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喻证法是运用打比方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即用具体事物“形象化”地证明抽象的道理。“喻巧而理至”,恰当而巧妙的比喻往往能把深奥复杂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深入浅出。比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引述管仲  相似文献   

2.
小说《围城》能如此生动形象地塑造了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一类人物”,这与它语言表达上的独到之处不无关联。本文就小说《围城》中精彩纷呈的比喻,谈一些粗浅的感受。(一)一语破的式比喻文学作品语言要生动形象,要讲究文采,而比喻可以说是较能体现生动形象和讲究文  相似文献   

3.
用议论文章阐发道理,并非总是心平气和、条分缕析;有时也可以嘻笑怒骂、冷嘲热讽。采用幽默风趣、寓庄于谐的手法,可以把复杂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使文章获得一种机趣,读者读来,会感到微辞隐义、耐人嚼味,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教益。如何使文章获得谐趣美,这要借助形象化的说理,形象化说理最常见的方法是比喻论证。在一般文体里,比喻要求贴切。在讽刺小品和杂文里,作为比喻的喻体和要论证的本体之间,表面上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仔细品味,会感到它们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且看楠客的杂文《女人不孕先查谁》,文章开篇先发出  相似文献   

4.
一、比喻论证与比喻修辞 可以说,修辞学中的比喻辞格和议论文中使用的比喻论证是一对孪生姊妹,因它们各自的本体和喻体都是两类本质不同而仅仅是相似的事物。它们都有使言情、说理生动形象的作用。但二者又有明显区别。比喻辞格是语言修饰,是使语言生动形象化的手段。比喻句往往是单个的句子。例如郑愁予《错误》中的诗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那种“等待”“寂寞”写得十分生动、逼真。那种“等待”,那种“容颜”,  相似文献   

5.
说话、作文善于使用比喻,不但显得新鲜、有味,而且能启发人们的联想和思索。老舍先生在《言语与风格》中说道:“没有比一个精到的比喻更能给予深刻的印象的。”运用比喻的目的就在于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把陌生的东西变成人们熟悉的东西,以更好地交流思想。写任何体裁的文章,都免不了用比喻。肖伯纳形容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的虚伪,  相似文献   

6.
由于象征和比喻都是通过别的事物来表现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把事物形象化,所以有些同学往往把它们混淆。其实它们是有很大差别的。1.它们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丰富的想象,采取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说法,读者可以通过象征物去理解抽象的意义,即托意于物。实际上它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从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描绘的事物人格化,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深刻。如高尔基的《海燕》具体描绘海燕这一形象,从而象征了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比喻是指在描绘事物或…  相似文献   

7.
周化昆 《考试周刊》2013,(46):50-50
<正>《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的经典。学生在重点研读了课文的八九两节后,敏锐地发现"譬如"的比喻很好地诠释了鲁迅先生对待外来文化的主张:原来作者谈如何对待大宅子其实就是在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只是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方来阐述一个道理罢了。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的方法论证,它能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形象化,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8.
与学生谈话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Q但如果要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却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懂得语言艺术、善于运用谈话技巧的老师才能做到。掌握语言艺术.需要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需要教育经验的积累。这里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教育语言艺术的运用。一、巧用比喻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说服力。为了把话说得更加明白、形象.我们经常借用比喻,如用“形影不离”来形容两人关系密切,用“鹦鹉学音”比喻没有独立见解的人。与小学生谈话,更应该多借助于比喻,使概括抽象的道…  相似文献   

9.
写作说理文的时候,应该条理分明、生动有趣、道理深刻。要做到这一点,可以把要讲的内容分成类型,调动形象化手段,通过思辨分析来达到。分类可以使条理清楚,形象可以使道理生动,思辨能使道理深刻。为了具体说明,先看下面这段文字:语言有两种基本用途,讲故事和讲道理。这是语言的两只脚,语言靠两只脚走路。但走  相似文献   

10.
黑子 《同学少年》2009,(11):9-9
写议论文时,干巴巴地说理会使文章显得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读来感觉枯燥无味。有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说理,不仅使文章显得有情趣,也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喻证法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论更为亲切自然。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高考议论文,阅卷老师已经基本形成共识———百分之九十的议论文是空话加套话,混个及格分。要想突破藩篱可以在二个点上动动脑筋:素材要新,语言要活。这里重点谈一下语言的灵活。一、比喻就是"哈里波特的魔法棒"比喻是作文的魔杖。什么事物,什么现象,什么道理不好讲解时,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巧喻而理至",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运用喻证法须注意以下二点: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设喻的喻体。如《劝学》就用了大量生活化的比喻来论证论点。荀子把抽象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  相似文献   

