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弹指23年,他写的内部材料不计其数。无法署上他的名字;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新闻稿件数百篇,可他连个剪贴本也没有。他用自己平凡的足迹走出了一条写作之路,也给自己写下了一部发人深思的“无字书”。当兵的初衷只是要在大学校里锻炼成长,压根不敢有什么奢望。然而,当兵第二年,他就被挑进了团报道组。知识的贫瘠,着实让他饱尝了一阵子“赶鸭子上架”的滋味。一到报道组,他看到啥就写新闻,想到啥就写言论。封封退稿信不仅未曾动摇他写作的决心,反而成为他发奋进取的动力。他认定:“既然干了这一行,即使自己是一只笨鸭子,也得扑腾上…  相似文献   

2.
1995年初,杨家标奉命出任“塔山英雄团”所在师政治部主任后,他关心、支持新闻工作的故事被报道人员广为传颂。近几年来,这个师的新闻报道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被军区、集团军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里的报道人员说:新闻工作之所以能争先创优,杨主任是我们的头等功臣。指导采写稿件是老师杨主任曾在新闻战线‘摸爬滚打”多年,练就了一身高超‘武艺”。他担任师政治部主任后,因忙于抓部队建设,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方格”。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新闻报道‘渐生代”上。课余饭后,一有空就‘抓”报道人员‘视大山”,每次“侃…  相似文献   

3.
红花争艳尤需春雨滋润。某师政治部主任李宏征,当主任三年多来,实实在在关心报道工作,设身处地地为报道员排忧解难,时刻播洒春雨,浇灌出朵朵争芳斗艳的“新闻花”,使全师新闻报道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去年年初,师专职新闻干事调上级新闻单位工作,团里一名新闻报道骨干转业,一名调走,一时师里的新闻报道工作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多年的政工经验使李主任认识到:报道工作上台阶,人才是关键,必须尽快选拔、培养一批能采善写的队伍。是人才就大胆地用。所属炮团驻地比较偏僻,缺少报道骨干,报道工作迟迟上不去。当李主任得知团卫生所…  相似文献   

4.
某师新闻报道工作,从连续8年的落后局面跃进集团军的先进行列。若问有什么把儿,原因之一是:政治部主任冯寿都用一颗炽热的爱心浇开了一朵朵鲜艳的花儿。去年元月的一天,刚从基层连队蹲点回来的冯主任一下火车,便风尘十「仆地来到师报道组,说为大家带来了一点“薄礼”。到底是什么礼物呢?只见他右手拿杯子喝曰茶水润了润嗓子,左手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说:“这次下基层蹲点,给大家捎回些报道线索,我谈一谈,大家共同研究一下,看是否能有‘活鱼’蹦出来。”冯主任早年曾在报社当过编辑,当领导后,一直没有“忘本”,经常抽时间为…  相似文献   

5.
“严师手下出高徒”。某师政治部主任李光明,就是这样一个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又在有才上“严”字当头、决不姑息的领导。正因他这一“严”,任团政委3年间,先后有12名业余报道骨},退伍后被地方报刊、电台招聘为编辑,两名报道骨干被直接提干,8名报道骨干考上了军校,还为上级新闻单位输送了4名业务尖子。师里的新闻报道工作也走在了前列,那是他走马上任团政委的第一天,报道骨1‘小肖的一篇反映部队支援地万建设的稿子被一家报纸登了出来,并做了突出处理。可稿子并没有引起奸的反啊,反而使官兵们议论纷纷,说这篇稿的内容是“瞎…  相似文献   

6.
某师政治部主任尹绪坤抓报道工作务实求真。尹主任刚上任不久,发现报道工作上不去的主要因素是报道骨干队伍素质低。于是他当即拍板决定,每年举办两期报道骨干培训班,请上级新闻单位来人授课。经过培训的报道人员70%先后在军内外新闻单位见了稿。在平时工作中他注意创造重视报道的氛围,只要召开政工会议,都强调工作与报道的关系,引导机关各部门的同志树立报道意识。师里凡是召开重要会议或举办大项活动,他都要通知报道组的同志参加,使一些重要的新闻线索都及时的采写发表。去年全军在该师举办规模空前的革新成果展,尹主任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7.
某师地处大别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一般人看来,这里不是出新闻的地方,更不是产新闻人才的地方。然而,近几年该师不仅新闻报道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而且人才辈出,两名新闻干事被调到军队报社当了编辑,5名新闻干事被调到集团军机关工作,10多名报道员回到地方当了报社编辑、记者以及党和政府部门的专职新闻干事。在这些人才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他们,甘为他们做人梯的人,他就是该师政治部副主任韩强毛。韩强毛当了3年多政治部副主任和2年多宣传科长,在此以前,他一直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从战士写到干部,从正排职干事写…  相似文献   

