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文学批评与语文教学——王先霈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霈,著名文学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小说技巧探赏》、《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文学心理学概论》、《圆形批评论》、《佛语哲思》等。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政府屈原文艺创作奖,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一届孺子牛金球奖,中国图书奖,湖北省社科著作二等奖,首届国家精品课程奖等。  相似文献   

2.
於可训:男,汉族,1947年生,湖北黄梅人,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武汉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评论集《小说的新变》、《批评的视界》及其它理论研究和评论文章百万字。近日,笔者邀请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於可训先生就中学语文教育发表了意见。我们的本意不在于挑起争论,制造热点,而是企望以一种比较冷静的态度,以学理的探讨为基础,就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专家们自己的看法,以此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问:现在我们…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21-22日,本刊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徐江语文教学批判会在武汉隆重召开,全国各地近千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参加了这次大会。21日上午,本刊主编晓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李向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亚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社长谭根稳先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建宪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后,在语文教育界备受争议的南开大学教授徐江先生作了《新课改必备的理论前提》的学术报告。下午,徐江先生…  相似文献   

4.
又逢周二,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语文教研活动室里,全校37位语文教师正聚集一堂,在教研副组长汪瑜老师的主持下,认真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0期头版文章《高考作文要让理性回归感性》。汪瑜老师介绍,此文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九洲教授在负责组织今年我省高考语文阅卷  相似文献   

5.
李遇春教授     
李遇春,1972年11月生,湖北新洲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文学评论》执行主编、湖北省作协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青年评论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黄  相似文献   

6.
正张金圈,男,1983年生,山东省无棣县人。201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报》《语言研究》《汉语学习》《语言科学》《汉藏语学报》等语言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相似文献   

7.
徐江是近年来关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对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尖锐批判的一位大学教师,他的个性化声音受到《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著名报刊的关注。对他的观点有赞同的,也有许多反对并批判的。为理性地认识中学语文教育实际,深入地探索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切实地推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于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在武汉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徐江语文教学批判会”。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先生、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  相似文献   

8.
郑旭 《语文天地》2010,(4):34-35
北大怪才余杰等主编的《审视》一书,《萌芽》杂志以《教育怎么办》为主题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全国报刊上批评中学语文教育现状的文章均以近乎“批判”、“声讨”的架势对当今的中学语文教育齐声呐喊。这一大批学者及有识之士为中国语文教育的鼓与呼.直至发出“救救语文”的呐喊.确实令每位语文工作者深思——中国的语文教育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著名写作理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本刊顾问朱伯石先生,因久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8月24日中午12点50分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逝世,享年77岁。 朱伯石先生1919年4月25日出生于江西泰和县。1940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翌年转中国文学系,1944年毕业后曾在江西、湖北等地中学任教12年。这期间,他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撰写理论文章,在《中国语文》、《语文学习》等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0.
应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的邀请,本刊顾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校出版社原总编辑尹均生业绩入选该编辑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所编篡的《求是先锋——共和国60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大型丛书。《理论动态》是中央党校主办的重要刊物,对我党各个时期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宣传、教育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改革开放前夕,  相似文献   

11.
时间:2011年12月30日地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料室主持人:《藤野先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题材重大而有意义。然而,就其文本本身的表达而言,风格平淡含蓄,结构也似略显散漫,和我们中学生习作所追求的笔墨浓重、情感喷薄的那种散文大不一样。学生该如何理解这篇回忆性散文的浓与淡、深与浅呢?该如何把握那种平和、从容、随意而深情深意自现的写作境界呢?何锡章:对于这篇散文,首先  相似文献   

12.
说来惭愧。在我撰写《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中国教育报)2005.12.8),回应徐江先生对于中学语文的一系列批评时,竟尚未拜读徐先生发表在《人民教育》2005年9期的重要文章《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而我在文章中现身说法.以自己的辛苦恣睢为同行请命时.也尚未读到网上援引的徐先生“我从不通过体察甘苦来探讨学术问题”的声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一直是遭受社会议论最多的话题。2005年以来,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先生在《人民教育》发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使批评波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说     
本期赛题《我们怎样去北京》是一个限定性很强的命题。文题看似简单,写起来却颇具难度。让我们看看下面三位参赛小作者是怎样展示才思,妙笔生花的,也许对你理解此类命题不无启迪。本期裁判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许祖华教授,敬请关注他的评点和亮分。下期赛题:《鲁迅作品中的三个女人》主持人说@黎立  相似文献   

15.
由本刊主办的第七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于2006年8月21日-23日在塞上江南——银川隆重举行,一百余名获奖师生和组织单位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颁奖大会由本刊主编晓苏主持。大会第一项是全体起立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选择此曲是因为颁奖大会在黄河之边的银川举行,另外《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是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的老校友。大会首先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谭根稳同志致辞,接下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亚敏教授宣读特等奖获得者名单并为特等奖获得者陈美莹同学颁奖,本刊常务副…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说     
西部 ,是一块神秘的土地 ;西部 ,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西部 ,让我们产生了无穷的遐想。为此 ,我们设计了《西部狂想》这道题目 ,并选发三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 ,特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安海先生担任本期裁判。请同学们关注他的评析。下期赛题为《怀念一个宠物》。主持人说@齐春仁  相似文献   

17.
读写新闻     
第七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在银川颁奖由本刊主办的第七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于2006年8月21日—23日在塞上江南——银川隆重举行,一百余名获奖师生和组织单位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颁奖大会由本刊主编晓苏主持。大会第一项是全体起立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选择此曲是因为颁奖大会在黄河之边的银川举行,另外《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是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的老校友。大会首先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谭根稳同志致辞,接下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亚敏教授宣读特等奖获得…  相似文献   

18.
语文本身的基础性、工具性等决定了它在整个教育中和社会上的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学更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对如教材、教法、考试等的讨论更是热烈,也出了不少优秀成果,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学语文新教材的启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推广开来的3 X高考和高考中的文综合等,一定会引发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人们的新的思考、新的讨论。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辟“中学语文教育专家论坛”栏目,将陆续刊登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新观点、新思考等方面的文章。作为开栏文章,本期和下期,我们刊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富仁先生的《大语文与小语文》。欢迎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读者朋友、专家学者支持我们的栏目,参与我们的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19.
史论,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原意是指历史学家对于自己或他人记述的历史所发表的评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史学批评。像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项羽之死》等文章都有大量的史学批评文字。中国史学批评"无论在关于历史进程方面,还是在关于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方面,都有广泛的涉及,也提出了许多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报》在2005年12月8日发表了吴平安先生批评我的文章—一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该文发表后,引起了不少中学语文老师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该报还以图配文刊登了一幅漫画,讽刺那些对中学语文发表了一点儿批评意见的人是“躺着说话不腰疼”。如果用我解读《游褒禅山记》时所讲“表现性追问解读法”来解读这些事相之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