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情感是表达音乐创作者思想的重要元素,是反映一件音乐作品优与劣的重要方式,其在钢琴领域的表现亦是如此。在钢琴教育中,如何让钢琴作品创作者更充分的发挥创作灵感?如何让钢琴演奏者更激情的演奏美妙乐曲?如何让创作者和演奏者都能激发出最为震撼的创作热情和演奏激情?这是我们每一位钢琴爱好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钢琴教育的工作者,笔者认为要更准确、更充分的表达钢琴作品,培养钢琴爱好者的音乐情感至关重要,具体有以下三个步骤,即创造音乐艺术情境、培养学习兴趣爱好、碰撞音乐情感火花。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8)
舞蹈是一门肢体表现艺术,能够通过肢体语言叙事、传递情感。舞蹈与音乐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艺术组成部分,只有与音乐高度契合的舞蹈,才可以让人感受到流畅之美。但是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处理及理解较为薄弱。本文将对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舞蹈教学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赵亚伟 《科教文汇》2011,(24):205-206
手风琴演奏者如何展示舞台演奏风格、表演水平和自身风采,是手风琴演奏者综合音乐素质和演奏技术的具体体现。它不是靠单方面的知识就能完成的多元艺术。就是成熟的手风琴演奏者,也往往因一时找不到投入的演奏感觉而严重影响了手风琴的舞台表演质量。归纳起来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没有全部投入到手风琴演奏和乐曲的内在情感中;二是受舞台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时产生慌乱心里,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和感情投入;三是对所演奏乐曲的背景、主题、内容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与其产生共鸣,化为自己心中应有的音乐形象,未真正出神入化地进入音乐艺术境界;四是自己的演奏技术和技巧还有断层和欠账,满足不了演奏乐曲艺术要求的舞台表现和应变能力,尚未达到炉火纯青的熟练程度和表演水平。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一直在"剑走偏锋":"思品味和情感味"过重,导致节奏、旋律、音乐感知力、演奏等音乐训练处于边缘地带,致使音乐教学陷入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如何取舍,如何站在建设的立场上进行有价值的甄别、梳理和筛选,应该成为音乐教师的常态性工程和经常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理念正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上不断深入,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肢体联动记忆能力。本文将结合体态律动教学的特点,讨论其在加强情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肢体实践、增强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应用,为加强小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坤 《科教文汇》2012,(26):164-164,167
葫芦丝以其轻、飘、柔的特点,已被全国各地大众所认知、喜爱,各地掀起了学习葫芦丝的热潮。我认为吹葫芦丝就是吹修养、吹文化、吹情感。要想把葫芦丝吹好听,音乐旋律中必须要充满感情、深情和激情。要演奏出葫芦丝的情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把握乐曲的风格特点,深入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第二,正确理解感情、深情和激情的关系。第三,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第四,正确把握好情感表现的尺度。第五,汲取民间戏曲音乐的营养,充实自身的音乐语言。第六,选择优质的葫芦丝以便于传情。总之,只要我们内心情感丰富,演奏时把握好表现情感的尺度,我们吹出的葫芦丝乐曲就会优美动人。  相似文献   

7.
音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以及乐器的学习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而钢琴演奏以其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成为最受欢迎的演奏乐器之一。作为钢琴演奏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音色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展现意境的作用,为听众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有利条件,直接影响作品演奏是否成功,其情感是否切实传递给观众,作品能否抓住听众。虽然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演奏者的情感以及所属流派的不一样会对作品的表现以及音色产生影响,但在客观因素上,钢琴演奏时触键技术的不同同样会使音色发生改变。针对钢琴演奏的触键技术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音色变化与触键技术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古琴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音乐艺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文化在从始至今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时代环境、不同演奏者、不同风格的演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逐渐衍生出更为多样的情感价值,其作为音乐文化艺术的情感表现力愈发鲜明.古琴文化属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艺术文化,以强大的情感表现力成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传统的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古琴文化在一代代乐者的演奏中表现出突出的情感特色,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何充分发掘古琴文化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力,让其更好地与现代音乐艺术交织融合,是古琴文化在当代传承面临的一大困境.笔者在四川音乐学院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nyy2019020)支持下,结合《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一书展开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9.
钢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十分丰富,钢琴演奏过程是一个审美过程。音乐是流动的,它作用于人的听觉使欣赏者感知、获得听觉意象,进而通过联想,并向音乐以外的生存领域扩展,使人的心灵与音乐沟通。理解与感知是钢琴演奏的"完形",情感与体验是树立审美完形心理,意境与情感表现是建立和谐演奏状态的理智力。  相似文献   