12.
修辞能修饰文辞,使语言得到调整、修饰和美化,从而使语句生动形象,使观点鞭辟入里,使文章富有文采、气势恢宏。中学生如能巧用各种修辞方法,定能写出文采飞扬的好文章。如何“巧用”呢?我们试试下述作法:一、妙用比喻,文采飞扬比喻是一种很“古老”的修辞手法,但常用常新,常新常美。南朝时期的文论家刘勰说:“喻巧而理至。”恰当的比喻,不仅能把人物和景物摹状得栩栩如生,还能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道理形象化。如2001年高考中的一位考生就是这样阐述“诚信”的:诚信不是盛开的腊梅,芳香四溢,不是山间的清泉…  相似文献   

13.
写议论文,可以用比喻形象化地讲道理,把比较复杂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毛泽东同志就喜欢用比喻来阐明理论。他用的比喻往往十分贴切,讲起道理来深入浅出,切中肯綮。例  相似文献   

14.
比喻在孟子散文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人类哲理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作者为了说明一种道理或事物,而引用人们所熟知的另一相似的道理或事物来打比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以启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便于理解和认识某种事物。 孟子的散文以其磅礴的气势,热情奔放的感情,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而比喻的运用是其文章突出的艺术特点。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曾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据有人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一章中,就有九十三章总共使用着一百五十九种比喻。”(李炳英《孟子文选》)我们首先看一看孟子的文章是采取怎样的形式进行比喻的。 一、赋诗喻志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春秋时一些士大夫在从事政治或学术辩论时,常常引用《诗经》的章句。但这种引用大都不根据诗的原意,而是断章取义,截取《诗经》的部分章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实质上就是将诗作为一种比喻的工具,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述某种道理。 有一次,孟子游说到齐国,劝齐宣王实行仁政。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  相似文献   

15.
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有些同学写议论文 ,或不喜欢用修辞 ,或不善于用修辞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干瘪晦涩 ,要么矫揉造作 ,达不到说理的目的。以下谈谈议论文语言的几种修辞的运用及效果 ,以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一、巧用比喻 ,增强语言的形象美我们知道 ,议论的目的是宣传一种观点 ,讲清一种道理 ,而有些观点与道理 ,其本身就很抽象 ,很深奥。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使深奥的道理明白化。好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唤起读者的联想 ,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甚至铭记终生。高尔基形容…  相似文献   

16.
Figures of Speech,比喻,可能是语言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修辞格,也是最常用的修辞格.比喻的作用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它能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洁明了;能以形传神,使得事物形象更为生动.正是由于比喻的这一功能,人们逐步认识到它不只是一种点缀:好的比喻使文学作品平添神韵和光彩.秦牧先生说,如果文学作品完全不用譬喻,那么文学作品将象一只被拔掉尾巴的孔雀.比喻是人们认识、评价、解释事物的一种综合方法.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17.
虚喻     
比喻,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明白化。它的喻体通常是实在的、易于捉摸的东西。但有时我们可以大胆地突破它,把喻体虚化.使构成的比喻呈现出一种虚无、空漾、奇幻的意象美。这种变具体为抽象的比喻手法我们称之为虚喻。  相似文献   

18.
议论文中常用比喻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两篇议论文中,用了不少比喻,但比喻的性质和作用却有明显区别,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分辨清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一文,用比喻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开头说:“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结尾说:“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一头一尾,两个借喻,前后一贯,观点鲜明,语言既形象鲜明,又简炼生动。为了阐述这个中心论点,文章用了两  相似文献   

19.
汉字与做人     
汉字不仅能记载思想和语言,它还告诉人们如何做人,甚至如何做官。人“人”字,只有两笔。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这个解释确实有美学味道。《说文解字》对人字的解释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从人字的结构看,就是相互支撑。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时刻离不开他人的支撑,也应当念念不忘支撑他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中一种常见的论证手法,运用得好,既能把道理说得明白透彻,又能使行文形象生动.《上帝的眼睛》就是一篇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论证手法的出色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