8.
26年前,他,当新兵时见了那篇300余字的“豆腐块”,从此便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26年来,他从战士、新闻干事到政治部主任,虽然岗位几经变换,但初衷不改,笔耕不辍。至今,已累计发表50多万字的各类作品就是他从事写作的一个段落的总结。从新兵连的几篇小稿的发表,他成了领导眼中的“人才”谈起新闻写作的经历,徐主任抿嘴笑了:其实我从小就喜爱文学,中学时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上高一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试着给报社写稿,没想到《新华日报》一个月内连着刊了我的一首诗歌和一篇小故事。当新兵时,一天连长、指导员从…  相似文献   

9.
卓健 《军事记者》2005,(1):69-69
熟悉他的人都有一个同感: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特别是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不懈追求,确实令同行们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新闻”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所在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会怎样?河南省洛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庆亮用实践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从军用余年的刘主任,直接从事新闻报道和编辑工作有17个年头。他1963年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五年后,就是这位苦学秀才,凭着一腔热情,刻苦自学,当上了河南省军区的新闻干事。两年后,他又被调到原武汉军区《战斗报》社担任编辑工作。1985年,他由《战斗报》社调到军分区做领导工作。新闻报道工作培养和锻炼了他,他以办报肘的极端负责精神,扎扎实实抓好报道工作。特别是近两年,该军分区先后在《…  相似文献   

11.
他,从军22载,变换工作岗位10余次。如今虽年过40,位至正团,但却始终对业余新闻报道工作充满眷恋之情,他就是被广大官兵誉为业余新闻战线上的“三心”主任──某坦克旅政治部主任杨德富。坚持业余新闻报道有恒心当年,18岁的他带着美好的憧憬与梦幻走出江南水乡来到胶东的部队,立即便被火热的军营生活所陶醉。本来就喜欢写作的他,便抓紧训练和教育之余的点滴时间,将对军营的真情实感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不久他的第一篇寄给报社的稿子,便变成了铅字。棒着印有自己名字的报纸,他激动得彻夜未眠。初始的狂热冷静后,他渐渐发现,仅凭…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军区某师着眼形势任务需要,立足基层建设实际,坚持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培训帮带、激励驱动“4个到位”,培养了一批素质全面的新闻骨干队伍,实现了“经常性报道周周有,重点报道月月有,典型报道年年有”的目标,新闻报道工作在凝聚军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师先后连续14次被兰州军区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8年被新疆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每年在中央级媒体发稿200余篇、省部级媒体用稿400余篇。  相似文献   

13.
济南军区某坦克师连年被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提起取得的这些成绩,大家都说:“头功属于张主任”。张主任历来认为,新闻报道工作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于一个单位的建设,对于各项工作的推动,具有其它形式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他在谈到新闻与工作的关系时说:“工作出新闻,报道促工作。只有创造一流的工作才能写出有质量的报道。”所以,他抓报道首先从扎扎实实抓工作入手,把功夫用在抓师党委确定的总体工作规划上。1995年,师里推出“教子报国的好母亲──荣淑坤”轰动冀、鲁、豫,军内外反响强烈。这个…  相似文献   

14.
走进某师政治部副主任韩强毛简朴的书房兼卧室时,便会看到书架上堆着厚厚的一根剪贴本,那是他19年军旅生涯以来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他多年的心血、汗水加智慧的结晶:1500多篇报上发表的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他自幼生活在井冈山的一个山村里,井冈山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他,赋予了他灵气。1975年当他来到大别山脚下的某部新兵连时,连长见他长得眉清目秀,浑身透露着机灵劲,就让他当了连部通信员。一天,他试着把连队一个老班长的训练事迹写成一篇报道,投给了一个报社,没想到半个月后稿子见报了。连队干部就让他当上了连部文书兼连队报…  相似文献   

