1),升概甚平(2),遇客甚谨③,为酒甚美,县帜甚高(4),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长者⑤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⑥,而构迓而之⑦。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也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⑧,大臣为猛狗,迎而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⑨,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题目为译注者所加。)[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的家什很公平,对待顾客很有礼貌,他做的酒也很好喝,酒幌子…  相似文献   

12.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似文献   

13.
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故事包含着二难推理,本文试图对其作些逻辑分析:用二难推理进行劝降、规劝等。如李恢劝马超投降刘备时说:……“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日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李恢的话包括一个简单破坏式的二难推理,用符号表示即: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r。非p或非r:总之,非P。其推理过程是:如果马超不投降刘备又要生存下去(p),那么就要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q);或者制止张松的流…  相似文献   

14.
礼贤下士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铜提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子路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印”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即”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很重视从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以善者、能者为师,所以当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是主张尊师的,但不是盲从。  相似文献   

16.
竹,贞而不介,弱而不亏。《诗经》中有“瞻彼淇澳,绿竹依依”、“篁篁竹竿,以钓于淇”之句。《礼记》载:“礼之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可见在上古竹子即具有道德上的意义。王国维说:“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不可曲,凌寒霜而不渝其色,……使人观之,其胸廓然而高。渊然而深,冷然而清。其超世之致与不屈之节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焉。”  相似文献   

17.
甘茂自保     
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很重视从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以善者、能者为师,所以当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是主张尊师的,但不是盲从。  相似文献   

19.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结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如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相似文献   

20.
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文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而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