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求知欲的内驱力。低年级学生极不乐于思考,更不善于解答问题,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思维,去“想”,去“探索”,去“发现”。一个好的问题有时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在争议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乘法初步认识时,我通过讲童话故事,巧妙地设计思考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置身于童话之中,在特定的意境中通过思考解答问题获得新知识,“一天,喜鹊请兔子和青蛙算题,看谁算得快而对。题目是:5+5=?兔子常以自己聪明而自高自大,对什么事情都不做细致的研究,只求…  相似文献   

2.
许万明  韦明 《云南教育》2001,(23):25-26
学生对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是以正确的解题思路为前提的。正确的解题思路是指解答应用题时,明确地围绕解题目的进行连贯而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过程,而列式解答则是解题思维活动以数据和符号表达的最终结果。所以,抓好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怎么想,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一、解题思路起点的训练形成解题思路,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从哪儿想起。明确了思考起点,才能使解题思路有一个清晰的并由此得以迅速展开的伸发点。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同,所接触到的应用题难易程度不同,抓思考起点的训练也就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一…  相似文献   

3.
《琥珀》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以假想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作为重点来写,层次清楚,学生容易理解。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鼓励学生大胆设问教学时我先板书课题,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的说,“我想知道什么是琥珀。”有的说,“我想知道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没有解答,而是放手让学生查找资料、查字典,自己弄明白。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没见过琥珀,我就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几幅琥珀的图片,…  相似文献   

4.
正古代司马光砸缸救人,让水离开人就是逆向思维的成功运用,也就是说,逆向思维就是正向思维的反向思考方式,即遇到问题,顺着不易解决,不妨将思路倒过来"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在解答某些化学问题时,倘若同学们能尝试运用逆向思维,挖掘题目内涵,反而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从而彰显其独特魅力,下面举例说明:一、运用逆向思维巧判断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善于从问题的正面思考再到它的反面或对立面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是以正确的解题思路为前提的,所以应用题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解题思路的训陈,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完整正确的解题思路由思考方向、思考顺序、思考方法组成。所谓思考方问,是指思考的起点和思维活动的方向。即学生理解题意后,应从哪里想起,并以此为起点迅速展开正确的思维。所谓思考顺序,是指按思维方向进行思索的程序,即先怎样想,再怎样想,然后又怎样想。思想的方法科技巧,指寻找、挖掘和重新组合题目中所给的数量之间的种种朕系的思考方法和技巧。一…  相似文献   

6.
<正>审题是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之前,对问题进行的解读。也就是说,要想正确解答数学问题,就要先理清题目中已知与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寻找到它们之间内在的数量关系。这就好比一个人要去远行,如果没有弄清楚路线就出发,就很难到达目的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会审题是学生有效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一步。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之后,不去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而是看到数字就开始解答,结果,因为没有注意题目中隐含的条件而解题错误;有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物理问题中有一类题目基于正常的物理过程去思考难以解决,而从相反的角度去想问题就会变得格外简单,这一类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逆向思维法.人的思维是有方向性的,学生在长期的解题过程中,正向思维比较固化.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灵活,本文结合几道例题探讨如何利用逆向思维妙解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赟 《物理教师》2014,(2):77-78
解答高考物理计算题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一件事情,考生困难的关键问题是:不会分析题目,找不到切入点,不知道如何下手答题.计算题一般都是有思维含量的,题目中一般涉及两个或多个思维转换点,研究的对象有一个的,也有多个的,研究过程多在两个以上.对于这类题目,只要选准研究对象,找到思维转换点,采取分步解答、各个击破的方法,即可巧解题目,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9.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大教育家 ,得益于他“每事问”。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一、能够让学生问的尽量让学生自己问  例如 ,学习“认识一位小数”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想知道些什么。有的学生想知道什么是小数 ;有的想知道小数有什么用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读、怎么写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运算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比较大小 ;有的想知道小数与其它数有什么关系……教师…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三角不等式,中学生往往感到比较辣手。据了解,有两个原因,第一,没有掌握一种普遍的解法,遇到题目不知如何下手.看到解答,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一步一步地看下去也知道解答是正确的,却不知道这个解答是怎样想出来的,因而遇到其他题目仍然解不出.第二,有些书籍或刊物上介绍的解答,用到不少其他的知  相似文献   

11.
综合阅读测试题是针对阅读材料所固有的书面语言信息而设置出来的.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答的,如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或一篇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或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仔细地想一想才有可能解答。有些难度较大的测试题,题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答题线索一时不容易找到,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想和思考了.一般情况,各种测试题经过我们细心思考是完全可以正确地解答的。重要的是我们见到问题怎么思考和思考些什么,这才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所在.下面就怎样思考提供几点意见:一.阅读全文,总体了解全文,掌握文章的大意。二.分析题干,即试题说明要求的文字,明确试题要求,(这一步思考,有时要在题外寻找)只有明确了试题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一个八岁的小孩不停地追着你问:“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你会怎么想?爱迪生的老师就无法忍受这样“愚蠢”的问题,他斥责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其实爱迪生只是想知道加法的道理。由于追根究底的个性,一个问题未获解答,他就不会去继续做下一道题目。不了解他的老师,就把他当作是一位“迟钝”的学生,斥责他为“糊涂虫”和“低能儿”。  相似文献   

13.
添加辅助线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难点,也是中考数学的必考点之一。而学生做这类题型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去分析,更多的由于信心不足而不敢去思考。试图通过对一道试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辅助线的添加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经过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教学策略,启发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各种不同思维方式去解答问题。从而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拓宽学生思维途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一题多问,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多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方案的思维。例如:“化工厂有男工300人,女工240人……”让学生补充问题可得到: (1)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2)女工比男工少多少人? (3)男工人数是女工的几倍? (4)女工人数…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到,问题是提升数学思维的关键,只有通过问题,才能让学生从中找到突破口,逐渐发展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思考才能有疑问,只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提问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数学思维。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什么事情都想要问个为什么,也想刨根问底知道个所以然,所以,学习中通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知道,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很多,对于同一道题目,如选择不同的思考方向,运用不同的解题技巧,以及安排不同的中间问题过渡,都可能得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实现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既可开拓思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常有这样一类习题:与实验相关,但又不涉及实验仪器及实验步骤,学生解答这类题目时,往往只考虑结果不考虑过程,久久不得其解,有的学生甚至无从下手。事实上这类习题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模拟出实验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进行过程思维,化抽象为形象,就能解决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举两例来说明这一类题的解题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道求复数幅解主值题的几种解法郭桃凤一个题目的多种解法,是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趋于灵活的象征。因此一题多解不仅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现举一例,说明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答,就能使学生受到不同的训练,对...  相似文献   

19.
<正>小朋友,有一些有趣的题目,虽然不需要列出复杂的算式计算,但是在解答时,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出错。要想正确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仔细读题、理解题意,有时还需要打破常规,巧妙地思考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势必要精心设计问题。那么问题提出来后,如何引导学生解答呢?怎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尝试,与同行商榷。一、引导学生运用发现式读书法解答问题。所谓发现式读书法,即学生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经过独立地深入细致地阅读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规律的读书方法。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学生一时难以解答,往往是由于对课文还读得不够细,想得不够深所致。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教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