10.
三弦协奏曲《刘胡兰》是新中国建国后由张肖虎、肖剑声、刘振华、王加伦集体创作的一首三弦协奏曲。三弦协奏曲《刘胡兰》通过描写革命烈士刘胡兰的人物故事,运用山西民歌及地方戏曲音调作为音乐素材,以浓厚的地方色彩,使用了改革大三弦及丰富的三弦演奏技法和感人至深的音乐语言,塑造了人民英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壮烈人生。表达了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该乐曲对于三弦演奏技巧的运用非常丰富与独特。此曲运用了大量的演奏技法如:快速三连音扫弹、扫滚、撮、快速过弦、连续乐段单弹、轮指、分、吟音、滑音、左手快速过弦等等,本文将介绍该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作者以及演奏技法的运用,并且尝试按照演奏的技法对该作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舞蹈作品中情感是每个表演者都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只有准确把握舞蹈的情感基调,才能通过准确的肢体动作向观众传递其内在的情感。为了探索舞蹈情感基调的把握方法,首先对舞蹈情感基调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并从舞蹈作品知识背景、形象捕捉、色彩音乐挖掘以及情感基调矛盾处理四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把握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全 《百科知识》2023,(30):55-57
<正>弗朗西斯·普朗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法国作曲家之一,其作品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艺术表达闻名于世。《单簧管奏鸣曲》作为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自著名单簧管演奏家本尼·古德曼在纽约演奏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术界及音乐界对《单簧管奏鸣曲》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曲式分析、情感表达或集中于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而对于《单簧管奏鸣曲》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演奏技巧的深入研究还相对较少。深入探讨弗朗西斯·普朗克的《单簧管奏鸣曲》(以下简称《奏鸣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奏技巧,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的音乐内涵和演奏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阐述演奏者作为音乐于人们情感沟通的重要环节,所应具有的正确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演奏体验的结构,以期有助于演奏者的观念更新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刘文珺 《知识窗》2014,(14):63-63
“奥尔夫教学法”是通过人类最自然的实践形式——即兴演奏,使音乐成为人们自发的要求和需要,它强调音乐只是手段,通过音乐来培养人的多方面素质,是启发人的音乐情感和感觉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欧洲已经成功地运用在成人音乐教育中。在教学实践中,它为教师提供了无穷的挖掘空间,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关继佳 《科教文汇》2009,(19):182-182,204
比喻法教学是教学中对音乐专门述语用学生易于理解的、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对照说明,易于为学生接受理解.如比喻得当、有趣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呼吸训练在钢琴弹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部音乐作品.一首钢琴曲反映了一个人的心声与情感,在演奏时就应有与之相协调的呼吸,而不能毫不在意。在钢琴演奏中正确的呼吸有助于肌肉和心理的放松,是提高和发挥演奏技巧,贯彻正确演奏意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朱国玮  肖梦 《软科学》2016,(9):79-82
根据触觉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触觉属性的探索、不同触觉方式的研究以及触觉与其他感官交互三个方面分别综述了触觉在营销领域的应用。首先,对与触觉有关的四种属性提供的相关信息在营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然后探讨了触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触摸、人与物之间的接触、物与物之间的触碰等不同触觉方式带来的情感变化在营销上的应用;最后探讨了触觉与其他四种感官的交叉在营销领域的补偿效果;不仅为人们行为和决策的变化做出了解释,还为企业和研究人员的探索提供了指导方向,进一步推动了触觉研究相关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生大合唱训练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说些文字性的语言外,还常常会用肢体语言来传达,让学生知道歌曲的情感处理。总之,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韵律活动是幼儿的情感用肢体动作最直接的表达。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发展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儿童的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韵律活动还能够满足学前儿童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等。在韵律活动中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  相似文献   

19.
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饱含着真切、质朴、幽默、轻松的情趣,特别是最后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音乐旋律在保持愉快、幽默的基础上,更追求音乐情感的真切,音响的悦耳,音乐语言淳朴和思想内容的深化,很好地体现了海顿成熟的音乐风格。本文从旋律的角度分析总结出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三个特征,即民族性、幽默性和发展手法多样性,目的在于更好地挖掘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为学习和演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以甜美、圆润、明亮的音色、多变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手法一直以来深受广大音乐爱好的喜爱,要让学生在学习掌握演奏技巧的过程中直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