15.
一位资深老记者,几年前曾发过这样一番感慨:一个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搞得如何,关键是在于主管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此,青岛一疗报道组的同志深有感触,因为近两年来,该院被济南军区后勤部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都与政治部主任张磊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灯光与眼光1996年初,时任军区后勤部秘书处处长的张磊调至青岛一疗担任主任职务,当时这个单位新闻工作一直处于后勤系统的下游水平。为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张主任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还颇费周折通过上级单位联系调来一名报道骨干。灯光与眼光就是被广大报道员传颂的一例。一个风雨交加…  相似文献   

16.
几乎在每个深夜,北京军区某师机关大楼的办公室都相继灭掉灯光时,唯独三楼报道组的办公室却一灯独放。这似乎永不疲倦的灯光透过窗户,渗入夜空,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这束灯光下,一名少尉军官时而伏案疾书,时而若有所思。偶尔抬头之间,可以发现他的目光灼灼,毫无倦意。良久,他扔掉手中笔,站在窗前,眼光滑向窗外。突然,在街巷路灯下,一名行色匆匆的过客闯入他的视线。不知为何,这名步伐矫健有力的行人仿佛让他想起了自己……1990年3月,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一位名叫杨川的重庆青年步入军营。大概是秀丽的巴山蜀水熏陶了他的…  相似文献   

17.
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政治部主任张仲会任职以来,满腔热情地支持新闻工作,被大家誉为“四心主任”。诚心基地是组建不久的新单位,新闻骨干力量十分薄弱。张主任来该基地任职不到一个月,就三番五次与军区宣传部门联系,请求尽快推荐一名新闻干事。不久,军区推荐了一名报道骨干,他督促业务部门抓紧时间向上级机关申请、发调函。不到一个月,这名新闻干事就顺利地到基地工作。为了改变基地报道队伍缺乏系统管理、长期各自为战、工作效益不高的现状,张主任经过与上级宣传部门调查、研究,逐步建立起基层报道网络和人才档案,制订了奖惩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91年至今,连续7年有报道员被提升为干部,3名战士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4名新闻干事被上级机关批走,门名报道员退伍后被地方新闻单位聘为编辑记者……”只要一提起济南军区某高炮旅,新闻同行们无不羡慕地说:“那里人才辈出,真是块‘风水宝地”’!该旅的报道人员却深情地说:“其实是我们有个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的万主任。”搭台唱戏多年从事政治工作的万主任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报道队伍。从当宣传科长、旅政治部副主任到主任,万会标始终没有放松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使该旅始终保持着一支稳定…  相似文献   

19.
认识你是在年前某师召开的新闻报道工作表彰会上,那天,当上级首长把一枚金光闪闪的二等功奖章,佩戴在你胸前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面对荣誉和掌声,你却显得那么平静和自然。更令我钦佩的是,那凝聚了你11年心血和汗水、用辛勤劳动换来的6本厚厚的剪贴本和1000多篇新闻作品。采访你时,你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诠释了你对新闻的理解。独上高楼,是尽天涯路──你说:“我与新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缘。”1980年11月,为圆文学梦的你从山东潍坊走进了北京军区某部,当了一名电话兵。工作之余,你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平时…  相似文献   

20.
在驻疆某师,提起政治部主任陈作明,都称他是“实心眼”主任。这里撷取的是他务实求真抓报道工作的三件事。抓实“宁可一篇稿子不见报,也不能加水分写失实虚假的报道。”这是陈主任时常提醒报道员洛守职业道德的警言。一次,战士小张写了篇某连长兄弟般爱兵的通讯。文中说连长每月为战士家写信30多封介绍其成长情况,并为贫困的战士家寄钱接济。陈主任审稿后不大相信。他是个细心认真的人,经了解并非报道中说的那么“突出”,其中的数字也有出入。于是,他严肃地指出了这篇报道中“水分”多的问题,并给小张辩证地分析报道先进人物不能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